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其管理对策

2019-10-29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宋晓维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产房产科应急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宋晓维

产房是医院的高风险部门,未知风险多、护理内容繁杂、突发状况多、工作量大。且产房护理的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稍有疏忽就会引发护患纠纷,护理难度大。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产房护理的重视度也明显增强。产房护理安全体现了医院服务治疗,是产妇选择医院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1]。本文就产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管理对策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15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中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8.6±3.8)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7±0.5)周;对照组中产妇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8.8±3.6)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9±0.6)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产妇年龄22~36岁;②沟通交流能力正常;③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不愿意配合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产房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按照产房护理工作流程操作,做好应急准备。

附表1 两组产妇对产房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附表1 两组产妇对产房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护士专业素质 资源配置 管理能力 工作记录研究组 75 94.3±3.6 92.3±1.2 93.0±1.1 95.6±2.9对照组 75 87.4±2.4 82.0±2.1 84.7±2.5 88.1±1.4 t 13.8111 36.8799 26.3172 20.1698 P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附表2 两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比较(n,%)

研究组分析产房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后给予全面产房护理:(1)安全隐患分析。 ①护士安排及技术因素。产科护士以一对多模式为主,多数护士未经过专业助产技术培训,对产科意外情况预见能力差,应急能力不足。②工作态度。产科接诊的患者多、病情转化迅速,护士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语言冷淡、态度不佳等现象。③应急能力不强。护士缺乏急救知识,不熟悉抢救知识,药品、设备未处于备用状态导致急救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护士对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未做好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一致时容易引发医疗纠纷。④职业暴露。产科操作项目多,常接触锐器,容易发生刺伤、体液、血液污染,使用消毒液、防护设备容易发生过敏现象。(2)护理对策。①加强技术培训。每周开展培训活动,为产科护士提供进修机会,使护士熟练掌握助产技术、产房设备使用、新生儿复苏等知识,定期进行考核,实行奖惩制度。②加强产房管理制度。 完善产科护理操作流程、交接班、查对、应急处理、设备管理、消毒隔离等制度,护士长要做好监督工作,督促护士规范职业行为,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杜绝意外事故。③做好职业防护。陪护前护士要了解产妇基本情况,对艾滋、肝炎等高传染风险产妇要做好特殊隔离防护工作,强化标准防护意识。使用或传递锐器时要小心谨慎,一旦发生刺伤应立即挤压排出伤口周围污血,生理盐水彻底冲洗,酒精或碘伏消毒。④规范护理记录。护理记录是保障护患双方的利益的重要证据,护士要详细记录护理操作过程,书写格式严谨规范,有记录不符时及时与医生沟通。交接班时详细检查护理记录单,对漏签名、漏执行的医嘱及时补充。⑤加强法制教育。医院定期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邀请律师、检察院工作人员为全体医护人员讲解行政法、卫生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列举医疗纠纷案例,督促产科护士依法、守法,爱岗敬业。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学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对产房护理(护士专业素质、资源配置、管理能力、工作记录)满意度评分、护理安全隐患事件(操作不规范、职业疲劳、书写记录不规范、应急能力差、产程观察不仔细、管理制度不完善)发生率。为产妇发放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评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对产房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研究组产妇对产房护理各项指标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2.2 两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比较 研究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3 讨论

3.1 研究背景 分娩是女性最重要的时刻,与母婴安全密切相关。产妇进入产房那一刻起,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护理治疗的要求随之升高。明确产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给予对症护理管理措施对提高产房护理质量、保证母婴安全有重要作用。

3.2 产房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产房护理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护士技术因素、安排不合理、工作态度、应急能力、职业暴露等[2],护士对产房护理知识、技巧的掌握情况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产科接诊患者风险因素多、工作量大,需要昼夜值班,常常处于超负荷状态。部分护士未接受专业助产技术培训,面对突发状况不能有效的处理,加之各项操作感染风险高,护士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3]。家属一般情绪激动,操作不当就会引发护患纠纷。医院重视产房护士的技术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减少安全隐患。医院完善产房管理相关制度使各项操作有据可依,定期为护士安排学习法律法规、先进护理技术的机会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弹性排班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护理质量。护士长加强监督,对护士的操作、职业防护、护理记录等进行考核给予奖惩制度激发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书写不规范、应急能力差等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4]。

综上所述,产科护理工作中护士技术、工作态度、应急能力、职业暴露、医院制度管理都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医院要重视产房护理工作,完善产房管理制度、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技术培训、规范护理记录、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提高产妇满意度,有效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及医疗纠纷。

猜你喜欢

产房产科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