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手术治疗及疗效评价

2019-10-30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457000周志锋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能量患肢踝关节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457000)周志锋

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主要是车祸、高处坠落等所致,而且大部分患者损伤比较严重。本病常表现为干骺端不同程度压缩与粉碎性骨折,胫距关节面的高度不稳定,且破坏负重轴线[1]。针对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患者,治疗关键在于如何复位与修复关节面平整,最大化恢复踝关节功能[2],这些问题成为骨折重点难题,应予以重视。手术治疗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有着不错的效果,在我院也成为主要疗法,但对其手术时机一直存在争议,为了探讨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本文就收治的54例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时机进行了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确诊满足胫骨Pilon骨折[3],均为车祸伤或高处坠落所致高能量骨折,闭合性损伤,正侧位X线显示为Ⅱ、Ⅲ型骨折,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同时排除不愿意配合研究、开放性骨折、病理性骨折、糖尿病、妊娠期或哺乳期等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27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20~64岁,均值(38.5±4.6)岁;Ⅱ型12例、Ⅲ型15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22~62岁,均值(38.2±4.9)岁;Ⅱ型11例、Ⅲ型16例。在前述性别、年龄、骨折类型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伤后1周内开展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若踝关节周围肿胀未消退则先实施ORIF。常规清创后,取胫骨下段前内或者后内侧作切口,深达内踝下方,两侧切口距离>7cm,将胫骨下段骨折面充分暴露,直视下复位骨折,较大骨折复位,以克氏针临时固定,复位可靠后用合适三叶形形钢板固定胫骨下段。骨折近端则一般固定螺钉3枚,额状位上较大骨片采取另外的螺钉进行固定。透视下显示骨折对位正确则将切口关闭。

1.2.2 观察组 本组患者则在伤后7~24d采取分步延期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伤后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显著肿胀,且有张力性水疱,则将患肢抬高,实施跟骨牵引术治疗,将250ml的25%甘露醇静滴治疗,每天2次,并静滴红花注射液20ml,每天1次,辅之以红花酊外用与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汤剂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达到活血化瘀与消肿止痛的作用。7~24d内,待患肢患肢肿胀消除与张力性水疱愈合,则实施植骨术。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评价踝关节功能情况,实施统计学分析。

1.4 评价标准 踝关节功能参考胫骨Pilon骨折愈合评分进行评价,具体为:①优:患者完全愈合,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75%以上,步态正常;②良:行走时有轻微疼痛,但不妨碍工作,踝关节功能恢复50%~74%,步态正常,双踝无内外向移位,也无距骨脱位;③差:患肢疼痛,对工作、行走都有影响,足踝关节运动低于50%,肿胀显著,有足踝畸形与内外踝移位,距骨也有移位。优良率=优率+良率[4]。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22.0处理数据,采取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实施卡方(χ2)检验,采取均数(±s)表示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均有并发症发生,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 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7~28周,平均时间(15.6±2.1)周,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9~33周,平均时间(18.3±3.2)周,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2.3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情况 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价显示优良率稍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附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n(%)]

附表2 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析[n(%)]

3 讨论

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尽管属于常见骨折疾病,但其定义尚无统一定论,通常指的是胫骨远端1/3波及胫骨距关节面的一种骨折疾病,一般会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伴有不同程度胫骨骨折,在下肢骨折中占了1%,而在胫骨骨折中则高达3%~10%[5]。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远端存在不同程度压缩与粉碎,一般不建议采取保守疗法,多推崇手术方案治疗。手术治疗方案较多,相关研究也较多,但是近几年关于手术时机的争议逐渐凸显出来,为了探讨手术时机对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影响,我院展开了研究。

在本次研究中就收治的54例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在伤后1周进行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在伤后7~24d实施手术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有并发症发生,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价显示优良率稍高于对照组(P<0.05)。分步延期ORIF手术主要针对手术时机的选择,重视软组织处理,第一步是稳定软组织,采取跟骨牵引或者有限切开钢板固定,维持腓骨长度,避免软组织痉挛,带肿胀消退;第二步则采取正规胫骨ORIF方案处理。采取手术治疗时,尽量达到解剖复位,因骨折会波及关节面,即便有轻微关节面移位,都容易诱发创伤性关节炎,为此采取坚强内固定,促进早期功能锻炼,便于关节面修复,对预后有不错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采取手术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要把握好手术时机,选择伤后7~24d分步延期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以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还能确保良好的踝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高能量患肢踝关节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托卡马克中磁流体不稳定性与高能量离子相互作用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高能量早餐有益心脏健康
《高能量姿势》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