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管理的探讨

2019-10-30孙恒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0期
关键词:风险控制商业银行

摘 要:由于金融风险控制的积极发展,衍生工具是提高商业银行路径金融风险管理的利润和力量的重要途径。然而,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也会带来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其中最重要、最难监管的风险之一。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对我国商业银行衍生产品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完善金融衍生工具信用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风险控制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逐渐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健康发展問题就需要高度重视。本文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与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健康发展的相关对策,以期为金融领域的繁荣发展提供助力。

1金融衍生产品概述

1.1金融衍生产品的含义

“金融衍生产品”又称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其比较概念是金融基础产品,巴塞尔委员会定义,“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合约,该合约价值取决于一项或多项资产或指数的价值”,或说金融衍生产品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基础金融产品包括债券、股票、外汇、股价指数、银行定期存款单等。作为金融衍生工具基础的变量,包括利率、汇率、各类价格指数等,而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流通则是在对这些变量的走势进行判断后,支付一定比率的保证金,促进合约的成立和生效。

1.2金融衍生产品的种类

1.2.1远期合同

远期合同是指合同双方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价格等,在未来某一时期进行交易的合同。包括远期利率合同和远期汇率合同。

1.2.2期货合

同期货合同是指按照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按照特定的日期、数量和价格等方式进行交易的合同。合同标的物包括债券、汇率和股票指数。

1.2.3期权合同

期权合同是指合同交易双方将一定金额的货款和特定选择权进行交易的合同。合同标的包括利率期权、外汇期权以及股票指数期权等。

1.2.4互换合同

互换合同是指合同双方按照合同约定在未来的某段期间内互换现金流量的合同。按合同标的项目不同,互换合同可分为利率互换合同、货币互换合同、商品互换合同等。

2影响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的因素

2.1金融监管的法律风险因素

许多国家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这也是金融衍生产品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在之前国内金融市场监管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制度,缺乏相应的管理标准和金融市场的要求,存在一些金融风险。为了更有效地降低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风险,我国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律机制,来有效管理金融衍生工具。

2.2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金融市场控制风险的水平取决于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全局把控和具体分析,由于缺乏细致有效的风险监管及评价标准,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者在金融衍生工具的运作中缺乏充分的信心。此外,在有隙可钻的弱监管市场条件下,金融衍生工具缺乏相应的对应关系风险防范,导致存在部分金融衍生品运营商不遵守金融法规。放眼全球,在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变革和运作中,金融衍生产品会受到行业内运营的影响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这些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同时也限制了商业银行对大型银行的投资运行效率。

2.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参与者故意或无意违约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合同双方的信用度评估、资产负债状况以及能否持续经营,都是双方有可能造成合同双方放弃履约或直接违约的重要原因。

2.4操作风险分析

虽然许多商业银行已经开发了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但没有指定相应的风险控制部门,缺乏专门机构及时有效对金融市场进行全面规划。防范金融衍生产品在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因此,金融衍生工具业务流程中存在着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难有效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对金融衍生品的控制和操作产生了负面影响。

3商业银行衍生品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3.1监管方面的问题

我国对于金融衍生品教育的监管存在问题,首先是在设置监管机构时存在问题,我国的监管方法过于传统,然而金融衍生品是一种混合产品,涉及的金融领域和层次较多,具有显著的多行业混合特征,传统的监管方法会导致效率和市场健康度的下降,其次,监管法律法规等方面也存在问题,很多法律虽然已经建立起了基本的法律框架,但是内容不完善,对很多方面的监管内容尚是空白的,这样一方面会导致监管过于随意,另一方面也会导致钻空子的现象发生。

3.2缺乏有力的法规建设

金融业的衍生产品在法律层面上已经进行了法律建设,但硬建设不善。我国在具体的金融监督过程中,主体性发展趋势明显出现自由性,自由性的主要原因是衍生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缺乏严格的处理能力。纠纷处理要解除为法制道路,促进建设过程中整个法制的保存。法律建设不能实现,风险存在于外部空间,对商业银行的发展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控制对策

4.1完善金融市场相关法律制度

从宏观角度对强金融风险控制的探讨,对金融市场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具有重要作用。发展经营过程中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推广、经营应该多参照成功的管理经验。金融衍生工具可以认为是健全的金融市场管理工具,可以改善金融市场环境,有助于防范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市场等问题。因此,银行监管和管理委员会不仅要切入法律角度,也要建立专业化的监督管理机构,对金融市场状况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掌握促进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进一步促进金融衍生品的健康、长期发展和对商业银行发展的长远促进。

自加强商业银行监管长期以来,国内金融业的主要问题是国内金融机构的管理效率而不是工作方法。因此,在考虑国内金融市场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必须继续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控制,这是金融衍生产品在国内商业银行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发展目标。有效协调实施模式和实施对策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能够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如金融衍生品的准确定价和操作。此外,国内商业银行还必须从具体的财务管理中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协调,对其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规范管理体系,统一管理标准等,为有效的推广提供有力的支持,促進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开发。在金融衍生工具的运作中,有必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有效地促进金融衍生品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认为银行业监管应重视开展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使其能够获得一定的优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达到增值,使自己的管理和发展更有效益.

4.2商业银行自身方面

对于国内商业银行本身而言,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控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就之前发生的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来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商业银行在参与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出现了交易风险,其二是投资客户出现风险,而这两种风险逐层累积,最终都会导致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和利益受损。为了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抵抗能力,我国商业银行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在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之前要详细对交易对象和相关法律条文做出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分析和预防工作,在交易过程中要仔细确定每一条交易内容,还要从银行内部制度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入手加强对衍生金融交易产品的管控能力。

4.3监管机构方面

商业银行要积极和监管机构进行合作,与监管机构一同促进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发展,同时不同监管机构也要进行全面的合作,虽然在政府的主持下我国各个监管机构已经建立了定期交流制度,但是事实上此项制度更多是流于形式,具体的操作情况则并未详细说明。建议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这三大监管机构各自派出专业人员组成专门的金融衍生品监管机构,由此机构专门负责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机构。此外,在进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以及法律法规制定工作时,我国要积极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国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发展时间较长,交易经验丰富,因此我国要学习外国制定专门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法律,让金融衍生品交易有明确的法律可以作为凭据。

5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5.1针对市场发展阶段,注重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发展

我们可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国内市场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金融衍生品,用创新性拓展市场的活跃度。在目前情况下,在场内可以进一步完善股指期货、利率期货、股指期权、商品期权等衍生品交易品种,更加可以极力推进收益互换、场外期权等场外衍生品业务的发展。通过不断地创新实践,为市场的持续发展提供长期动力。

5.2针对行业发展方向,调整金融衍生品监管思路

审慎是金融管理中的重要原则,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同样如此。但与此同时,也要对创新事务有一定的容错机制。因此,在合理的控制风险的同时,有序地开放品种限制,逐渐降低交易手续费,让市场选择优秀的产品,并赋予其适当的发展规模。针对场内外交易的不同产品,也要区分不同的监管标准与强度。可以逐步将禁止性规范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赋权性规范为主。同时加强金融衍生品的信息披露,发挥市场和行业的自律作用。

6结束语

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衍生工具不仅有助于降低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善国内商业银行的经济状况。因此,为了保证国内商业银行的长期稳定发展,我们必须致力于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拓宽金融产品的业务范围,进一步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空间。

参考文献:

[1]应展宇,黄春妍.金融演进中的金融风险管理:回顾与反思[J].中央财经大学 .

[2]王红英.借助金融工具管理风险莫因噎废食[N].经济日报,2019-01-09(009).

[3]许炎文.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8.

[4]蒋燕,付欣.金融衍生品避险攻略[J].中国外汇,2018(08):18-19.

[5]陈阳.金融行业风险控制研究[J].时代金融,2018(09):18+21.

[6]吕伟,陈丽花,李思美琳,陈雨晴.金融衍生品、税收征管强度与企业所得税负担[J].南大商学评论,2017,14(04):17-39.

[7]郭锋,秦川川.金融服务法视角下的金融投资商品类型化研究[J].金融服务法评论,2018,9(00):79-118.

[8]吕伟,陈丽花,李思美琳,陈雨晴.金融衍生品、税收征管强度与企业所得税负担[J].南大商学评论,2017,14(04):17-39.

作者简介:

孙恒,男,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风险控制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