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报告1例及文献复习

2019-10-29李贵阳嵇建刚张伦忠张立霞通信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延髓脊髓炎丘脑

李贵阳 嵇建刚 张伦忠 张立霞(通信作者)

261041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脑病科,山东潍坊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是广泛累及脑和脊髓白质的特发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临床少见,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大多数起病凶险,但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则多数预后良好。现将收治的1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导致的ADEM患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57 岁,2017年5月20日因“左踝外裂伤”在当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及静脉滴注抗生素,5月23日出现频繁恶心呕吐,伴呃逆、头晕、发热,体温最高38.6℃,对症治疗,症状持续加重。5月30日入住我院消化内科,电子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胃息肉、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予以抑酸护胃、止吐、营养支持治疗,病情仍渐进性加重,逐渐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及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反呛。6月2日行头MRI示桥脑、右侧丘脑、左侧侧脑室后角旁多发异常信号,结合患者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史,考虑ADEM,见图1a~c。

转入脑病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5年,规律服用降压药。查体:T 38.1℃,BP 117/78 mmHg,神清,构音障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光反射灵敏,双眼各向活动正常,视野粗测正常。双侧鼻唇沟基本对称,左侧咽反射消失,右侧咽反射减弱,双侧软腭动度差,伸舌不出,右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左侧指鼻试验欠稳准,左侧面部及肢体痛温觉减退,左侧查多克征(+),右侧病理反射(-)。

辅助检查:血钠132.3 mmol/L;血常规、肝肾功、甲功、乙肝五项、血沉、C反应蛋白未见明显异常;腰椎穿刺术示脑脊液压力为120 mmH2O,脑脊液常规检查:细胞计数140×106/L,细胞分类:单核0.6;多核0.4,脑脊液蛋白0.81 g/L;脑脊液及血AQP4-IgG 均为阴性;胸部CT示右肺上叶少许炎症、右肺中叶肺大泡、右肺下叶纤维灶、纵隔多发小淋巴结、轻度脂肪肝;颅脑及脊髓强化MR 示右侧基底节、桥脑、左侧脑室后上方、右侧额叶、延髓左侧、延髓背侧及C5水平后侧脊膜区、桥脑腹侧脑膜多处明显异常对比强化信号,考虑ADEM,见图2a~f。

予以激素冲击、免疫球蛋白治疗,同时应用护胃、补钠、抗炎等药物,病情逐渐好转。6月29日复查颅脑平扫+强化MR 示桥脑、延髓后部病灶较前片范围变小,其余病灶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7月8日好转出院。现随访,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新的症状,见图3a~c。

讨 论

目前虽然认为ADEM 发病与感染、出疹及疫苗接种有关,但具体发病机制仍然不清。ADEM 的病理特征是弥漫性、较对称性的静脉周围炎性脱髓鞘病灶,中等静脉最常受累[1]。病变广泛分布于大脑、脑干、小脑和脊髓,灰质和白质均可受累,以皮质下白质受累明显[2]。ADEM 的MRI 可表现为多发的大片状(至少有1 个病灶直径>1 cm)的皮质下白质和中线附近的白质病变,病灶也可累及大脑半球的灰白质交界处或基底节的灰质,界限不清,且基底节病灶多呈对称性分布[3]。40%的患者可出现丘脑病灶,因此丘脑病变有助于ADEM的诊断。

图1 轴位FLAIR像示桥脑双侧异常略高信号(1a),右侧丘脑异常略高信号(1b),左侧侧脑室后角旁异常高信号(1c)

ADEM 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多为散发,无明显季节性。通常急性起病,少数为亚急性或爆发式起病,病情较重。根据病程ADEM 可分为单相型、复发型及多相型,其中单相型最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脑、脊髓多灶性弥漫性损害。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变部位可分为脑炎型、脊髓炎型和脑脊髓炎型。脑型突出表现为精神症状和意识障碍,可伴锥体束征、小脑体征、脑膜征等;脊髓型可出现截瘫、上升性麻痹和尿便障碍等。ADEM 的诊断要点中必需包括脑病表现和多部位损伤的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大脑弥漫性损害较为突出,如意识障碍、精神症状,而本患者主要为幕下结构受累,尤其为脑干损害。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亚急性起病,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呃逆、头晕、肢体麻木无力、步态不稳、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为真性球麻痹、共济失调、锥体束损伤、脊髓丘脑束损伤、极后区损伤的表现,颅脑MRI 可见大脑、基底节、丘脑、脑干、脊膜、脑膜等多处病灶,且部分明显强化,血及脑脊液的AOP4-IgG均为阴性,予以静脉滴注甲强龙冲击治疗及免疫球蛋白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再出现复发的情况。该患者诊断为ADEM 的脑脊髓炎型,且为单相病程。ADEM 常与多发性硬化(MS)鉴别,除发病诱因、好发人群、病程、多灶损害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寡克隆带等鉴别点外,影像学的鉴别点在于ADEM累及脑灰质核团的概率更高,其较为特征性的累及部位为丘脑,丘脑病变常与白质病变同时存在,呈双侧不对称性分布,而MS 极少累及丘脑;ADEM 急性期的病灶通常有强化,恢复期则无强化效应,而MS 因新旧病灶常同时存在而表现为新病灶增强而旧病灶不增强。鉴于以上鉴别点,该患者不考虑MS。

目前激素仍被认为ADEM 的一线治疗药物,但药物种类、剂量和减量方法及用药途径至今尚未统一,有对照研究显示,静脉滴注甲强龙的患者预后优于地塞米松组[4-5]。ADEM 的二线治疗药物是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常作为ADEM治疗的最后手段。

ADEM 的预后与发病诱因、病情轻重等有关,病死率为10%~30%。总之,ADEM 临床相对少见,病程进展较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重或者凶险,易误诊及漏诊,应提高对ADEM 的认识,及早应用激素冲击治疗改善预后,降低复发率。

图2 桥脑双侧病灶强化信号(2a),左侧侧脑室后角旁强化病灶(2b),冠状位可见脑桥异常强化病灶(2c)

图2 矢状位可见桥脑及延髓背侧(2d、2e)、C5 水平后侧脊膜区(2d 粗箭头)多处强化,冠状位可见延髓左侧异常强化信号(2f)

图3 示矢状位T2 像、FLAIR 像可见延髓病灶略高信号(3a、3b),面积较前减小;轴位增强未见病灶强化(3c)。

猜你喜欢

延髓脊髓炎丘脑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和防控
延髓梗死远期不良预后的影像学分析
延髓不同区域梗死的预后分析
人丘脑断面解剖及磁共振图像三维重建
电针“百会”“足三里”穴对IBS 模型大鼠行为及丘脑中CGRP mRNA 表达的影响
丘脑前核与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及MRI特征分析
针药结合治疗儿童视神经脊髓炎验案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