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管切开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效果观察

2019-10-26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466000谢晶晶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7期
关键词:湿化液附表氯化钠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466000)谢晶晶

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是临床抢救急危重症病人以解除气道梗阻的一种重要辅助治疗措施。在气管切开治疗中,气道湿化是患者呼吸道护理管理的重要环节,目的是稀释痰液以利于排出体外和维持呼吸道的正常功能。目前临床所用湿化液及湿化方法较多,近年来,本院呼吸重症监护室对气管切开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0.45%氯化钠溶液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并与临床常用的灭菌生理盐水间断气道湿化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9月~2017年12月间周口市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4例需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7例。疾病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3例,脑梗死18例,心力衰竭20例,高血压脑出血3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44例,年龄20~64岁,平均(41.27±5.16)岁,气管切开时间为3~22天,平均(11.59±3.74)天。患者家属均在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同临床常规基础护理,对照组采用灭菌生理盐水间断气道湿化法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观察组湿化液选用盐酸氨溴索15mg加入250ml 0.45%氯化钠溶液中,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滴注湿化,滴注速度4~6ml/h,同时观察患者痰液的性状调节湿化液的流速。

1.3 观察指标和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气道湿化效果,同时记录患者气管切开时间、每日吸痰次数和每日吸痰量,治疗期间肺部感染、气管损伤、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判定湿化效果及痰液黏稠度:①湿化良好。患者呼吸道畅通,可顺利将吸痰管插入气道,痰液容易吸出,听诊无干鸣音,无痰栓或痰痂;②湿化不足。有不易吸出的黏稠痰液或有痰栓、痰痂形成,患者易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③湿化过度。痰液量较多,痰液稀薄并不易吸尽,听诊肺部有湿啰音。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收集的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应用χ2检验比较两组肺部感染、气管损伤等并发症计数资料,每日吸痰次数和吸痰量等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湿化效果等级资料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后湿化效果比较 两组经过气道湿化治疗后,观察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58,P=0.002)。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气道湿化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每日吸痰次数和吸痰量比较 患者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气管切开时间短,每日吸痰次数和吸痰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附表2 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每日吸痰次数和吸痰量比较()

附表2 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每日吸痰次数和吸痰量比较()

组别 例数 气管切开时间(d) 每日吸痰量(mL) 吸痰次数(次)对照组 47 19.24±3.55 72.39±6.27 15.24±3.35观察组 47 14.18±2.63 57.23±4.81 11.44±2.86 χ2 4.761 5.683 5.174 P<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气道湿化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3。

附表3 两组气道湿化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所用湿化液中的盐酸氨溴索是一种祛痰药物,其可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分泌细胞,促进浆液性物质的分泌和减少黏液腺分泌而降低痰液的黏稠度;此外,盐酸氨溴索可降低TNF-a、IL-8和IL-6水平,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表达,因而其具有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抗感染及防止肺功能受损等[1];再者,盐酸氨溴索可增强支气管黏膜纤毛的净化功能,使痰液更容易排出[2];本文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湿化液气道湿化治疗后,观察组在气道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及气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所用湿化液中的0.45%氯化钠溶液在气道内经过水分蒸发浓缩后,其浓度与生理盐水接近,对气道的刺激较小,可有效将痰液稀释及减少痰痂形成,且可降低肺部发生感染的风险;同时,痰液稀释后常常不需要重复吸痰,这也降低了吸痰所致气道黏膜损伤的几率。而对照组所用的湿化液(0.9%氯化钠溶液)是等渗溶液,在气道内经过水分蒸发后形成高渗溶液,氯化钠沉积于支气管和肺泡,易引起支气管黏膜水肿、肺水肿而影响气体交换;此外,析出的氯化钠结晶可影响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皮纤毛运动,不利于痰液的排出[3]。

此外,笔者还对两组气管切开时间、每日吸痰次数和吸痰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短,每日吸痰次数和吸痰量少,这与观察组所用的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具有以下特点有关:①能够准确控制湿化液的滴速,且湿化液顺着气道内壁缓慢滴入,对气道黏膜无刺激;②湿化液持续均匀滴入气道内,与机体气道内持续不断丢失水分的生理需求相符合符合;③气道湿化充分,痰液引流通畅,避免了重复吸痰操作对患者气道黏膜的损伤,且可减少感染的发生[4]。苏鑫阳[5]等研究显示,经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护理的患者,均未发生气管损伤、气道黏膜出血等并发症,并且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示,气管切开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加入0.45%氯化钠溶液作为湿化液可提高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气管切开时间短、日均吸痰次数少和吸痰量少,气道湿化优于灭菌生理盐水间断气道湿化。

猜你喜欢

湿化液附表氯化钠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不同湿化液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比较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液中应用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临床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