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生动物传染病学思政案例之我国水产疫苗的发展

2019-10-24张也王浩吕利群许丹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9期

张也 王浩 吕利群 许丹

摘要:为了有效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提升水产类高校学生的医学背景知识及思想水准,设计了水生动物传染病学的病毒性传染病之“草鱼出血症”的疫苗发展案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我国水产疫苗专家在草鱼出血症疫苗领域所做的卓越贡献,对全球水产动物医学的重大贡献。该案例的实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水生动物传染病学;思政案例;水产疫苗;草鱼出血病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4-9324(2019)39-0210-03

一、引言

上海海洋大学“水生动物医学”是我国在水生动物疾病防控领域首次设立的本科专业[1]。水生动物传染病学是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六大核心专业课程之一。2018年该课程入选上海海洋大学课程思政重点建设项目。把德育思政工作融入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包括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通过不断挖掘课程本身的资源,我们针对第二章“病毒性疾病”内容,精心设计了本课程的教学思政案例“我国水产疫苗的发展”,介绍了我国水产疫苗的发展历程,彰显水产科研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旨在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青年人才。

二、案例设计的理念

水生动物传染病学作为水生动物医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地位尤其突出和重要。该课程比较系统和完整地介绍了水生动物各类传染病在动物体内外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为深入学习水生动物传染病相关内容提供基础知识和理论,也为未来水产行业尤其是在水生传染病研究方向培养更高层次青年人才起着“敲门砖”的作用。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有效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的教学资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真正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2]。在课程的第二章“病毒性疾病”针对水生动物疾病防治技术,梳理中国水产科研工作者对我国乃至世界水产疫苗研究开发和应用所做的贡献,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树立为国为民奉献的精神与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和奋进者。

三、案例的目的和意义

在《水生动物传染病学》病毒性疾病章节的水产病害防治部分,之前重点讲述了水产疫苗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疫苗防治技术在国际现代水产养殖业中的商业化进程,而忽视了广大中国科研工作者在推进我国水产疫苗产业化进程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充分挖掘我国在一些重要水产养殖病害疫苗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以及水产科研工作者为推进疫苗防控技术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中所做出的不惜努力和伟大功绩。在弘扬科学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创业精神,自觉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中。

本案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介绍我国水产疫苗的发展历程,引出我国水产科研工作者在鱼病防治研究战线上奋战了40多年,研制出高效、实用及多样化的水产疫苗,建立并积极推广以疫苗免疫技术为基础的渔业病害防治体系,从而说明我国科学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缩短了国内外水产疫苗研发水平的差距,加快了疫苗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对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在无形当中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案例内容和实施

为了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与生产实践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在课程的第二章“病毒性疾病”内容,有关疾病防治技术环节,根据我国水产疫苗的发展历程和疫苗免疫技术在我国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控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设计如下思政案例,通过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中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27年位居世界第一[3]。水产养殖对于解决我国粮食安全,提高居民身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但是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高密度、工业化、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建立及推广,养殖水环境持续恶化和水产动物病害频发等问题也日趋严重。病害蔓延不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以化学药剂和抗生素等药物为主的病害防治手段会引起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等诸多弊端,进而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对消费者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与传统的化学药物相比,疫苗不仅可以激活动物体内的免疫防御系统机能,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达到有效预防水产疫病的暴发,且符合无环境污染、水产品零药物残留的要求。因此,作为水产动物病害防治有效方法的疫苗免疫技术不仅符合水产健康养殖理念,也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水产疫苗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20年的起步差距[4]。尽管如此,以针对“四大家鱼”中大宗养殖的草鱼出血病疫苗的研制为例,经过国内科技工作者4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和国外研究水平接轨。这让我们尝试了孕育的艰辛与喜悦,也预示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疫病防治的疫苗化时代的到来。

草鱼易患烂鳃、赤皮、肠炎、出血等病,严重危害草鱼养殖业。我国的草鱼养殖区域广阔,各地的气候、养殖环境、养殖模式等方面差异较大,导致区域病原结构与流行变异情况错综复杂,给防控造成不利影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常年奔走于全国各地的发病鱼塘,为养殖户提供病害防控及服务的同时,采集病鱼样本,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病例资料。1969年技术人员利用采集的典型病鱼为原料研制的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土法疫苗)在广东顺德的试用中取得了草鱼免疫保护率80%以上的效果[5]。由于制备技术简单、经济高效等优点,草鱼土方疫苗获得了广大草鱼养殖户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在广东、江西等地的塘鱼养殖区,该疫苗被广泛采用普及,一直沿用至今。草鱼土法疫苗免疫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大大减缓了病害对草鱼养殖所造成的损失,而且还向广大水产养殖者充分展示了疫苗免疫技术在病害防治上的高效性和重要性,从此拉开了我国水产疫苗研制的序幕,为水产疫苗的产业化进程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草魚土法疫苗存在病鱼材料成分复杂、稳定性差、保护期短、大面积应用受制、无法获得生产许可和商业化经营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由浙江淡水研究所、中国水科院长江所和珠江所等单位的联合攻关,获取了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人工敏感细胞,并通过GCHV在人工敏感细胞中的扩增成功制备了草鱼出血病细胞疫苗,成为我国首个获得新兽药证书的水产疫苗。在此基础上,中国水科院珠江所的科研工作者历时十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开发出了更高效的GCVH细胞弱毒疫苗[6]。草鱼出血病细胞疫苗自成功研制以来,已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湖北、湖南、四川、浙江、江苏等全国各大省市进行了大量的应用或多次区域性测试,该疫苗不但具有使用剂量小、易保存、使用方便、养殖当年鱼免疫一次即可达到保护效果等诸多优点,而且免疫保护率高达90%以上。草鱼出血病细胞疫苗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水产疫苗的自主开发能力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该疫苗免疫技术在我国草鱼养殖生产中的成功应用,开启了我国水产疫苗的产业化之路,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全面实施以疫苗免疫技术为基础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提升了信心。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学科的发展和国家科技投入的增加,我国水产疫苗研究也迈出了新的步伐,呈多样化发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等重大科技项目的支持下,我国已经在一些重要水产养殖品种的疫病防治上积累了较多的疫苗科技成果,如用于预防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淡水养殖鱼类出血性败血症的灭活疫苗,用于提高海水养殖鱼类成活率的弧菌(哈维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最小弧菌、鳗弧菌等)双价苗、二联苗、三联苗、基因弱病毒疫苗,与草鱼出血病弱毒疫苗连用的草鱼细菌性烂鳃-赤皮-肠炎三联灭活疫苗等等[7-12]。据不完全统计,已通过国家科研立项,由各科研单位自主开发研究的水产类疫苗已达54种;涉及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病等病原27种,其中8种疫苗已进入试验阶段[13]。可以预见,随着这些科研成果的进一步成熟和转化,近年内将会有一系列高效、实用及多样化的疫苗产品获得商业许可并在水产养殖业疫病防治中发挥重大作用,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保驾护航。

五、总结和提高

通过该思政案例的引导,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但学习了丰富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深入了解了我国科研工作者在水产疫苗技术的研制和推广应用中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贡献,进而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和整体推进的目的,令专业课程发挥了强大的育人功能[14]。同时,该案例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最终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今后在思政案例设计方面需要更多地思考和实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庆华,杨先乐,宋增福,谭洪新,吕利群.论水生动物医学专业的建设构想[J].中国水产,2017,(5):29-33.

[2]高锡文.基于协同育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以上海高校改革实践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2):16-18.

[3]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4]杨先乐,曹海鹏.我国渔用疫苗的研制[J].水产学报,2006,30(2):264-271.

[5]倪达书,汪建国.草鱼生物学与疾病[M].科学出版社,1992:78-86,334-348.

[6]王玉堂.疫苗在水生动物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一)[J].中国水产,2016,(4):61-65.

[7]巩华.水产疫苗添新军——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灭活疫苗获生产批文[J].海洋与渔业,2012,(3):49.

[8]余俊红,沈继红,王祥红,等.鳗弧菌口服微胶囊疫苗的制备及其对鲈鱼的免疫效果[J].中国水产科学,2001,8(2):76-79.

[9]刘振兴.鱼类弧菌疫苗的开发与利用现状(下)[J].渔业致富指南,2009,(22):61-63.

[10]张振国,郝爽,李继,等.鱼用三联口服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对大菱鲆的免疫效果[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6,31(3):252-255.

[11]陶保华,胡超群,任春华.海水鱼类病原弧菌对对虾的致病力及其疫苗的免疫预防[J].热带海洋学报,2001,20(4):68-73.

[12]白岳强,许淑英,江小燕,等.草鱼细菌性烂鳃、败血、赤皮三联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CN101574516[P].2009.

[13]吴淑勤,陶家发,巩华,等.渔用疫苗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4,4(1):1-13.

[14]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Ideological Case of Aquatic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 on Development of Aquatic Vaccine in China

ZHANG Ye1,2,3,WANG Hao1,2,3,LV Li-qun1,2,3,XU Dan1,2,3

(1.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Fisheries Science Education,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2.Inter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Marine Biosciences at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3.National Pathogen Collection Center for Aquatic Animals,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play the main role of classroom teaching to educate the college students effectively and improve the medical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the ideological level of students in aquatic animal medicine,a vaccine development case of grass carp hemorrhagic disease,which is a viral infectious disease of aquatic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was designed to guide student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aquatic vaccine experts in grass carp hemorrhagic disease vaccine in China.Th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scientist and their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global aquatic animal medicine were introduced.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case has fully stimulated students' interest in professional learning,increased their national pride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and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Aquatic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ideological case;Aquatic Vaccine;hemorrhagic disease of grass ca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