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2019-10-31吕文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3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教学

摘 要 由于大学教育环境与学习生活环境的复杂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随着就业壓力不断增大、学生心理负担的不断加重而显得愈加关键。大学的目标在于培养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育学界也已经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以这一理念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教学 积极心态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在大学课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课程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再加上许多学生对这一课程的不重视,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处于一种“投入力度大但收效甚微”的尴尬境地。为了寻求突破,有学者借鉴了心理学的许多成果,将其运用于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心理学术用语。指的是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在多重压迫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告急。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就业、升学、升职、买房等压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现代人脆弱的神经,这个时候,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2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现状

根据我国出台的有关政策现实,政府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重视的,为此也投入了大批的资金进行建设,但是教育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第一,心理学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是不够充足,这不仅体现在专业心理教师在数量上的不足,还体现在其专业能力的不足上,许多高校只是名义上加大了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但实际上在师资力量的培养上还是不到位。

第二,学校的心理学课程安排不合理。有不少高校在进行心理学教学安排时都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方式,即不论对什么类型的学生,不论在什么学习阶段,都上的是同一门课程,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素质教育”,这种无视学生个体差异性,无视心理学教学规律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第三,高校的评价机制不健全。许多高校在进行人才的培养时,往往只注重其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在进行期末考核时基本也只看重这两项指标,虽然在实践学分的认定上会考虑课外活动的参与情况,但总体来说还是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和心理健康程度缺乏一个大致的把控。

第四,校园环境不够宽松。一个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会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但在许多高校中,名目繁多的竞争项目让学生时刻处于焦虑的状态中,例如为争取奖学金的攻擂守擂,学生会干部的竞争提拔等,这些本不属于学习与生活的一部分,却因为某些附加的原因而让学生深受其害。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积极阳光的心态,学校应着力打造宽松的育人环境。

3构建与完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可行途径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积极心理学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理论的学习,高校应该安排校内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定期进行心理学培训,重点学习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以及运用方法,努力提升其教学水平。

3.2建设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课程系列

心理学课程应该是差异化的、渐进式的,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的心理素质能力也不尽相同,因而需要建设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课程系列。在这一课程系列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不同的课程安排,并且在一个学习周期内,心理学的学习是有层次的、由浅入深的,并不可以一概而论。例如,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以及日常可能会碰到的情况,从而引申出心理学道理,在课程后期,教师则主要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对心理学的感悟,以及如何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3健全有关的评价机制

要想真正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就需要将这一内容纳入到高校的人才评价体系中,利用评价机制来带动实践。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时,不仅要看到他的学科水平、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还需要对他的各项心理学指标进行测评,从而得出最后的结论。在心理学课程结课时,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不一定要拘泥于传统的试卷考题,也可以采取面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精神面貌,是否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等。

3.4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积极向上的心态,其本质在于“积极”两个字,如果学生能够长期处在一个自由、宽松、和谐、包容的校园环境中,那么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为了达到这一效果,高校需要对原有的一些竞争机制进行调整,摒弃其中的不合理成分,在奖学金的评定上采取更加公正公开的方式,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建设上采取更加自由宽松的标准,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4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优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优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借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成果,能够有效地培养出拥有积极心态的正能量青年。

作者简介:吕文婷(1986.9-)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硕士,黑龙江工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 高茹,许昌斌,李斯.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16(10):132-133.

[2] 郭颖.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6(17):65-67.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教学
高校辅导员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