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安全性探析

2019-10-26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454003张学聪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7期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鼻腔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454003)张学聪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择取86例,按照编号的单双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其中,常规组有43例患者,男24例,女19例;年龄60~71岁,平均(64.57±1.83)岁;病程1~9年,平均(3.28±1.29)年。观察组有43例患者,男25例,女18例;年龄59~70岁,平均(64.16±1.79)岁;病程1~9年,平均(3.35±1.37)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可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通过CT、内镜等影像检查确定患者鼻腔内的炎症情况,并进行全身麻醉。常规组患者采用经鼻外径路手术:自上领窦作一切口,充分暴露下鼻道,使用套管锥子于上领窦的内侧壁开一1.0cm×1.0cm的窗口,彻底切除病变组织,保留正常的鼻腔内黏膜。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首先清除患者鼻腔内的鼻息肉,于钩突前下缘作弧形的切口,剥离并切除钩突露出病灶,对病灶组织进行彻底切除,并尽量地保留患者的鼻腔黏膜和鼻甲组织,若发现患者鼻中隔出现偏离弯曲则进行矫正。两组患者手术后均通过静脉滴注给药抗生素,使用生理盐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冲洗鼻腔,术后48小时内使用膨胀海绵对患者鼻腔进行填充。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鼻腔粘连、眶周淤血、上领窦开口狭窄以及术中出血过多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窦口恢复良好,无脓性分泌物;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窦口开放,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鼻腔粘连,窦口狭窄,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1]。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处理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可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均低于常规组,其中的鼻腔粘连发生率和上领窦开口狭窄发生率两组数据差距较为显著,且P<0.05,差距具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手术不良反应的比较(n/%)

2.2 比对两组治疗效果 常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7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常规组明显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且差距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使用传统手术方式的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观察组的明显较高,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则是通过鼻内镜的辅助对患者进行鼻腔内手术,可通过调整鼻内镜的位置对鼻腔内患病位置进行仔细检查,手术视野较好,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该手术方式遵循尽量保留患者正常鼻腔黏膜和可逆性水肿黏膜的原则,使手术造成的创伤更小,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患者的疼痛感,有利于术后恢复,并且不会影响患者面部肌肉群,对身体修复能力较弱的老年人来说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2]。同时在术后进行抗炎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创伤恢复,提高治疗的效率。从本文研究结果可见,与常规组相比,采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明显相对较高,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对老年慢性鼻炎鼻息肉具有较好的疗效。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该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鼻息肉鼻窦鼻腔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腔需要冲洗吗?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94例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