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胆术后胆瘘的动态监测与护理体会

2019-10-29李艳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胆瘘肝胆发生率

李艳辉

410300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长沙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手术已经成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案,其能够针对病灶进行干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但从手术本质上而言,其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同时在手术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对病灶周围组织造成一定影响,使得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相对较高[1]。术后并发症的存在会影响患者康复进度,严重时还会对生命安全造成影响。肝胆手术作为临床常见的手术类型,其对肝胆疾病的治疗存在较高价值。胆瘘作为肝胆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指胆汁经过异常通道且从异常出口排出的一种临床现象,具有发生率高的特点[2]。近几年来,及时发现该种并发症并加以处理,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我院在临床工作中提出对肝胆术后胆瘘进行动态监测与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肝胆术后胆瘘患者60 例,按随机双盲选法分为两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3 例,女17例;年龄31~72 岁,平均(57.28±1.43)岁;手术类型:肝部分切除术12 例,胆囊切除术18 例。观察组男14 例,女16例;年龄32~73 岁,平均(57.29±1.45)岁;手术类型:肝部分切除术14 例,胆囊切除术16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肝胆手术实施标准[3];②术后发生胆瘘,符合对应标准;③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缺失;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动态监测与综合护理干预:①动态监测:对患者临床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对数据加以记录,为医生处理提供可靠的干预措施。采取我院自制心理评估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测,并且针对性地采取疏导措施,能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配合临床工作的开展。②胆瘘处理:采取腹腔引流,并且快速解除瘘口远端的胆道梗阻现象。如果在采取措施后无好转,必须采取手术治疗。③引流管护理:在引流管放置后,必须及时对各个管道的名称进行标识,并加以固定。可采用附带将引流管进行包裹,避免脱落。根据患者活动幅度,适当留置长度。同时将引流管的意义与重要性告知患者,使之能够加强重视,并且在日常行为中加以注意。定时对引流液的性质进行观察,保证引流管通畅,适当运用生理盐水将引流管内的液体进行稀释。④无菌护理:多数胆瘘患者可能发生肺部感染或切口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病房环境进行干预,定时清洁与消毒,同时做好病房探视人数的控制,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更换引流袋。在整个操作中要保证无菌性。

评价指标:采取我院自制患者调研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同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压疮。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18.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肝胆术后胆瘘在临床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会对患者康复进度造成影响,使住院时间延长,医疗成本增加[4]。且在这类并发症发生的过程中,患者身体免疫力会相对下降,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以感染较为常见。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对肝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行及时处理。动态监测能够对胆瘘发生后患者的各项体征进行观测与记录,并且对心理状态进行积极评估[5]。在对患者状况进行完全了解的基础上,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而综合护理的运用中,包含内容较为全面,能够从患者的心理到生理进行调节,使得胆瘘对患者的影响降低,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得到控制[6]。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综上所述,对肝胆术后胆瘘患者采取动态监测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及时发现并加以处理,从而预防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胆瘘肝胆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术后胆瘘的原因及防治分析(附24例报道)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肝圆韧带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预防胆瘘的应用
肝切除术后胆瘘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