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气转凉 不如来顿火锅

2019-10-22龙芊霓

珠海 2019年12期
关键词:袁枚乾隆火锅

龙芊霓

天气一冷,关于“火锅”的话题开始频繁现身网络热搜榜。《2019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火锅名副其实地“火”了一把,火锅市场总收入达到8757亿元,对比2014年涨幅超52%。预计2019年火锅营收达到9.6千亿。

火锅备受青睐,还自带社交属性。都市人聚餐,火锅是一项极具包容性的选择:既能让大家围桌谈笑风生,又能将各人喜爱的食物下锅。肉、时蔬、山货、海味、河鲜等食材在煮沸的锅内起伏翻滚,天下滋味,亦随之沉浮。网络上还为此衍生出“火锅哲学”: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学者易中天也曾表示,火锅将每个人喜爱的食物相互包容、圆融,正如中国人最爱的“和”字,每个人观点不同,但能求同存异,和平相处。在降温的季节里,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雾气氤氲的氛围尤为治愈人心。

充满东方气质的社交哲学在火锅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整个中华大地上,几乎无人不爱火锅。重庆的麻辣火锅、潮汕的牛肉火锅、北京的羊肉火锅……在品类多样的中国饮食文化里,火锅并非家常每日必备菜肴,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美食元素。

锅中沉浮的历史

对火锅的痴迷可不止是当代中国人的专属情结,自古就有不少名人对火锅着迷不已,甚至不少流传至今的火锅配方也是出自他们之手,一顿火锅,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也见证着饮食历史的发展。

若要追溯火锅的历史,它比我们想象中的要久远得多。新石器时代,年轻人外出打猎归来,所有人围坐在火堆旁用陶制“火锅”烹饪、享用熟食,这便是火锅最初的形式。现在火锅店里流行的鸳鸯锅也并非是现代才有的产物。早在西汉时期,江都王刘非发明过一口“分格鼎”:将鼎分隔成若干个空间,把不同味道的食物分隔开来。这可以说是“鸳鸯锅”和“九宫格”的前身。与“分隔鼎”异曲同工,魏文帝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曾亲自设计,让工匠打造五熟釜赐予相国(古代官职)钟繇。“五熟釜”与“分隔鼎”原理类似,在锅中嵌入隔板,形成五个独立的区域,每格加上不同的汤料。曹丕还写信给钟繇,大意是说,古时黄帝有三鼎,周代有九鼎,但都是一锅一味,哪比得上我这个五味俱全的五熟釜?

若要回顾历史上喜欢吃火锅的名人,乾隆帝得榜上有名。据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的御膳记载,8月16日至9月16日的一月内,皇室吃了23种火锅,合起来66次,种类有鸡鸭火锅、舒意火锅、全羊火锅、黄羊片火锅等。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一年时间内,乾隆皇帝大约吃了200多顿火锅。

火锅有人喜歡,也有人讨厌,清代美食家袁枚就明确表示不喜欢火锅。《随园食单·戒单》中有“戒火锅”一说,袁枚认为火锅从心理上“对客喧嚣”,从味觉上“物经多滚总能变味”。袁枚要是参加了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千叟宴,估计会气得胡子都卷起来。因为他会看到5000多个老头欢聚一堂,吃1550多个火锅的场景。那年皇室喜添新丁,乾隆皇帝为了与万民同乐,在乾清宫举办千叟宴。场面极其盛大,年过60者5000余人进京赴宴,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有前朝老臣,也有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宴会一等宴席头道菜便是火锅,整个皇宫觥筹交错,熙熙攘攘。这场豪门盛宴上,老人们大快朵颐,一顿下来,据说晕倒、乐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

猜你喜欢

袁枚乾隆火锅
火锅博物馆
这样的乾隆你想不到
一百顶高帽子
伤人的火锅
纪晓岚戏乾隆
趣说火锅
乾隆:当最牛点评师都是被逼的
袁枚也曾被难倒
老翁妙对戏乾隆
吃火锅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