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2019-10-26河南省焦作市武陟济民医院454950杨长壮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7期
关键词:体动丙泊酚芬太尼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济民医院(454950)杨长壮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无痛人工流产患者90例,时间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根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3组,为B组、C组和D组,例数分别为30例。B组中,最大年龄为37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年龄均值(29.46±2.46)岁。C组中,最大年龄为39岁,最小年龄为24岁,年龄均值(29.57±2.42)岁。D组中,最大年龄为40岁,最小年龄为25岁,年龄均值(29.66±2.14)岁。3组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实施手术前需禁食禁水,同时将前臂静脉通道予以建立,配合面罩吸氧,对其流速进行控制,每分钟5L。之后让患者保持截石位,做好消毒。若在手术期间发生体动,则予以丙泊酚,剂量为0.5mg/kg,完成手术后需进行观察。予以B组丙泊酚单独麻醉,使用剂量为2mL,静脉输注,若患者睫毛反射完全消失,开展手术。之后持续输注丙泊酚,剂量为8mg/(kg·h),直到负压吸引结束。予以C组丙泊酚联合地佐辛,丙泊酚用量与B组雷同,地佐辛用量为0.05mg/kg,静脉输注。予以D组患者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丙泊酚用量与B组雷同,瑞芬太尼用量为1.0μg/kg。

1.3 指标的判定依据[1]对比且分析3组(B组、C组和D组)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清醒时间和手术用时。对比且分析3组(B组、C组和D组)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体动发生率和苏醒时VA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核对数据软件选择SPSS21.0软件,当研究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时,检验P<0.05。

2 结果

2.1 B组、C组和D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手术用时和苏醒时VAS评分 对比3组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清醒时间、手术用时,C组和D组优于B组,苏醒时VAS评分也明显低于B组,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

附表 B组、C组和D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手术用时和苏醒时VAS评分比较

2.2 B组、C组和D组患者的体动发生率 B组患者应用丙泊酚单独麻醉,发生体动患者有7例,比例为23.3%,C组患者应用丙泊酚联合地佐辛,发生体动患者有1例,比例为3.3%,D组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发生体动患者有1例,比例为3.3%,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人工流产术麻醉中丙泊酚应用较广泛,虽然有较快的起效速度,但是镇痛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单独使用需将剂量增大。加之扩张宫口会致使患者产生剧烈的疼痛感,若镇痛不全会提升体动发生率,从而使手术难度和风险增加[2]。因此近年来临床主张与其他麻醉联合使用。地佐辛为苯吗啡烷类衍生物,可致使K受体发生激动,具有较长的镇痛时间和较快的起效速度,同时具有较强的脂溶性,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3]。

此次数据结果表明:C组和D组患者清醒时间、手术用时短于B组,苏醒时VAS评分也明显低于B组,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体动发生率来看,B组23.3%显著高于C组、D组的3.3%,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地佐辛和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较比丙泊酚单独使用更具有针对性。

总之,在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应用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获取显著的效果,不仅降低体动发生率,同时可减轻VAS评分,值得研究。

猜你喜欢

体动丙泊酚芬太尼
2018《AASM临床实践指南:使用体动记录仪评估睡眠障碍与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要点解读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临床实践指南:应用睡眠体动记录仪评估睡眠障碍和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术前焦虑与无痛人流相关性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