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麻醉联合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0-28丁振林江俊男陈爱香蔡靓羽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26期
关键词:喉罩阿片类全麻

丁振林 江俊男 陈爱香 蔡靓羽(通讯作者)

(无锡市中医医院麻醉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全膝关节置换术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膝关节病变的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程度较深,但造成创伤较大,镇痛效果一般,喉罩操作简单,神经阻滞范围明确,但单凭喉罩麻醉常难以完全适应麻醉需要[1]。针刺药物复合麻醉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针刺麻醉与现代药物麻醉技术的综合,两者相辅相成,成为目前一种较为新型的麻醉方法。本研究观察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针刺麻醉及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之间在我院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按照麻醉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均符合择期全膝关节置换术适应证,患者术前均无高血糖状态,未合并严重心肺疾病,并未长期应用镇静、镇痛药物。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1.03±5.85)岁。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0.49±5.16)岁。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一般资料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1.2 麻醉方法

1.2.1 对照组。于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B超引导下使用0.5%罗哌卡因进行坐骨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阻滞。上述过程完毕后进行喉罩下全麻,静注丙泊酚(剂量2mg/kg)和羟考酮(剂量5mg)进行诱导,放入单管喉罩,以丙泊酚(剂量6mg/kg·h)TCI静脉输注维持。在整个手术期间,维持患者的自主呼吸,监测心率、血压,根据心率、血压变化,间断推注羟考酮。

1.2.2 观察组。于针刺麻醉及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对照组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的基础上行针刺麻醉。针麻取穴:风市穴、带脉穴、百会穴、阿是穴,行捻针法,得气后连接电针仪(百会穴除外),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

1.3 观察指标

记录术中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法统计术后8h疼痛VAS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观察组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8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9.2982,P<0.01)。详见表1~表3。

表1 术中羟考酮追加次数对比(1mg/次)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术后8h VAS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术后8h VAS评分对比(±s,分)

?

3.讨论

研究[2]表明,针刺可以促进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对丘脑-边缘系统进行调节,从而发挥麻醉镇痛作用。近年来,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针药复合麻醉对全身麻醉剂量的减少和术后恢复的变化是研究的重点。基于超声定位,可以直观地看到神经的位置和局麻药的扩散情况[3]。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针刺麻醉和超声定位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中,能够达到完善的镇痛镇静效果。因此观察组术中使用阿片类药物明显少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摘除喉罩,神经阻滞也起到持续镇痛作用,因此术后疼痛程度较轻。

从数据结果来看,观察组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现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针刺麻醉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患者可获得很好的麻醉效果,应用的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喉罩阿片类全麻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阿片类药镇癌痛应避开四大误区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Supreme喉罩全身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喉罩在小儿拇再造手术复合麻醉中的应用
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阿片类镇痛药所致肠燥津亏型便秘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