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道镜结合腹腔镜在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9-10-29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458000董家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探查胆总管清除率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458000)董家山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90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24~63岁,平均(41.25±6.71)岁;观察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25~65岁,平均(42.07±6.82)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入组患者经临床症状、影像学技术综合诊断,均被确诊为胆囊并胆总管结石。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开腹手术:患者行全身静脉麻醉联合气管插管麻醉,常规切开腹部,进入腹腔,探查胆囊情况,切除胆囊后;根据胆总管结石位置,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术后置入T管,关闭切口;术后预防感染,积极营养支持。

1.2.2 观察组 胆道镜结合腹腔镜手术:患者行全身静脉麻醉联合气管插管麻醉,仰卧位,建立四孔法,建立气腹12~14mmHg。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胆囊三角及周围组织具体情况,仔细分离胆囊三角,充分游离粘连组织,解剖胆囊三角,将胆囊动脉结扎切断,充分暴露胆囊管、胆总管及肝总管的结构及走形方向,胆囊床充分游离,暴露术野,探查胆囊管。取Hem-o-lok于靠近胆囊端夹闭胆囊,打开胆囊管纤维条索,游离胆囊管并逐渐汇入胆总管,切开胆囊管,较细胆囊管进行扩张,置入F11超细胆管镜,插入胆囊管切口,探查胆总管,确定结石位置后以取石网篮取出。进镜后开始注水,探查胆总管,取出结石。若取出结石与术前判断数量不符,切开后,行胆道镜探查肝总管及肝内胆管是否残留结石;同时行胆道造影检查,提示结石进入肝内胆管,切开胆总管进行取石。切断胆囊管,微切开处以4-0可吸收线缝合,游离胆囊床,切除胆囊,置入腹腔引流管。术后积极防感染,注意引流液。

附表 两组手术指标及恢复指标比较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各项指标,有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计算两组结石清除率;注意患者切口感染、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0.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率(%)表示,采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及恢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各手术指标及恢复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结石清除率 观察组结石清除率97.78%(44/45),对照组结石清除率100.00%(45/45),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

2.3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1例胆漏,发生率2.22%;对照组3例胆漏,3例胆道感染,3例切口感染,发生率20.00%;有统计学意义(X2=5.513,P=0.019)。

3 讨论

开腹手术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常用术式,该术式结石清除率高,效果明显,但切开创伤大,愈合速度慢,术后疼痛明显,故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1]。腹腔镜与胆道镜技术的发展,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胆道镜取石术的应用,术中保留患者乳头括约肌功能,无需两次手术操作,只要胆道镜通过胆囊管,即可进入胆总管,取出胆总管结石[2]。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结石清除率97.78%,对照组结石清除率100.00%,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发现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结石清除率高,且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的20.00%,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结石清除效果相同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可减轻患者开腹手术带来的痛苦,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技术操作困难,需要手术医师具备娴熟的操作技巧及丰富的操作经验,且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及胆道镜质地,掌握手术适应症,提高手术成功性。总而言之,胆道镜结合腹腔镜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探查胆总管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煤矿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及其探查技术分析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豆清液不同超滤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杨家圈遗址水田遗迹探查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