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复合应用型金融人才研究

2019-10-25黄淑兰陈锋

关键词:三位一体实践教学

黄淑兰 陈锋

摘 要:普惠金融发展背景下金融人才呈现出多层次需求,具备良好金融素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存在广泛需要,地方本科高校宜迎合这一需求着力打造。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是具备良好金融素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明了金融形势变化、理解金融政策影响、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发展现状、能够为企业和居民家庭相关金融需求做出判断并帮助实施。“专业认知实践+课程理论实践+综合应用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培养。

关键词:复合应用型金融人才;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8-0124-05

一、普惠金融发展背景下复合应用型金融人才解析

“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时代特征决定了知识面广、有较强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1]存在广泛需求,普惠金融大发展也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普惠金融大发展下金融人才需求分析

1.普惠金融大发展下的金融人才需求

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高层次金融人才对其发展有毋庸置疑的推进作用。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金融业提出普惠要求、发展普惠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伴随其大力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即是复合应用型金融人才需求的增加。当前金融人才呈现出多层次需求。除了金融产品设计等方面高层次金融人才需求之外,各类型工商企业乃至行政管理部门,都存在对复合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广泛需求。如:泉州成立的金融检察处、西安成立的金融仲裁院等等。中小微实体企业作为普惠金融服务群体中的重点,对复合应用型金融人才尤其需要。

从企业内部看,中小微实体企业因为自身规模限制,人员岗位设置相对简单,无法做到像大企业那样分工细、岗位多,所以他们对人才专业需求往往有“一专多能”的要求。虽然没有专门的金融事务岗位,但是却有想获得金融服务支持的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应具备具有良好金融素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其他的岗位,但对自身的情况和金融需求清晰,明了相应解决途径,看得懂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能有效沟通联系并利用好金融机构对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使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能及时有效满足。

从企业外部看,为中小微实体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当然事实上受政策引导,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同样在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同样受制于自身规模及其他各种原因,在人才需求上也无法实现大行大机构那样要求专业方向精准、专业造诣相当的高层次要求,也是把招聘目标主要投向具备良好金融素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另外,改革開放四十年,居民的个人财富不断积累,金融科技进步带来了金融可得性的提升,使居民家庭的金融理财意识日益增强。而金融产品日益复杂,金融市场及相关服务多样化,金融知识的普及还远远不够。当前出现的各种类金融活动甚至金融诈骗活动,更是乱花迷人眼。如何有效甄别,是居民的急切需要,更是金融服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普惠金融背景下全民金融教育任重道远。同时,金融管制的放松使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非银行性金融机构正不断融合,形成更为庞大的大型复合型金融机构;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逐渐被打破,各种金融机构的业务不断交叉,各类金融机构原有的差异日趋缩小,形成多元化、综合性经营的趋势。各类金融机构竞争的日趋激烈化和提供的产品趋同化,都使得金融营销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金融营销人员也是一类具备良好金融素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他们对金融产品熟悉,又具备相应沟通技巧、营销技能,能有效针对客户不同特征、不同风险偏好进行精准推介,营销金融产品,实现客户金融机构共赢。这将让更多人从金融发展中得到好处,实现普惠金融的民生意义。

2.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特色培养取向之一

中小微实体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和居民家庭金融服务需求共同构成中小微金融服务需求,带来了更为广泛的金融服务需求。它们原本属于二八定理中的80%,此前只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20%的收益,所以没得到充分的重视。但是互联网加大数据技术等金融科技的发展,却让这部分金融需求展现出了长尾效应,得到了各类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的重视。因此,迎合普惠金融发展背景,对应打造具备良好金融素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帮助中小微实体企业更便捷适时地获得金融服务,为中小微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提供合适好用人才,以及为大型金融机构提供居民理财服务提供营销人才,这可以是金融学专业人才特色培养的一个创新思路。转型发展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尤其应针对性地瞄准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把自身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鉴于这一类具备良好金融素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普惠金融大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笔者将其称为“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是具备良好金融素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明了金融形势变化、理解金融政策影响、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发展现状、能够对企业或居民家庭相关金融需求进行分析给出建议并帮助实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笔者所在的仰恩大学位处福建省泉州市,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改革主旨的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泉州乃至整个福建地区,民营经济活跃,有着众多中小微企业,民间资金较为充裕,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应用型转型和“双创”教育背景下,仰恩大学主动迎合这一人才需求,将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普惠适用型,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这一层次的金融人才。

(二)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特征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受制于规模限制,岗位设置相对简单的中小微实体或金融企业的金融服务人才需求,还是为大型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营销服务人才,都是具备一定的金融素养,但在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上有更高的要求,要求“一专多能”、务实[2]。故作为复合应用型的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

1.具备良好的金融素养

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首先是金融人才,层次上区别于能进行金融产品设计等方面高层次金融人才。知识通过学习和训练内化为素养[3]。金融人才应具备扎实的金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国内外金融发展动态。具备继续学习能力,能够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自主学习。适应金融理论和实践快速发展的客观情况,与时俱进[4]。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应能及时了解金融形势和金融政策的变化;能依据企业或居民家庭情况分析其金融需求;清楚其金融需求的相应解决途径;看得懂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及金融产品,并能帮助企业或居民家庭实施相应金融决策。

2.具备务实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一般是职业教育的内容,是指从业者在从业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以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综合品质[5]。在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结构不相适应的矛盾下,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表示招聘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不易。其中毕业生“眼高手低”可能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的问题相对于“985”“211”等重点高校更为突出的原因[6]。因此,有责任心,务实敬业,团结合作的职业素质,对复合应用型人才可能是首先需要着力培养的。

3.具备较强的复合应用能力

复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之一是知识面广,结构合理[7]。复合是跨越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对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及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有所掌握;应用是学能致用。复合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应用能力[8]。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除具备一定金融素养外,还掌握一定的管理、营销、财会、法律等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并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将有关原理性知识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9]。这样,如前面所提的金融检察处、金融仲裁院,或者中小微企业从事外贸、会计、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在其相应岗位如涉及一些金融事务需要处理时,譬如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实施汇率风险管理、进行资金规划或投融资决策等等,可以不需要借助外力,自己能及时处理。即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能够在其实际工作岗位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多学科知识,分析实际面临的金融问题,提供对策建议,并帮助实施。

复合应用能力包括知识学习能力、问题整合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合作沟通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10]。故要培养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应注重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金融及其他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能起到相应的效果,但是其他几方面能力的培养,更多的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实践教学是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应用能力形成的根本途径[11]。因此,合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复合应用能力,灌输其职业标准和职业道德,帮助养成其务实敬业合作的职业素养,是打造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必经之路。

二、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培养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路径探析——以仰恩大学为例

实践教学包括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其中,专业实践包括专业类实验、专业类实训和专业类见习等多种形式[12]。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对培养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有很重要意义。作为中国第一所本科私立大学教育改革试点的仰恩大学在应用型转型过程中,充分重视实践教学。金融学专业构建了“专业认知实践+课程理论实践+综合能力实践”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普惠适用的复合应用型金融人才提供路径。

(一)专业认知实践

专业认知实践安排于学生进入大学的初期阶段,以专业介绍、专业实验室参观、实践合作基地参观等形式进行。目的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告知学生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毕业条件等等,让学生對金融学专业有系统认识,具备职业规划意识,对自己未来有所设计,以便更明确、高效、充实的利用好在校时间。

(二)课程理论实践

课程理论实践是教师利用各课程中设置的实践课时,针对金融学专业必备的各项专业技能,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这首先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这部分课程实践课时,然后在后续的开课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好这部分实践课时的教学设计,借助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以仰恩大学18级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诸多的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跨学科选修课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实践课时设置。体现在课程具体做法上,也分别以案例综合分析、主题研修报告、无领导小组主题讨论、可辩性主题辩论赛、情景实务模拟、业界导师进课堂、课证融通等诸多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工作。

如从金融营销实践能力培养出发设置的《金融营销》课程,其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各为16学时。理论课时部分使用传统讲授法,介绍金融营销的基本概念与相关原理,提炼出金融营销的概念特点及规律,使学生对金融营销学科的知识体系与理论架构有清晰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课时部分,一方面邀请金融企业营销管理精英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金融营销的实操训练,另一方面带领学生进入证券公司,让学生深入了解金融企业产品营销过程、掌握金融产品营销的专业技能,接触到主流、前沿的金融产品信息与营销手段;同时加入金融营销经典案例的课堂分享环节。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作为专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另外还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让学生进行金融产品模拟营销。采用特定角色扮演和实地演练的方式,让学生领悟教学内容,将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从而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营销反应能力等,同时也能让学生快速熟悉金融企业营销工作的流程,快速进入工作的角色。

从仰恩大学实践过程来看,这些课程理论实践教学不仅深化了各专业技能的理论基础认知,还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认识、发散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逻辑分析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通过课程和从业资质结合起来的“课证融通”,学生在从业资格证书取得方面效果显著。当然,在督促学生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及课后复习巩固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方法路径,以便更好发挥课程理论实践意义。

(三)综合能力实践

综合能力实践是复合应用能力养成的重要方式,是培养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极其重要的一环。通过综合能力实践,实现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提升人才对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的适应能力以及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金融及其他学科知识内化为素养、能力,实现学以致用。从仰恩大学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综合能力实践既包括第一课堂的入学初始的军训、高年级阶段的实训课程,也包括第二课堂的各假期进行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贯穿四年的各种竞赛和学生项目等形式及社团活动等等。总之,综合能力实践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目的都是全面锻炼学生的复合应用能力。

1.军训和四年一贯制体育课程

军训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和组织纪律性,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作风,并和四年一贯制体育课程一起,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坚韧性,为日后坚持学习及走向社会铺垫务实的职业素质。

2.综合实训课程

综合实训课程通过软件、沙盘等方式仿真构建教学环境,开展模拟实践,能较好实现学生学习体验向综合探索转化。仰恩大学金融学专业开设的综合实训课程有《银行综合业务模拟》《金融投资实践模拟》。其中《银行综合业务模拟》采取沙盘模拟实训,对央行管控下的银企业务往来开展仿真模拟实训;《金融投资模拟实践》则借助软件分析工具接入互联网及时行情,开展仿真模拟实战操作,教会学生正确使用金融投资市场中主要的行情信息分析软件;利用交易信息判断、分析价格趋势,熟练掌握股票、债券、投资基金、外汇、期货等金融产品交易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以依托软件和沙盘开展模拟实训的《银行综合业务模拟》为例,学生分别扮演中央银行管理者和银企双方:央行调整并发布宏观政策;银企双方则在相应宏观政策背景下根据自己的经营目标竞争性开展业务,模拟经营。明确岗位职责的角色扮演代入感强,能有效激发学生模拟经营以及深入学习的兴趣;实战演练和模拟体验,培养了学生较为系统地信息管理能力,锻炼了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概括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奠定了包括职业素养等在内的良好的基础[13],使其能争取更大的就业机会。

3.大创项目与专业学科及其他竞赛

大创项目和专业学科及其他竞赛是通过综合性的问题对实践环节进行集中检验的过程,其结果是教学效果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最直接反馈[14]。大创项目和专业学科及其他竞赛的参与情况跟各校的政策有直接关系。仰恩大学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及有关素质拓展、能力提升等第二课堂方面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及学校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学分转换制度。学生在校期间,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参加的大创项目与学科及其他竞赛,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院(系、部)审核、教务部认定,都可获得创新创业学分或素质能力学分。学分达到规定标准,学生本人同意,可以顶替学校划定的可转换课程或实践环节中的部分或全部学时。

4.社团活动与实习实践

社团活动是学生自愿组成,按照学生群众组织章程自主开展活动;学生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假期时间对社会经济现象、热点问题等进行针对性的考察、调研与思考的教学活动[15]。仰恩大学金融学专业也将部分社团活动和实践教学活动也纳入学分认定范畴。实践教学安排于各假期,尤以暑假为主,因暑假时间相对较长。低年级以社会实践为主,即调研内容与专业学科相关度不高;中高年级多安排专业实践,即进入金融行业就够开展专业学科方向内容调研学习。而毕业实习则一般安排于最后学期,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课堂的学时设计。毕业实习是到相应单位参与一定实际工作,练习综合运用全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锻炼独立工作能力的实践教学形式。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优先考虑金融服务行业实习。毕业实习建议最好与毕业设计(论文)相联系。

无论是社会实践、专业实践还是毕业实习,都注重现实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对学生的理论练习实际能力和动手实操能力,都有明确直接的要求。因此,在积极主动性上、洞察分析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学科知识交叉应用及专业技能提升方面,实习实践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对全面锻炼学生的复合应用能力,有极强的意义。

5.毕业设计(论文)

金融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应于毕业前完成毕业论文,作为毕业设计[16]。毕业论文是要求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撰写的学术论文,旨在从总体上考查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毕业论文能有效锻炼学生信息收集、资料整合、归纳提炼的写作能力,也能很好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逻辑分析能力。

如前所述,毕业论文宜与毕业实习结合起来。但现实中,有不少学生难以进入金融行业进行毕业实习。或者进入金融行业,也多在外围,难以接触核心实质业务。因此,仰恩大学金融学专业从2016届毕业生起,每届选择部分学生开展了毕业设计(沙盘实训)环节改革,以商业银行沙盘仿真模拟综合实训取得經营数据为依托,撰写综合实训报告或实训论文。仿真实训使学生综合将四年中所掌握的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和技能付诸实践,锻炼学生市场研判和业务处理能力,以及风险防控意识,提升其在商业银行和企业工作所需具备的包括组织协调、沟通谈判能力等综合素质;撰写综合实训报告和实训论文加强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概括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力。同时还使学生受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岗前基础训练,帮助其树立起相应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17]。虽因沙盘模拟经营容量有限而无法实现对实际经济运行现状完全拟合而存有遗憾,但相对而言,还是能起到为学生银行方向专业综合能力运用提供较好的实践场景作用,有实际的意义。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普惠适用型金融人才示意如图1.

2018年11月,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以160983份全省高校毕业生的文本简历为样本基础发布的《福建省本科高校毕业生竞争力报告》显示,仰恩大学毕业生“执行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指标在省内本科高校中均名列前茅[18]。一定程度上证明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实际意义。

四、总结

全國教育大会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分层分类,特色发展”高等教育,这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发展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当前,仰恩大学金融学专业构建“专业认知实践+课程理论实践+综合应用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对应普惠金融发展需求,着力培养普惠适用的复合应用型金融人才。一方面更好迎合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自身在新时期激烈竞争特色发展、脱颖而出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8〕谢健.地方本科高校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6):3-5.

〔2〕〔6〕黄淑兰.地方本科高校构建复合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思考—以仰恩大学金融学专业建设为例[J].学术问题研究,2016,(01):71-76.

〔3〕〔7〕〔9〕〔11〕杜国海,王涓.复合应用型人才辨析——兼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现代教育技术,2017,(08):24-27.

〔4〕〔12〕〔16〕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金融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20-37.

〔5〕张影.论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作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85-88.

〔10〕黄丽,罗锋.案例教学法在地方高校《金融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基于复合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视角[J].教育现代化,2017,(04):3-4+17.

〔13〕〔17〕周长利.商业银行模拟经营沙盘教学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7,(02):215-216+218.

〔18〕何中越,何海蓉.“互联网+”形势下高校学科竞赛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智库时代,2019,(01):184-186.

〔14〕〔15〕黄明元.资产评估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创新能力培养视角[J].高教学刊,2019,(07):20-21+24.

〔18〕党委宣传部.我校毕业生通识能力位居全省本科高校前茅http://web.yeu.edu.cn/xinwenzhongxin/xxyw/20190401/10878.html,2019-5-17.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