APP下载

中国方案的对外传播

2019-11-03钟新陈婷

对外传播 2019年9期
关键词:行为主体公信力方案

钟新 陈婷

“任何国家行动者都是全球问题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全球问题的解决者”,①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积极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方案,然而中国方案要走出国门,必然面临意识形态、文化差异等种种挑战;与此同时,伴随中国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威胁论”等涉华负面言论也不绝于耳。因此,中国要在国际社会积极作为,需要整体把握国际形势与传播格局,大力推进中国方案的对外传播,引导国际社会客观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

一、研究背景:全球治理与中国方案的提出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作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备受瞩目的重要力量,中国无法在全球治理变革中缺席。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期待中国为全球治理做出更大贡献,中国方案大有可为。在准确把握全球治理变革大势的前提下,中国领导人积极表态,中国将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与此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②面对关于全球治理的时代考题,习近平指出:“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围绕全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主张。

二、中国方案的核心理念及特征

“中国方案是在从世情、国情、党情实际出发的‘中国道路实践中,为了探索‘中国问题以及‘人类问题的答案,而形成的一整套理论体系、治理体系以及相应的内外战略和政策的总和”,③因此中国方案具有国内外的双重意义。

2017年1月在聯合国日内瓦总部召开的“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提出“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④中国提出的这项主张,获得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成为引领人类走向持久和平、美丽繁荣的广泛共识。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仍在复苏中“蹒跚前进”。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后续增长动力不足,特别是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不断抬头,美国政府挑起全球贸易争端,这些再次导致全球化潮流倒退,全球利益受损。消解“逆全球化”,需要中国力量。

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一带一路”是助力世界各国突围逆全球化暗流的一剂“良方”。这个倡议关系到亚非欧三大洲、三大洋、65个国家的整体利益,连接了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涉及44亿人口,融通古今中外,可谓当代世界的一项史无前例的宏伟工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面对国际问题时一直秉持积极、负责任的态度,努力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参见表1:《全球议题之中国方案》不完全列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非常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新时代。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方案,呈现出如下特点: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促进中国方案向国际行动转变。“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下的中国方案在国际上日益深入人心,逐渐从方案落实到实际行动,“近几年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基于中国与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构想,中国与中南半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已经在铁路与港口建设、能源、通信设施联通和技术合作等领域先后达成多项合作成果。⑥可见,“一带一路”已经从理念逐步落实到行动。

顺应全球化潮流,努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今世界日渐成为一个“地球村”,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顺应潮流,才能屹立于时代之潮头。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当今世界的三大潮流: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并倡议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也以实际行动投身其中,包括派遣军人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深入推进亚投行建设等。

三、中国方案对外传播的重要方法论:建构国际公信力

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理念,中国方案无疑为诸多国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性路径。然而,中国方案从主张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不仅在国际社会面临动机的质疑,也面临因意识形态差异导致的理解问题,而且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中,‘中国声音也一直受到强烈的话语挤压”。⑦鉴于此,做好中国方案的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推动系列主张进入国际主流话语体系,进而在国际社会形成应对人类共同问题的“世界方案”,将成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对外传播工作的重点内容。

中国方案的对外传播是我国公共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公共外交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与国际公众的良性互动赢得国际公信力和良好国际声望以及塑造受国际社会欢迎的国家品牌。因此,建构国际公信力,可以为中国方案的对外传播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实践意义。

四、中国方案对外传播的实现路径

国际公信力是中国方案得以传播、推广和最终实施的重要前提,它要求中国政府乃至中国民众在国际上具有使他国公众信任的内在力量。国际公信力是公共外交行为主体所具有的能够赢得国外公众信任与信赖的各种专业品质和能力的总和,从而赋予国家在国际社会表现出一种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和责任的信任力。

公信力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维度:专业能力、可信度和友好善意。其中专业能力与友好善意是公共外交行为主体赢得国际公信力的主要来源。中国方案要发挥自身影响力与号召力应从上述三个维度入手。下文将分别从这三个维度,探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构建国际公信力的可行路径。

(一)展示专业能力

一个行为主体具有国际公信力的基本要求,在于他必须对国际事务了如指掌,有能力分析并判断出问题的本质,并通过做出最佳决策来解决问题,因而从本质上要求行为主体必须具备解决复杂国际问题的杰出能力。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围绕朝鲜核武器展开的朝鲜与韩国、美国之间的争端,仿佛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对朝鲜半岛的和平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然而,就在2018年4月,朝韩两国关系出现令人惊讶的转变——两国领导人举行历史性会晤,并携手跨越军事分界线,为半岛和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而在这之前,中国作为半岛近邻,为促进朝鲜半岛无核化,提出了中国方案的基本立场和主张,主要包括“三大原则”“三条底线”“两个暂停”以及“双轨并举”。“我们看到朝韩双方抓住冬奥会的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密集互动,冬奥会期间,朝鲜停止核岛实验,美韩也停止军演。事实证明,中方提出的‘双暂停倡议是一剂对症下药的良方,为南北改善关系营造了最基本的条件”。⑧

中国在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上所体现出的政治智慧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效增强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国际公信力也随之提升,“新加坡《联合早报》发文评论称,要实际推进半岛无核化,必须靠国际社会协调合作,而中国的参与不可或缺”。⑨

(二)培养信任关系

信任是开展任何合作的前提,得到受众的信任是传播者实现有效互动的基本条件之一。“由于国家利益的特殊性与相互排斥性,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综合国力的較量是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⑩从某种程度而言,培养信任关系比提高专业能力更难。

信任对于世界舞台上的行为主体而言至关重要。在外国政要和媒体眼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政治家,亲切近人,很好相处。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主席上任以来,在外交场合至少10次获各国政要授予勋章。“这些勋章,既是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上杰出贡献的肯定,也体现了中国在世界上不断提升的形象和影响力”。11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信任度,与其国际事务处理能力(专业能力)及国际影响力息息相关。

(三)表达友好善意

友好善意是赢得信任的条件,在客体眼中,对其表示尊敬、对其福祉诚挚关注的行为主体具有公信力。

就近年来的“难民潮”问题,中国在这方面充分展示了人道主义关怀。在2016年的联大解决难民移民大规模流动问题高级别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对难民移民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中国愿意在原有援助规模基础上,向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一亿美元人道主义援助”。12中国对难民、移民问题所表示出的国际关切,在国际社会引起良好反响,中国也用实际行动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表达对“地球村”内弱势群体的真切关怀。

五、结语

中国要在国际社会积极作为,需要整体把握国际形势与传播格局,大力推进中国方案的对外传播,引导国际社会客观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从国际公信力的视角来看,中国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培养起与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良好信任关系,不断向国际社会表达友好善意。

(本文系2015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5MZD046)

「注释」

①庞中英:《“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类型与实施方略》,《学术界》2018年第1期。

②《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http://cpc. 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14.html,2017-10-28。

③刘晨光:《试论“中国方案”的核心要义》,《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④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7年1月20日。

⑤孙敬鑫:《借“中国方案”提升国际话语权》,《理论视野》2016年第4期。

⑥张建平:《“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南半岛互联互通的实践与构想》,《东岳论丛》2017年第9期。

⑦刘肖、董子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外传播的“时度效”研究》,《中国出版》2017年第11期。

⑧《王毅谈半岛局势:“双暂停”倡议是对症下药良方》,央广网,https://baijiahao. baidu.com/s?id=1594363275048170780&wfr=spider&for=pc,2017-10-28。

⑨《外媒:朝鲜半岛无核化,中国参与不可或缺》,环球网,https://baijiahao. baidu.com/s?id=1599773388279177488&wfr=spider&for=pc,2017-05-07。

⑩缪文卿:《全球治理的中国维度》,《宁夏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11《习近平三年十次国际授勋,高级礼遇见证中国魅力》,央广网,http://news.cnr. cn/native/gd/20161125/t20161125_523288821.shtml,2016-11-24。

12《李克强谈难民危机 承诺中国将提供1亿美元援助》,第一财经,https://www. yicai.com/news/5108336.html,2016-09-26。

猜你喜欢

行为主体公信力方案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完善仲裁制度 彰显仲裁公信力
明确题目要求 寻找适合育种方案
语文课程三维目标新解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问题探析
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路径浅析
大数据时代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管理舆情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问题辨析
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