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编辑民生新闻

2019-10-21刘迎霞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2期
关键词:社会舆论平民化民生新闻

刘迎霞

摘要:民生新闻,就是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新闻。新闻工作者应反思和校正民生新闻的误区,不断完善与发展民生新闻。

关键词:民生新闻;平民化;媒介;社会舆论;政治准绳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可能观众也会有视觉上的审美疲劳,这就要求新闻制作要不断地创新,但要始终坚持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不能为了应付任务去粗制滥造新闻。内容是新闻的生命,民生新闻也不例外。从新闻的采访内容来看,报道也都充分表现出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习俗、文化习惯,内容上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采用平民化的表述方式进行报道。但平民化并不能等同于低俗化,对新闻素材低视角的筛选和处理并非意味着民生新闻的庸俗,不论民生新闻如何发展,它固有的基础都必须是也只能是在坚持新闻原则的基础之上,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是媒体的生命力、公信力的关键所在。

一、民生新闻的叙述方式要平民化、口语化?

民生新闻与政治新闻最大的区别,就是民生新闻力求淡化政治色彩,以平民化的角度来展现新闻事件,讲求新闻人物在百姓生活事件中最真实的一面。民生新闻总的新闻人物形象,不必讲求“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原则,不必以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模范为报道主体,而是着意刻画普通人,使其成为新闻报道中的新闻焦点。因此,这种百姓的视角,决定了民生新闻不再采用传统的新闻写作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新闻稿件中尽量平民化、口语化、生活化的新闻语言,尽量做到以“百姓语言”来报道“百姓新闻”。例如,民生新闻的导语,已经不会再像政治新闻那样过于注重是否清楚地交代了五个w,而是以一种如叙述故事似的语言,为观众娓娓道来民生新闻的内容。

与此同时,电视工作者在编辑民生新闻的片子时,也要让新闻的镜头语言平时化一些、简单化一些,摒弃掉那些长于抒情写意的高级镜头语言。虽然民生新闻在具体实践中的报道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叙述方式的简单易懂。

二、民生新闻的视角要平视受众,淡化播报概念

传统新闻,是一种家长式的自上而下的俯视和说教,而民生新闻则更加注重去建立一个与受众共通的意义空间,以增强民生新闻的人际传播功能,使得新闻更加具有大众亲和力。民生新闻的编辑本着一种平视受众的平和态度,运用或充满幽默感、或提供生活服务的市井口语化语言以及简单流畅的镜头语言向观众展示新闻事件,这将使得编辑出来的民生新闻片子极富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儿。与此同时,民生新闻的编辑在撰写相关稿件时,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多使用“我们”、“您”这样的字眼,以拉近新闻报道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这种跨越了传统传播空间距离的美,是传统新闻所难以达到的。

需要注意的是,鲜活的市井化的镜头语言,是民生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民生新闻中的新闻人物多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因此在表达上和行为行动上不可避免地出现较多省略的成分,这就需要编辑在处理这类民生新闻片子的时候,尽力挖掘、补全新闻人物省略掉的部分,可以在新闻人物的同期画面中,插入其在表达中省略掉的内容画面;如果新闻人物省略掉的内容,为一些相关领域的常识性内容,编辑则需要查找相关的常识知识,以插画面的形式加入到该条新闻片子中,以实现对广大观众的科普知识提示。

比如,在一条关于农作物丰收的民生新闻片子中,某农民在谈到丰收原因时提到了当年的节气,这一点对于农村观众来讲,是比较好理解的,但是对于城市观众来讲,是相当陌生的,这就需要编辑去查找相关的节气常识,科普给广大观众,这也是民生新闻的意义一一让观众能够看得懂。

三、民生新闻也需把好政治关

民生问题是一个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在不断延展,从宏观角度来讲,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方针政策加以调控解决,而除了下发文件这样一些传统的沟通渠道之外,通过媒介舆论工具来传播诠释,便是一条十分有效的渠道,因为现代传媒具有速度快、受众面更广、解读效果更佳的优势。作为媒体,只是发现民生问题还只是第一层面,培育受众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成为协调解决民生问题的主体,才是更深层次的任务。媒体有责任引导人们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媒体不仅仅是客观事件的记录者、传播者,更是参与者。

民生新闻题材来源于百姓生活,新闻工作者通过热线电话、网站征集等方式从百姓身边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把老百姓的所思所求通过大众媒体来传达,民生新闻的内容大多是普通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水电交费、社会百态、消费打假、交通治安、买房看病、奇人怪事、升学就业等。?

对于民生新闻来说,如此大的选题范围,作为编辑,要面对的民生新闻片子的涉及范围也是方方面面的,由于普通百姓的法律意识参差不齐,他们对于新闻传媒的理解也未必完整,因此很容易造成一种认知上的错位,那就是把传媒看成了万能药,不加以自我分析就在镜头前开口便说,虽然民生新闻讲求的是“百姓心声”,但是百姓如果说出自己不能负起责任的言论,如果呈现在了民生新闻的播出中,那是相当危险的,轻者是给社會带来了不良的舆论导向,重者便是触碰了政治高压线,因此,编辑在进行民生新闻片子的编辑时,一定要有清醒的政治意识,把好政治关,不能只着眼在片子的编辑上面,还要对政治准绳保持着一个新闻人该有的敏感。

民生新闻是近五年以来,兴起于多种媒介的一种突破传统新闻样式的新型新闻样式,深受广大受众的喜欢。因此,特别是作为民生新闻的电视编辑来说,用平民化的电视传播语言,站在平民化的视角来进行民生新闻的编辑工作,可以说这是一条不错的编辑思路,但是与此同时,民生新闻的编辑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好政治关!

四、民生新闻的完善与发展

可以说民生新闻的出现,符合了一定时期新闻节目的发展规律,但它却并不能代表节目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进入“后民生新闻”时代是其发展的必然。

“公共新闻”概念首先是由纽约大学Jay·Rosen提出。他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报道新闻,更应该致力于提高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能力以及由此展开的实际行为能力:不仅仅注重与受众交流的形式,更要关注交流的质量,帮助民众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不仅仅告诉公众社会出现哪些问题,更要指导受众如何应对这些社会问题。

因此,公共新闻在其内涵上是有所侧重的,虽然也重视新闻事实,但“公共品质”对公众生活的关注与解读才是公共新闻理论的实质与核心所在。如果说“民生新闻”是在“国家的声音”之外传递“民间的声音0那么“公共新闻”则把“国家的声音”和“民间的声音”整合为“公共的声音”。虽说“公共新闻”的实施,目前在国内还存在一些争议,但其所倡导的理念却给做好民生新闻,使其走出困境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考。

1、提升节目品位,注重栏目构成

以“社会责任”为指导原则。当前民生新闻主要靠形式与趣味赢得关注,如果在内容上不加进丰富的营养,很难“更上层楼”。理智对待观众口味,对受众不健康或低品味的需求不能一味迎合,应加以引导。策划者除了选择好的新闻由头、策划选题的整个流程、提供给公众信息、引导讨论的方向外,还应根据事件的性质、事态发展的状况、公众提供的意见质量、反映的问题等做好与政府决策层的沟通、及时派记者跟踪深入调查,或发表言论、或提供新资料。引导讨论深入,把握舆论导向。

2、选取富有“营养”的原材料

真实报道社会环境的客观变化、文明进步的重大动向、从民生角度深刻解读政府决策,报导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新闻。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即时传递“有用”资讯,为受众提供有指导性和服务性的节目。

五、结语

民生新闻,以其简单、贴近百姓生活的特点,深受广大受众的喜爱,作为电视传媒的编辑来说,以简单易懂、口语化的语言来处理民生新闻的稿件,以平民化、生活化的镜头语言来处理民生新闻的电视新闻片子是一个非常好的编辑思路。在此基础上,编辑在处理民生新闻片子中的细节之处,要以平民化的视角来看待新闻现象以及新闻话题,与此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好民生新闻的政治关,避免因为民生新闻的生活化而触碰政治高压线。

猜你喜欢

社会舆论平民化民生新闻
试析网络时代下道德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新形势下的主持人舆论引导力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分析
电视新闻平民化不等于娱乐化
官员“失语”无异于“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