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松 翡翠般的活化石

2019-10-22李璧如

珠海 2019年12期
关键词:松林植物

李璧如

国家邮政局曾在2006年推出四枚“孑遗植物”特种邮票,邮票图名分别是银杏、水松、珙桐、鹅掌楸,其中“成员”之一水松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是几千万年前古老的孑遗树种、国家一级保护的珍贵树木,被誉为“活化石”。这些“活化石”水松主要分布于中国广东珠江三角洲和福建中部及闽江下游,如今在我国的野生水松总株数不到1000株,且数量不断减少,目前国内已无野生水松种群,集中分布的水松种群均为人工栽植。而珠海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水松栽植数量最多的地区,六乡竹洲头岛水松林更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水松林。

前人栽种翡翠岛

在珠海斗门,山水相拥,清波连绵,白蕉镇和莲洲镇的磨刀门水道中,横卧着一枚碧绿的翡翠。登岛入林,在林中抬头往上望,高达十多米的细瘦树干整齐排列,笔直指向蓝天,叶如青针,细密排列,万株树冠集聚成云,风拂过便簌簌响起一阵澎湃松涛——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連片水松林,小岛上分布着7万多棵水松树,近年又补植幼树1万多株,如此蔚为壮观的自然之景,只能在珠海得见。

珠海与水松的缘分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不久,斗门区在西江下游黄杨河两岸及江心洲处大量栽植水松护岸林,另外在磨刀门水道中央河心竹洲头岛上栽种了这片水松林群落。当年斗门区种植大片水松,主要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原计划在林子长大之后卖掉,为村民增加收益,并且水松的根系发达,长期浸泡在水中也能生长良好,且耐水湿、抗风力强,是优良的防风护岸林树种,可以帮助抵抗西江水冲刷河岸,减少波浪的冲击破坏,保护沿江堤围,使得农作物正常生长。而今,历经近三十年的环境变迁与演替,这片水松林依然矗立,绿意森森,尽显生态之美,在临水处还可以见到活跃的蟛蜞与其他两栖动物。

水松如今主要用于水域景观的绿化造景,是湖泊、河流以及沼泽地景观中最出效果的一类树种。水松喜光、喜湿、生于水边或沼泽地的树干基部膨大呈柱槽状,有些侧根粗壮向两边延伸,常长成突起成笋状或屈膝状的呼吸根。这些膨大的树干基部如同裙撑,倘若不是水松通常能长到十米多高,“比例”不太协调,那么撑开的底座配上瘦挺的树干,有几分像穿着裙撑长裙的亭亭淑女。

由于水松外形合宜,针叶美观,树干基部与藤状吸收根别具特色,所以近年来逐渐受到岭南盆景界的青睐,时有见到水松作品参加展览。有一盆景名为《南粤独秀》的超大型水松作品,曾先后斩获2013容桂大型盆景精品展总冠军、2014第十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超大型盆景荣誉奖等大奖。

人类文明的见证者

2019年,一部名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上线,其第一集便先跨越时空,介绍了植物的起源与进化。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地质与地貌多样且悬殊,自然也因此给予丰厚的馈赠:如今中国已知的植物有三万五千种,占世界植物的十分之一,其中包括水松在内的一些孑遗生物为中国特有,有“活化石”之美名。

“活化石”是指起源久远、其类似种只存在于化石中,而没有其他现存的近似种类。这些延续了上千万年的古老生物,其同时代的其它生物早已绝灭,只有它们独自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保留下来。地球上的生命最初孕育于海洋之中,植物从蓝藻开始进化为登陆地面的蕨类植物,再到更适合繁衍与生存的裸子植物,乃至后面的被子植物。最初的裸子植物出现约在34500万年前至39500万年之间的古生代泥盆纪。地球沧海桑田,植物也随之多次演变更替,新旧演替,生生不息,现代的裸子植物有不少种类是新生代第三纪出现的,又经过第四纪冰川时期繁衍至今,其中便有水松。水松是第三纪特有、历经第四纪冰川浩劫的珍贵单种属孑遗植物,对研究松杉类植物的系统发育、古植物学及第四纪冰期气候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直观来说,人类有记录的文明不过只延续了几千年,而水松已在地球上存在了几千万年的时光。

这些古老的植物历经千万年的巨变,也与人类的世界息息相关。前不久,微博被一棵西安市长安区古观音禅寺的银杏古树刷屏,银杏也与水松一样,为中国特有的孑遗植物,又是一年秋天,这棵已历经一千四百年的银杏一树金黄,满地叶海,美不胜收。人类寿命有百年极限,古树却能历经几百年、上千年光阴,无言注视一切,而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植物从不缺席,在我国千年的历史中,古代文人热爱歌咏风物,山川天地,树木花草,无不可入诗入赋,人与植物之间的联系也由此缔结。在广东省东莞市的观音山古树博物馆中,收藏着一棵罗浮山水松,为清代雍正五年酥醪观道长柯善智法师亲手栽植。《浮山志》中记载:“罗浮山皆山松,惟酥醪观前大池左右有水松二株,高十余丈,樱枝密叶,苍翠下垂若幡幢然,柯善智师手植。”这棵水松就栽种在酥醪观门前右侧,至今已近三百年。这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史料记载的古水松。透过沉睡的水松古木在千百年前也曾高大挺立,枝繁叶茂,撑开一片绿意,庇佑一方荫凉,见证几百年来罗浮山与酥醪观的更迭变迁。

“地下森林”的答案

古树不仅是无言陪伴的见证者,而且还是一名出色的记录者。在它们的身体里,隐藏着山川、气候等环境巨变和生物演替的信息,刻下了降水量、地下水的年代变化。每一棵古树都是一座值得研究的基因库,在其复杂的年轮结构中,在其核染色体的迷宫中,记录和蕴含着可供人们发掘利用的信息和基因。科学家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古树年轮的分析,可获得一部古代气候变化、环境变迁、水文状况、地质运动的编年史,还可以为预测未来的气候及环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解放初期,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研究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时,曾指出在两千至三千年前,南中国曾经有过一个寒冷的时期,可是这个猜测并没有得到实物的例证。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内大片“地下森林”被发现,它们集中在珠三角西北部的四会、高要、三水、高明、鹤山、云浮、新兴一带。这些“古木”大多为古代水松,虽然已经失去生命,但是树形仍然保持原貌,许多树木的直径达一米以上,个别树木年轮达到500圈。

其中最有名气的四会“地下森林”,就隐藏在四会县城为中心方圆20千米范围内的地下。根据碳14测定,这些水松最下一层距今3000年左右,中间一层距今2000年左右,最上面一层距今约500年。从出土的现场情况观察,未曾发现过这些树木被大火焚烧过所产生的灰烬,加上水松在年平均温度15℃以下便成片冻死,所以它们面对的“灭顶之灾”更像一场大面积的寒流。而四会这片区域属于珠江三角洲低洼盆地,这个盆地以每年2毫米的速度下沉,而每年降水时冲来的泥沙又快速将这2毫米的空隙填平,经过多年冲刷,死亡的水松林被层层掩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举世罕见的“地下森林”。

四会地下这片年代不一的水松林可以证明,历史上广东地区曾遭遇三次小冰冻期,导致喜热畏寒的水松三次大面积死亡,这同时也解释一些前人留下来的记载。杨孚为东汉番禺人,是史载第一位有著作传世的岭南学者,他回乡后的住宅位于今日的广州海珠区内,黄佐所著的《广州先贤传》记载:“杨孚宅在江浒南岸,尝移洛阳松柏植宅前,隆冬飞雪盈树。”杨孚将河南洛阳的松树带回广州种植,由于岭南冬季向来温暖,所以人们将“飞雪盈树”的现象传为是因为松柏思念家乡所致,是杨公的品行感动了上天,遂将他的居地昵称为“河南”,至今仍沿用作为广州珠江南岸的代称。这本来只是一则故事,没有旁证,但是如今地下水松林的发现,一定程度上能与“飞雪盈树”的记载以及竺可桢的猜想相互印证。此外,15世纪末到19世纪末的明清时期,广东有一段约四百年的气候寒冷时期,史料多有记载,如1488年高明县的“冬大雪”,阳春县“冬十一月大霜”等等,也与“地下森林”最上方那层距今500年的水松对应。

国家邮政局推出“孑遗植物”特种邮票,目的是为了唤起民众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意识。千万年风霜后,濒危的水松仍在人类的爱护下挺立于地球表面,未来随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这片翡翠般的绿岛也将会在陆地上蔓延。

水松档案

中文名:水松

学名:Glyptostrobus

pensilis (Staunt.) Koch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杉纲

目:松杉目

科:杉科

属:水松属

水松林里的美食——蟛蜞

蟛蜞是常見的淡水小型蟹类,形似小螃蟹,大者如大拇指般大小,钻洞能力很强,行走速度快,多栖息于江河堤岸、沟渠等处的洞穴中。喜食腐植质,也用螯足钳断稻叶吸取液汁。

礼云子

礼云子是蟛蜞子的雅称,因蟛蜞两螯状若作揖,有人巧取《论语·阳货》中“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之句,给蟛蜞子(卵)取了这个雅名。礼云子多产自鱼米之乡南海、番禹、顺德,尤以番禺出产的为上佳,当地的人们都喜以礼云子为配料,用作蒸火腩、蒸鸡蛋、蒸豆腐等菜式之用。新鲜的礼云子呈红棕色,颗粒非常细小,如沙状,质感幼滑软嫩,入口却有浓郁鲜味。

蟛蜞汁

蟛蜞汁又叫黄钳汁,是广东湛江吴川市的特产之一。将蟛蜞盐腌一周,放入特质的陶盆内擂研成浆,滤去壳渣后即成蟛蜞汁。再将蟛蜞汁装进瓦罂内,用灰泥浆密封罂口,贮放阴凉干燥地方,待蟛蜞汁发酵成熟,开封取食。蟛蜞汁制作过程中没有加热煮熟的步骤,制好的蟛蜞汁带有一股腥味,食用起来却口感鲜香。

蟛蜞档案

中文名:蟛蜞

学名:相手蟹

别名:磨蜞、螃蜞

分布区域:辽东半岛、江苏、福建、

台湾、广东、浙江沿海等地

蟛蜞酱

蟛蜞酱为福州特色美食佐料,将捕到的蟛蜞用清水养净,除去尾部,加上黄酒、酒糟、味精、糖等辅料,用碾成酱,加入适量食盐,就成为美味可口的佐料。在福州地区,蟛蜞酱是婚宴酒席的必备,其美味食之回味难忘。

蟛蜞酥

把蟛蜞洗净剁碎,加食盐、砂糖、红酒糟、高粱酒等调料,腌制数日即成蟛蜞酥。蟛蜞酥贵在酥,据说加入高粱酒犹酥、犹香。如今的高级酒楼在设计“六盖碟”时,也常有蟛蜞酥这道小菜,有的客人每宴必点。

猜你喜欢

松林植物
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藏汉籍来源与文献价值考述
Balcony
老人每天打卡『学习强国』
老人每天打卡“学习强国”
植物的防身术
把植物做成药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