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灌注治疗胃癌所致恶性腹水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

2019-10-22卓恩挺王连臣陈雪莲符国宏潘建民

疑难病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腹水单抗恶性

卓恩挺,王连臣,陈雪莲,符国宏,潘建民

胃癌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病情隐匿,发病率、病死率极高[1]。我国胃癌早期发现率仅2%~4%,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或全身多处转移,并伴有恶性腹水,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2]。针对此类患者,临床多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放射治疗病变范围较大,对病灶不能有效杀伤,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3]。研究表明,铂类药物属于基础化疗药物,也是治疗晚期肿瘤疾病的常用药物[4-5]。西妥昔单抗属于一种受体拮抗剂,可发挥抑制肿瘤生长作用[6]。因此,笔者对收治的部分患者给予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治疗,观察其对患者疾病控制情况,为临床治疗胃癌所致恶性腹水患者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6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诊治胃癌致恶性腹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0~78(69.23±3.02)岁;病程2~5(3.45±0.43)年;肿瘤分期:Ⅲ期22例,Ⅳ期28例;合并高血压29例,糖尿病21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1~79(68.98±3.05)岁;病程2~5(3.42±0.41)年;肿瘤分期:Ⅲ期21例,Ⅳ期29例;合并高血压23例,糖尿病27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7]:①患者经病理检测确诊为胃癌,并伴有腹腔转移;②经细胞学检查确诊为癌性腹水;③未接受化疗、放疗及其他抗肿瘤治疗;④患者无既往治疗史或家族遗传史。(2)排除标准:①预计生存期<3个月;②伴有感染性疾病或免疫性疾病;③合并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④严重精神障碍者;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予常规处理。对照组:顺铂(上海研生实业有限公司产品)60 mg+地米塞松(成都嘉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1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进行腹腔灌注治疗,药物充分灌入腹腔镜后夹闭引流管,间隔15 min缓慢变换体位,利于药物在腹腔内分布均匀、充分吸收,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西妥昔单抗(德国默克公司产品)80 mg/m2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以后每周维持剂量为50 mg/m2。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肿瘤标志物检测: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清晨空腹抽取患者肘静脉血4 ml,离心取上清液,放置于-45℃冰箱中等待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取腹水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腹水癌胚抗原(CEA)、腹水糖链抗原(CA199)、CA125 水平,以上检测方法操作步骤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2)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8],评分量表分为4个条目,包括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认知功能、心理功能,每个条目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3)记录不良反应:记录治疗期间患者乏力、发热、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等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定 (1)治疗效果评定[9]:完全缓解(CR),与治疗前比较,病灶直径减少30%;部分缓解(PR),病灶消失,肿瘤直径减少<10 mm;稳定(SD),病情得到控制,病灶范围未见增加;恶化(PD),病灶直径增加,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计算疾病控制率。(2)腹水控制效果评定[10]:显效,治疗后,腹部超声检查提示液性暗区深度减少>50%;有效,液性暗区深度减少25%~50%;无效,液性暗区深度减少<25%;恶化,液性暗区深度增加,以(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计算有效率。

2 结 果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82.00%高于对照组64.00%(P<0.05),见表1。

2.2 2组腹水控制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腹水控制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见表2。

2.3 2组血清和腹水肿瘤标志物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VEGF和腹水CEA、CA199、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指标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3。

2.4 2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认知功能、心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2.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患者均出现乏力、发热、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882,P<0.05),见表5。

3 讨 论

恶性腹水是胃癌腹腔转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晚期胃癌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1]。导致恶性腹水形成的机制比较复杂,腹腔穿刺引流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多次穿刺可导致患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和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同时也增加临床治疗难度[12]。

恶性腹水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缓解患者痛苦[13]。顺铂是腹腔灌注给药治疗恶性腹水的常用药物,利用腹腔渗透作用,提高癌变组织的药物浓度,从而发挥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但顺铂治疗过程中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较大,患者难以耐受,临床应用受限[14-15]。西妥昔单抗属于一种单克隆抗体,可与受体蛋白结合,抑制表皮生长因子表达,发挥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16]。相关研究证实[17],西妥昔单抗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优势互补,对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证实,采用西妥昔单抗治疗后,患者疾病控制率、腹水控制率均高于采用单一顺铂类药物治疗患者,说明顺铂联合西妥昔单抗可发挥协同作用,充分发挥药物药效,提高临床治疗胃癌伴有恶性腹水的治疗效果。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表2 2组患者腹水控制效果比较 [例(%)]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和腹水肿瘤标志物变化比较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5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抗血管生成在治疗恶性肿瘤疾病中发挥积极作用,研究指出[18-19],VEGF可促成肿瘤血管形成,与肿瘤生长、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其高水平表达可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在恶性腹水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多数恶性腹水患者中VEGF表达水平上升,因此通过阻断VEGF表达水平可抑制腹水形成。研究表明[20],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EA、CA199、CA125等含量均高于正常人,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当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后,其表达水平降低至正常。本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VEGF、CEA、CA199、CA125等指标表达水平均有下降,但联合治疗患者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单一顺铂药物治疗患者。进一步肯定了西妥昔单抗有效抑制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表达,进而发挥控制肿瘤的效果。此外,本研究证实,联合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采用单一顺铂药物治疗患者。说明顺铂联合西妥昔单抗可抑制内皮细胞增生,抑制肿瘤血管增殖,促进药物在机体组织内分布均匀,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促进抗肿瘤药物吸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结果显示,在顺铂基础上联合使用西妥昔单抗,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患者均可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灌注治疗胃癌所致恶性腹水效果显著,可降低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腹水单抗恶性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Hepatology|有针对性地降低门静脉肝压力梯度可改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腹水控制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抗PD-1/PD-L1和CTLA-4免疫治疗在头颈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