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血液学检验多元化评价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2019-11-02谭伊曼邓阳勇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血液学骨髓多元化

何 艳,谭伊曼,邓阳勇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0001)

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以血液学为基础,以检验学方法为手段,以临床血液病为研究对象,教学难点是细胞形态学部分,尤其是骨髓细胞种类繁多,形态多变。高职学院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明确,血液学检验课程学习主动性不强,因此教师上课难、学生兴趣不高。

1 传统血液学检验课程评价体系的弊端

一是评价主体单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只是评价对象,对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评价结果的反馈形式以及评价结果的解释没有发言权[1]。二是评价方法单一。传统评价方法多是纸笔形式的试卷测试法,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三是评价内容单一。传统评价模式往往是总结性评价,即用一次考试结果来衡量学生对一门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形成性评价,即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学识的提升给予及时测评和反馈[2]。四是评价结果单一。教师关注的仅仅是学生的分数,对评价结果未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2 高职血液学检验多元化评价模式的构建

基于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和血液学检验课程特点,构建血液学检验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该模式的建构以“目标—理论基础—操作程序”为基本框架[3],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师教学评价能力、发展教学评价技术。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血液学检验采用网络教学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形式,教学评价则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的模式(见表1)。形成性评价由线上学习平台和线下课堂共同组成。线下课堂选择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将教学内容分解为4个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和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表1 血液学检验多元化评价模式

2.1 多元化评价的目标

(1)分析学生需求:教师结合学生将学习内容涉及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对教学活动进行整体设计。(2)监控学习过程: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收到反馈。(3)展示理解程度:学生通过作业、作品等形式展示所学知识和技能,教师结合这些成果完善教学方案。(4)鼓励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合作、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4]。

2.2 多元化评价标准

根据血液学检验课程评价内容确定知识和技能评价标准,如模块1中根据六大系细胞设定6个不同的评价标准,体现不同细胞各发育阶段的特点。

2.3 多元化评价主体

在课堂教学环节,采用多个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小组、教师,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团队协作、沟通技巧等进行全面、具体的评价。

2.4 多元化评价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师生通过使用各种评价方法,如测试法、作品展示法、观察法、自评与互评法等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进展及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

3 高职血液学检验多元化评价的实施

3.1 造血检验模块多元化评价的实施

此模块以正常骨髓细胞形态为评价目标,根据六大系统骨髓细胞的主要特点,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采用作品展示法和测试法,以小组、个人、教师为评价主体。学生自由组合,4~5人为一个小组,选择一个正常骨髓系统,课前收集资料,制作PPT。实验课上每组派一名组员详细讲解细胞各阶段的特点,教师和其他小组根据评价标准从PPT制作、PPT讲解(是否抓住细胞发育阶段的特点)、教学效果(其他学生是否能识别本系细胞)等方面进行评价。本模块学习完毕后,采用测试法,即从骨髓细胞图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组卷考核,了解学生骨髓细胞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于错误率较高的内容,教师再补充讲解,最后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正常骨髓报告单进行巩固。

3.2 常见血液疾病检验模块多元化评价的实施

(1)病例分析:教师选择典型的红细胞、白细胞、血栓与出血疾病病例进行示范,布置任务,发放相应病例骨髓涂片、细胞染色图片,要求各组根据病史及检查结果,结合骨髓涂片给出诊断意见,说明诊断依据,需要做哪些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小组课前讨论,回答以上问题,制作PPT,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从PPT制作、PPT内容、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打分。

(2)骨髓阅片:教师发放已知疾病的骨髓涂片给每位学生,要求其用两节课的时间分类100个骨髓细胞,完成骨髓报告单的书写,并以此作为评价依据,小组成员间可以讨论,最后教师对骨髓报告单进行评价。

(3)线上自主学习:教师发布课程教学资源,学生通过手机端随时随地学习,每章节学习结束后,完成线上习题。教师在每次实训课结束后上传典型细胞图片对学生进行测试,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线上作业完成情况、考勤、课堂互动均为平时成绩评定依据。

4 教学效果分析

(1)学生作品分析:模块1中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介绍骨髓细胞形态特点的PPT,我们发现90%以上的小组PPT制作精良,字体、字号规范,选用图片清晰,文字与图片搭配得当,用词准确,表述完整。

(2)问卷调查分析:78%的学生认为该评价模式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84%的学生认为资料整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92%的学生认为团队意识有所增强。

5 多元化评价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与传统评价模式相比,多元化评价为学生设定了有价值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多元化评价十分灵活,不以期末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看学生能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多元化评价不只是对过去学习情况的检查和总结,更重要的是改进不足,制订或调整下一步学习、教学计划[5]。通过实施多元化评价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学习热情得以激发,综合素质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虽然针对学习过程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在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习内容多,任务重,评价主体多,学生和教师的负担较重;过程性评价往往没有明确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易受评价者的主观影响。因此,在后续教学中还需不断优化多元化评价模式,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度。

表2 血液学检验课程评价内容

猜你喜欢

血液学骨髓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山西大同:多元化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临床血液学检验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基于血液学细胞形态学技能学习的轻游戏教学软件开发探索
赞美骨髓
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