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外伤性脊椎骨折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平片技术诊断效果对比

2019-10-29广东省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514000刘冬雄蔡碧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平片外伤性三维重建

广东省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514000)刘冬雄 蔡碧红

外伤性脊椎骨折属于临床多发骨科疾病,大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所致,会影响肢体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认为,临床提升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的关键,是尽早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诊断和治疗[2]。既往临床多采用X线平片诊断,能清晰显示损伤部位,但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图像重叠、假阳性发生风险高等[3]。故需探寻新型有效检查手段。本次研究在160例外伤性脊椎骨折患者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获得理想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160例外伤性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骨科学》[4]中诊断标准;②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③术前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X线平片检查;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脏器功能障碍;②合并严重精神疾病;③合并恶性肿瘤;④临床资料不完整。本组患者中,男92例,女68例;年龄19~68岁,平均(46.21±3.05)岁;病程为伤后1~4d,平均(2.51±0.68)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0例,高空坠落伤41例,重物砸伤25例,跌伤2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分别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X线平片检查,两种检查方式之间患者临床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1.2.1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所用仪器为飞利浦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检查时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常规薄层容积扫描颈椎、胸椎、腰椎。参数设置:电压120kV,电流140mA,螺距1.0,层间距0.75mm。采用0.75mm×16型探测器进行检查。随后将图像传送到后处理工作站,实施三维重建,包括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等。其中,容积再现图像经由调整阈值,隐去与骨骼不相关组织,确保骨骼整体观清晰显示,并按照需要进行任意角度旋转,存储所得图像。

1.2.2 X线平片技术 所用仪器为飞利浦DR机或GEDR机。检查时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常规扫描损伤部位。

1.3 观察指标 ①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比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X线平片对前柱骨折、中柱骨折及后柱骨折检出情况,比较组间差异;②比较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X线平片对患者解剖学改变检出情况,包括小关节滑脱、椎体移位、骨碎片、椎管狭窄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全部数据以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对比。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X线平片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 本组16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学检查显示,前柱骨折180个,中柱骨折82个,后柱骨折34个,部分病例存在2个或以上椎体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前柱骨折、中柱骨折、后柱骨折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P<0.05)。见附表。

2.2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X线平片对解剖学改变检出情况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组对小关节滑脱、椎体移位、骨碎片、椎管狭窄检出率分别为28.13%、30.00%、32.50%、33.75%,高于X线平片组的17.50%、16.88%、18.75%、20.6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体脊椎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包括多种形态不一骨架、关节,极易受外界创伤影响引发骨折。而外伤性脊椎骨折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极易引发遗留性后腰痛,严重者甚至需截肢,影响生活质量。故需临床尽早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诊断,明确骨折部位解剖学改变,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制定。X线平片是该病既往常用诊断方法,能显示损伤部位,便于观察骨折部位解剖学改变,但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图像重叠影响诊断准确性、较难观察微小病灶等。

附表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X线平片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n(%)]

近年来,临床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骨折疾病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特别是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认为其能经由强大后处理工作站,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提升诊断准确性。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不仅能在自矢状位、冠状位、轴位对骨折部位进行动态旋转观察,还能通过调整窗位、窗宽等,对微小病灶进行清晰显示,观察周围组织病变,提升诊断准确性。而且,诊断过程中无需搬动患者,操作方便,无创伤,无放射性损伤,可提升患者依从性。本次研究在160例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并对比X线平片技术。调查发现,与X线平片技术相比,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前柱骨折、中柱骨折、后柱骨折检出率更高(P<0.05),与李胜军等[5]研究结果相符。分析是因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具有薄层后处理、多方位重组图像功能,能获得更为清晰、详细的图像资料,直观显示前柱骨折、中柱骨折及后柱骨折,避免漏诊、误诊。此外,本次研究还发现,与X线平片技术相比,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组对脊椎骨折解剖结构改变(小关节滑脱、椎体移位、骨碎片、椎管狭窄)检出率更高(P<0.05),这说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骨折后解剖学改变,在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中具有较大优势。

综上所述,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平片技术均具有一定优势,但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折、解剖结构改变检出率较X线平片技术更高,临床诊断更具优势,需引起高度关注。

猜你喜欢

平片外伤性三维重建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