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腰段脊柱结核病人围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

2019-10-29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537000罗盛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腰段结核脊柱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537000)罗盛清

脊柱结核是全身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腰椎结核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近年来开始逐渐出现胸椎、颈椎结核,该疾病的病程较长,且会出现死骨、脓肿、瘘管等并发症,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一般为手术,但手术需面临较大的风险,为了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本次研究通过纳入40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围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在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以此为患者提供可行的护理干预奠定基础,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主体为我院收治的40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1月~2018年12月,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其中对照组男女人数比为11∶9,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47.24±2.16)岁;观察组男女人数比为10∶10,年龄37~67岁,平均年龄(48.14±2.23)岁。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知,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较高。所有患者自主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胸腰椎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移植+前路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术,首先给予患者气管插管下全麻,胸椎结核患者采用前路脓肿较大侧入路(若无差别则左侧入路)之后采用肾切口腹膜后路入的方式实施手术,操作位置于病变严重侧;创腔留置1根引流管,将病变组织进行清除,引流管的拔除时间为术后24~48h[2]。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即给予患者一些基础的护理措施,比如,用药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围术期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术前饮食护理:饮食的摄入是保证患者机体营养关键,其与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有着直接联系,由于胸腰段脊柱结核的患者病程较长,其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治疗,为了保证患者机体营养,在围术期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十分有必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患者因接受治疗需花费昂贵的医疗费用,患者为了能够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往往在饮食营养方面不重视,主要以清淡素菜等食物为主,加上由于患者受家乡不良饮食风俗的影响,认为蛋类及鱼肉类的饮食会引起“招风”“发炎”,往往是拒绝高蛋白类饮食,由此导致患者营养无法得到保障,这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以高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并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并告知患者饮食营养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从而使患者科学进行饮食。②静脉途径营养支持:氨基酸是提供氮的主体,60%的非蛋白质热量是由葡萄糖提供的,其余则是由脂肪乳剂供给。因此,医护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氮量的静脉供给,如果患者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现象,可给予患者进行血浆或新鲜血的输送,需注意遵循少次多量的原则[3]。③术后饮食护理:手术结束后的第一天,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比如,米汤、骨头汤、鱼汤等;第二天可给予患者清淡可口、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普通饮食,比如,蛋类、鱼类等,同时给予患者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保证食物的干净卫生。为了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可采取炖、焖、煮等方式烹调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的食物,使患者吸收食物的营养,从而增强自身机体免疫力,促进切口的愈合,预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为了促进患者食欲,可给予患者适量大蒜增进其胃口[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比较,主要在患者术前和术后一周每天清晨抽空腹静脉血检查血浆清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包括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过敏、腹胀等。

1.4 统计学研究 数据均通过SPSS22.0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计量资料则通过表示,如果常规组和观察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后,P值小于0.05则可证实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25.0%),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当前临床对于脊柱结核疾病多采取手术进行治疗,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该治疗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但是由于手术时间较长、切口大,尤其对于胸腰段脊柱结核的患者来说,较为特殊的病灶位置,使得手术面临一定的风险,为了能够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有必要。低热、盗汗、进食差是脊柱结核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势必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患者在坐立、翻身等方面都极为困难。将腹膜后组织进行剥离是胸腰段结核手术必须实施的部分,其极易损伤腹膜后腹神经丛,从而影响患者胃肠动力,导致患者出现腹胀的症状。同时,在手术应激状态下,将大量释放儿茶酚胺,增强机体分解代谢,减弱合成代谢,从而导致负氮平衡的现象发生。为了促进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增强患者机体营养是关键,因此,在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其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合理控制患者血浆蛋白浓度,达到患者术后伤口渗出少的目的,从而加快患者的恢复情况。此外有研究表示[5],有效的营养干预既能改善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又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10.0%,因此,观察组的治疗安全性更显著,同时;观察组患者无切口感染发生且切口愈合不良率均低于对照组,可能与观察组的有效营养支持有关,观察组机体免疫功能更好,结核杆菌则容易控制,从而降低血沉。由此说明,围术期营养干预对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具有重要价值,其能达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的改善,能够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其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大大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给予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能取得良好效果,通过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科学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抗结核治疗、营养支持护理、术后饮食护理等,使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得到提高,尤其体现在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降低、血红蛋白水平的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等方面,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护理干预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腰段结核脊柱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分析
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疗效对比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