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肠胃功能的影响

2019-10-30河南省长垣县宏力医院453400张娜林立邓倩王玉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鸣音腹膜炎肠胃

河南省长垣县宏力医院(453400)张娜 林立 邓倩 王玉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急性腹膜炎患者83例,按入院时间分观察组(n=42)、对照组(n=41)。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6~47岁,平均(26.94±5.06)岁,病程3~8h,平均(5.54±1.01)h;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6~48岁,平均(27.13±5.05)岁,病程4~8h,平均(5.97±1.12)h。两组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且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方法 两组均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完善术前血常规、腹部X线等常规检查、常规给予心理疏导、术后康复运动指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术前根据不同患者教育背景、心理状态等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及干预,缓解心理应激性,确保以良好心态接受治疗。②早期活动,术后耐心介绍早期康复运动重要性,指导进行术后运动,确保理解、掌握正确的术后康复运动方法;麻醉清醒6h改为半卧位,锻炼深、慢胸式呼吸,适当进行床上躯体伸展活动;术后24h鼓励下床运动,先训练坐床缘,适应后于病房内活动,刺激肠胃反射,促进胃肠内容物排出。③腹部按摩,术后6h于责任护师帮助下实施腹部按摩,沿脐周围顺时针,自切口两侧由上至下按摩,10~15min/次,2~3次/d。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肠胃功能(肛门排气、恢复肠鸣音、肛门排便)恢复时间。②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肠胃功能恢复时间 观察组肛门排气、恢复肠鸣音、肛门排便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见附表。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早期肠梗阻1例;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3例,早期肠梗阻4例,腹腔残余脓肿2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76%(2/42)较对照组21.95%(9/41)低(χ2=5.332,P=0.021)。

附表 两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对比(±s,h)

附表 两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对比(±s,h)

组别 例数 肛门排气 恢复肠鸣音 肛门排便观察组 42 26.91±6.78 14.28±3.86 41.68±6.14对照组 41 30.08±5.64 18.75±3.70 50.43±7.69 t 2.313 5.384 5.736 P 0.023 0.000 0.000

3 讨论

急性腹膜炎是临床常见外科急腹症之一。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疾病最有效手段,但围术期护理干预亦具有重要作用。护理干预是临床重要干预模式之一,其除加强对患者自身关注外,还将注意力放在病房环境、心理状态等影响疾病康复的因素等。学者郝淑霞[1]研究指出,腹膜炎患者围术期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缩短首次排便时间。本研究护理干预应用于42例急性腹膜炎患者围术期,结果发现,观察组肛门排气、恢复肠鸣音、肛门排便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证实该干预模式对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能缩短肛门排气、恢复肠鸣音、肛门排便时间。多数急性腹膜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受传统观念影响,术后常时间卧床休息,全身血液循环缓慢,不利于生理机能恢复[2]。护理干预是将护理程序作核心,以现代护理观作指导,提倡术后早期活动,可刺激肠胃反射,促进肠蠕动,利于早期恢复肠胃功能。此外,本研究实施具针对性心理疏导,可减轻心理应激,促使以平和心态接受治疗,同时术后实施腹部按摩能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利于减少切口感染、早期肠梗阻、腹腔残余脓肿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本研究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远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急性腹膜炎患者围术期采取护理干预,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综上可知,护理干预可加快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鸣音腹膜炎肠胃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清肠胃多吃10种食物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请保护好我们的肠胃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