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与宫腔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观察

2019-10-26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466600张翠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7期
关键词:纱布宫腔胎盘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466600)张翠红

产妇在产后出血,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是我国现今产科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临床中常见的诱发产后出血的是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如不及时抢救将导致患者死亡。本文选择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填塞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研2015年3月~2018年2月我院妇科收诊的120例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按随机分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60例/组。其中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4.24±4.57)岁;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5.29±3.9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无明显差异。收治的全体患者均同意本次治疗方法。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发现大出血后,诊断大出血诱因并及时通知输血科进行配血,给予输血及合理抗生素干预,对于子宫收缩乏力患者给予缩宫素干预。必要时给予宫腔填塞止血治疗。

宫腔填塞止血的主要流程为:固定子宫底,用卵圆钳经无菌纱布送入宫腔内,从子宫底开始充分填塞(填塞方向:由内到外、由下到上、由左到右),保障填塞紧密,不留空隙;此后观察患者出血量并采用缩宫素、输血治疗;患者病情平稳后抽出纱布条。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宫腔填塞止血(观察组):采用1-0可吸收线、70mm半圆形钝圆针从子宫切口左下缘3cm处进针,经宫腔至切口上缘3cm的左缘4cm处穿出,宫底和左宫角3cm处性褥式缝合,将针经宫底绕至子宫后壁穿过宫腔至切口右侧3cm处出针,出针后将缝线绕过宫底至子宫前壁进出针部位同左侧,助手施压患者子宫体,术者同时收紧2根缝线,在子宫下段切口处打结。对胎盘因素至出血患者,局部止血不理想,需同对照组患者采用上述宫腔填塞止血[1]。

1.3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观察经不同治疗方式止血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状况。评定标准:显效:产后血流速度≤50ml/H;尿量恢复,生命体征平稳。有效:血流速度>50ml/h,尿量≤30ml/h,病情不稳定;无效: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止血显效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98.33%,均高于观察组的50.00%、83.33%;此外,观察组的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输血量等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附表 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组别(n=60) 止血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24小时出血量(ml) 输血量(ml)对照组 44.41±4.75 1262.41±448.4 761.04±19.35 765.04±219.12观察组 24.61±2.07 1003.6±136.9 551.54±18.64 451.54±131.64

3 讨论

对于剖宫产术后出血,传统治疗需采用缩宫素及输血治疗,严重出血患者采用宫腔填塞纱布止血的方式,采用此方式治疗,部分患者难以控制患者出血,因此需切除患者部分或全部子宫,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术者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借助可吸收线缝合患者子宫肌层,将子宫肌层机械性叠加、捆绑,从而使子宫肌层被动闭合血窦以达到止血效果。此术常用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大出血;而胎盘黏连、前置胎盘剥离导致产后大出血需在缝线的基础上进行宫腔填塞纱布止血,通过内外加压的原理,快速使出血部位血窦闭合,达到快速止血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诱发大量出血引发的并发症[2]。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止血显效率、总有效率、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输血量等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宫腔填塞通过加速闭合血窦,可有效控制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剥离等因素引起的产后大出血,在临床中有显著的快速止血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填塞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其操作简便、效果显著,是临床妇产科治疗中有效的止血方式。

猜你喜欢

纱布宫腔胎盘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不“怕”火的纱布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不漏水的纱布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防水的纱布
是雾,不是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