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2019-10-22刘清清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关键能力师范生内涵

刘清清

摘要: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的提升,是高职师范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确保高职师范生能够适应岗位、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重要保障,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关注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的提升。本文在对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结构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从高职院校课程结构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评价机制的完善三个方面,对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范生;关键能力;内涵;培养策略

doi:10.1608 3/j.cnki.16 71-15 80.2019.08.00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08-0037-04

高职师范生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主要体现为胜任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含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能力两个部分,如专业知识素养、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的发展,对于高职师范生社会化进程与岗位适应能力的发展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高职教育工作者需要对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结构做出全面认知,并以提升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为出发点,对高职师范生教育培养工作进行优化,从而为高职师范生成长成才以及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结构

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板块,即关键专业能力、关键社会能力、关键职业操守,这些关键能力又可进一步细化,从而为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

(一)关键专业能力

高职师范生所应具备的关键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素养的发展方面,如果从高职师范生在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岗位着眼,高职师范生的关键专业能力可以分为计划组织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四个部分。从计划组织能力来看,依托白身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自身所具备的专业实践素养,高职师范生需要具备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的能力,这种设计能力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导学案设计等内容,在对这些内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高职师范生不仅需要重视教学大纲对教学计划制定工作所发挥的指导作用,而且需要确保自身所设计组织的教学活动能够体现出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并推动教学形式呈现出弹性化特点。从问题解决能力来看,这种能力主要体现为高职师范生在工作实践中发掘教学问题并对教学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如传统课堂以教师开展单向知识灌输为主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而针对这一问题,高职师范生需要具备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情景设计能力、设疑提问能力等,从而确保教学模式能够得到有效的优化,进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从技术应用能力来看,教学技术的現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当前,多媒体、MOOC等教学技术都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因此,高职师范生需要了解并掌握这些教育技术。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教学技术也处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过程中,而树立与时俱进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将先进的教学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也是高职师范生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从创新创业能力来看,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关键词,并推动社会呈现出了更高的创新创业热情。从高职师范生来看,在新时代高职师范生需要掌握较高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确保自身在走入社会之后能够获得更加多元化的选择,进而充分体现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所具有的价值。

(二)关键社会能力

高职师范生在毕业之后,需要走人社会并进入工作岗位,这对高职师范生的社会化进程水平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确保高职师范生具有关键社会能力,是推动高职师范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具体而言,高职师范生所应当具有的关键社会能力包括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四个部分。从交流沟通能力来看,良好的交流沟通是高职师范生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而人际关系构建对象则包括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同事。其中,在教学工作中,与学生开展良好的交流沟通有助于构建起通畅的反馈渠道,从而对教学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与学生家长开展良好的交流沟通则有助于构建起家校共育模式,充分发挥学校与家庭合作育人的作用,与同事开展良好的交流沟通有助于构建起和谐的同事关系,并为同事之间教学经验的共享与协作育人奠定良好基础;从团队协作能力来看,团队协作能力是现代管理十分重视的重要品质,在进入社会岗位之后,高职师范生需要与他人构建默契的合作关系,并在互相支持、互相信任、知识与技能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目标,这无论是对于团队的进步还是对于个人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团队协作能力应当是高职师范生关键社会能力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社会责任能力来看,高职师范生在校期间需要认识到自身作为学生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进入岗位之后需要认识到白身岗位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对进入教师岗位的高职师范生而言,应当意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之上,而教育现代化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发挥出的推动作用,在工作实践中,这种社会责任能力主要体现为高职师范生能够对自身的岗位负责、对学生付出、对学术与教学实践进行探索等;从社会认知能力来看,社会认知能力与自我认知能力相辅相成。其中,自我认知能力是对自身能力、自身定位进行认知的能力,而社会认知能力则体现为对他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社会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等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帮助高职师范生进行更加合理的白身定位以及与他人开展更加顺畅有效的沟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关键职业操守

在高职院校育人工作中,不仅需要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素养的提升,而且需要关注关键职业操守的培养,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岗位并在岗位中作出更大的贡献。具体而言,高职师范生所应当具备的职业操守主要包括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精神、职业道德法规以及职业理想素养。从高职师范生的职业价值观来看,高职师范生理想、信念以及世界观对自身职业所产生的影响会在职业价值观中得以集中体现,这种价值观对于高职师范生所产生的职业目标与择业动机等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高职师范生的职业选择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以及较高的自觉性。由此可见,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高职师范生的成长成才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高职师范生的职业态度精神来看,良好的职业态度精神能够确保高职师范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表现出更大的热情、更高的忍耐力,进而可以作用于高职师范生的工作效率。显然,对自身职业的热爱,是高职师范生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积极、乐观情绪的重要前提,只有如此,高职师范生才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充满激情并享受其中,因此,引导高职师范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精神,是高职院校在提升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从高职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法规来看,在高职师范生进入岗位之后,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会对高职师范生形成双重约束,相对而言,职业道德所产生的约束作用虽然呈现出了柔性化特点,但是所涵盖的内容却具有更大的覆盖面,法律法规则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内容可以视之为职业道德所具有的底线。高职师范生需要对自身所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有全面的认知,并通过发挥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所具有的他律作用,为自身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障。从高职师范生职业理想素养来看,职业理想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其在校所学习到的知识以及形成的职业素养,决定了他们在未来教师职业生涯中能否肩负起祖国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也关系到下一代的培养质量,因此,高职师范生需要在提升自身职业理想素养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二、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一)科学设计实践课程结构

在高職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过程中,合理的课程结构能够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关键能力的有效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在明确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还应当重视科学设计课程结构,特别是需要重视对实践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中,高职院校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首先,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对课程模式进行创新。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模式方面与普通高职体现出了同质化的倾向,即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然而,新时代高职院校师范生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学习发展特点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工作逻辑引领课程机构设计工作,从而实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紧密结合。具体而言,在高职院校课程模式创新工作中,课程体系需要包括普通文化课程、专业学科课程、工作项目课程以及综合实践课程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关键专业能力、关键社会能力、关键职业操守,而且对于学生通用能力的发展也能够发挥出不容忽视的作用。

其次,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增设实践课程并确保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实现紧密结合。实践课程对于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完善的实践课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对白身职业素养做出更为深刻的认知。在实践课程体系的打造过程中,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重视推动实践课程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如校内实践、社会实践、岗位实习、技能大赛等都可以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的形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重视推动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紧密结合。这要求高职院校改变在最后一个学年安排学生参与实习的模式,而从第一学年开始就重视推动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穿插,从而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教学巩固自身理论知识,进而实现关键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依据工作流程革新教育内容

在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工作中,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需要凸显出师范生关键能力所具有的导向作用,并围绕师范生在未来真实的工作流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从而促使高职师范生对自身作中所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做出更为深刻的认知。具体而言,依据工作流程所做的教学内容设计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开展。

首先,高职院校有必要邀请岗位专家参与到教学内容设计工作当中。岗位专家在教学内容设计中的参与,能够促使高职师范生将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更好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体杀当中,这不仅能够促进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在教学中得以完整的呈现,而且也可以促使高职师范生对自身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岗位职责之间的关系做出更为深刻的认知。具体而言,在岗位专家开展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明确高职师范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岗位,并对岗位以及岗位群涉及到的工作任务和关键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岗位专家需要将典型的工作任务、工作项目转化为行动领域,并明确这些任务和项目中所需要的关键能力,从而确保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的发展能够与真实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实现良好对接,进而满足社会岗位对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所提出的要求。

其次,高职院校有必要增加培养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的教学内容。在当前高职院校师范生培养工作中,高职师范生的关键专业能力得到了较高的重视,但是关键社会能力、关键职业操守等在教学内容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十分明显的体现。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围绕社会能力模块、关键职业操守模块适当增加教学内容,从而确保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在增设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增设与学生专业素养紧密相关的关键能力教学内容,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增设与专业知识联系不紧密的关键能力教学内容。针对这两种教学内容,高职院校不仅需要对增设工作的可行性以及具体的增设内容进行分析与明确,而且需要使用合理的方式对这些内容进行呈现,从而充分发挥这些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同时,避免这些教学内容的增设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

(三)完善评价机制

在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工作中,完善的评价机制能够对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发展状况作出反映,同时也能够为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具体而言,以提升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为出发点的评价机制改革工作,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首先,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评价应当呈现出全过程性的特征。在高职师范生培养工作过程中,传统的培养工作偏重于学生专业理论素养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养成,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显然具有更大的覆盖面,即高职师范生应当具备的关键能力不仅体现为关键专业能力,还体现为关键社会能力与关键职业能力等。为此,以考试为主要方式、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依据的评价机制难以适应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需求,而对传统的评价机制进行改革也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实习实训报告等内容,也需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学生在生活中所体现出的社会化进程水平等作出重点考量,从而促使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评价机制呈现出全面化的特征。

其次,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评价有必要引入第三方评价主体。在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重视推动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与社会岗位需求实现良好对接,并确保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发展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因此,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评价工作有必要引入岗位专家、社会企业、行业协会等第三方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第三方评价主体需要依据岗位胜任力要求、企业人才需求以及行业发展需求等,对学生所具备的关键专业能力、关键社会能力、关键职业操守等作出全面评价。其中,关键社会能力与关键职业操守为第三方评价主体的评价重点。这不仅能够确保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评价结果呈现出客观性特征,而且也有利于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师范生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关键专业能力、关键社会能力、关键职业操守三个模块,这些关键能力的发展,对于推动高职院校师范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以提升高职师范生专业能力为出发点,对师范生教育工作进行改革与优化。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有必要围绕师范生所应当具备的关键素养,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置,并通过构建起完善的评价机制,确保高职师范生关键能力能够得到持续发展,进而推动高职师范生在关键能力与社会岗位所提出的要求实现良好的对接。

[参考文献]

[1]苏美莉,王俊璎,杨晨等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9(07).

[2]雷宏友.地方院校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必然出路[J]陕西教育(高教),2019( 03)

[3]刘淳安基于“互联网+”的地方高校数学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9( 05)

[4]莫忆遐.高职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对接的调查研究——以粤西三校数学教育专业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 21)

[5]杨桃.高职师范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及其培养[J]职教通讯,2018(14).

[6]开浩.突出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革策略研究——以高职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 03).

猜你喜欢

关键能力师范生内涵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