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声告白》詹姆斯的文化适应策略解读

2019-10-21周宜芳

青年生活 2019年13期
关键词:莉迪亚华裔詹姆斯

周宜芳

摘要:文章从跨文化适应角度解读了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作品《无声告白》,并以跨文化心理学家John W.Berry的双维度文化适应策略模型为主要依据,通过回顾小说中人物生平及故事主要情节和背景,揭示了书中父亲失败的文化“同化”策略。

一、引言

《无声告白》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小镇上的一个混血家庭故事。以家中二女儿莉迪亚之死开篇,运用全知视角,不断地转换叙事角度,缓缓铺开现实和回忆两条线索,揭示了跨种族家庭的文化冲突悲剧,也反映了小说背景下的真实的美国社会。本文在总结前人对《无声告白》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从跨文化适应角度,运用John W. Berry 文化适应策略模型,结合故事文本与情节事件,分析书中身为第二代美国华裔移民的父亲詹姆斯选择的文化适应策略,及其策略失败的原因推测。

二、《无声告白》与相关研究

《无声告白》将故事设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讲述中西部俄亥俄小镇上唯一一家华裔跨族家庭的悲剧。作者伍绮诗交织现实和回忆两条叙事线索,缓缓揭开了家庭中每一位成员心里最深处的秘密与美满表象下的暗流涌动。华裔父亲詹姆斯与白人母亲玛丽琳分别将自己未竟的梦想施加在女儿莉迪亚身上。父亲期望她融入人群,善于交际,母亲希望她打破性别桎梏,与众不同。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价值撕裂下,莉迪亚不堪重负,投湖自尽。她的死亡打破了这个家庭脆弱的平衡:父亲婚姻出轨,母亲精神崩溃,哥哥将罪责归咎于街头混混杰克身上,只有一直旁观乱象的小女儿汉娜,发现了莉迪亚承受的矛盾和自杀的原因。

自2014年该书出版以来,国内外的研究主要从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解读这本书的情节结构与故事主题,分析集中于该书独特的时空叙事结构,跨种族家庭的文化沟通障碍,家庭教育辨析,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以及华裔作家的文化身份定位问题。大多数对故事中家庭悲剧原因的探求着重体现在剖析女儿莉迪亚的内心世界,将莉迪亚这一人物作为跨种族家庭的文化冲突交汇点,反映当时社会条件下少数族裔压抑的生存状况。

三、文化适应的内涵

“文化适应”一词最早由时任美国民族事务司的J. W. Powell 于1880年提出,随后他将之定义为“跨文化行为模仿过程中所导致的心理变化。”1936年,美国人类学家 Redfield, Linton和Herskovits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定义发展为: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也是目前沿用最多的定义,突出了文化适应过程中主流文化与异文化适应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影响,拓宽了文化适应研究的角度。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深入发展,国际范围内的移民流动逐步增加,对跨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意义日益凸显。文化适应理论的发展吸纳多个学科成果,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截至目前,国外学者已提出多个理论模型,从单维度模型,双维度模型发展到多维度模型及新兴的融合模型,其中以John W. Berry的双维度文化适应模型影响最为深远。他突破了单维度模型将文化适应过程视为以“同化”为理想状态的直线发展,以及只强调主流文化对文化适应者单向影响的局限,突出主流社会与该社会文化适应者的双向互动关系,提出文化适应的两个相互独立的维度——保持传统文化和身份的倾向性和与主流文化群体交流的倾向性。通过衡量弱势文化群体在两个维度上分别的倾向选择,得出除了“同化”的其他三种文化适应策略——“整合”,“分离”与“边缘化”,丰富了跨文化适应的研究维度,并且以大量实证结果支持了其理论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从弱势文化群体的角度看,如果个体不愿维持本族裔传统文化身份,而寻求与主流文化群体的交流,他所采取的是 “同化”策略,相反,若个体具有强烈的本族裔文化认同,而拒绝与主流社会文化交流,他所采取的是“分离”的文化适应策略;如果个体在维持本族裔文化认同的同時,又寻求与主流社会文化互动,他的文化策略便是“整合”,相反,个体拒绝继承传统文化和身份认同,又对主流社会文化兴致缺缺,他采取的是“边缘化”适应策略。

图一:John W. Berry 的双维度文化适应模型

随着跨文化适应心理研究的深入,双维度模型的局限性逐渐显露,它假定弱势文化群体有选择自己文化互动模式的自由,而现实往往并非这样。基于此局限,John W. Berry 提出第三个维度——文化适应期望和主流文化群体在强有力的相互文化适应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从两个角度:主流社会接受移民保持其文化特色的程度和接受移民采用主流群体文化的程度。多维度文化适应模型由此应运而生。如下图所示

图二:主流文化群体所使用的策略

四、《无声告白》父亲詹姆斯采取的“同化”策略

纵观父亲詹姆斯的前半生,读者可以发现他成长过程中一贯采取的是 “同化”文化适应策略。詹姆斯一直试图摆脱华裔身份带来的束缚,并将生活事业上遭受的种族偏见归咎于自己的“黑头发,黄皮肤”;相反他积极参与进与美国主流白人文化群体的交流中,努力获取主流文化的认可与接纳。

1.传统文化保持倾向弱

詹姆斯是二代华裔,其父辈在排华法案实行期间顶着假名偷渡到美国,为了不被拆穿,“他们拼命融入人群,极力避免与众不同”。詹姆斯战战兢兢地度过童年与青年时代,用尽一切方法抹除身上“中国人”的印记。小学时代,成绩优异的詹姆斯会破天荒地假装忘记家谱调查作业,不愿画出自己复杂的家谱,避免展示自己作为华裔后代的身份,即使得零分也在所不惜;五年级时,因为害怕说英语有口音,他拒绝与父母用中文交流;成年就任教授后,粗硬的头发这一典型的亚裔外貌特征向外界公然揭示他 “中国人”这一不可更改的形象,尽管他努力将头发整齐地向后梳,但后脑勺仍旧 “有一撮顽强地直竖着,如同印第安酋长头上戴的羽毛”,即使如此,詹姆斯仍不断地,徒劳地“想把那撮头发抿回去”。纵观他的前半生,在语言,外貌,生活方式,文化等各个层面,詹姆斯想要割断与母体文化的每一丝联系的愿望昭然若揭。

他将人生的主要挫折——竞聘哈佛教职落选与岳母對婚姻的否定,归因于自己的黄种脸庞,加重了他对本族裔传统文化身份的厌恶与逃离,并将同样的价值观灌输到儿女培养中。在三个儿女中,二女儿莉迪亚最受他的看重,因为她没有像哥哥妹妹那样继承他的亚裔貌样,而是拥有源自白种母亲的“蓝眼睛”,最不像“中国人”。

2.与主流文化群体交流倾向强

为了在美国社会立足,摆脱华裔身份带来的桎梏,詹姆斯苦心孤诣。小学时代,他为自己起草了一份“美国文化学习计划”,为的是跟上时新的话题,融入同学的交流——即使从未有人主动向他发起聊天;大学期间,尽管他真正喜欢的是古生物学,但为了更靠近美国主流文化,他“研究起了最典型的美国文化课题——牛仔”;进入工作后,他“喜欢人们听到他说自己是美国历史教授时脸上那难以置信的表情”(伍绮诗),仿佛获得了主流社会的认可;最凸显其融入群体渴望的是对配偶的选择:白人女孩玛丽琳的垂青,“让他恍然觉得,是美利坚这个国家对他敞开了怀抱”(伍绮诗);和玛丽琳的婚姻让他欣喜雀跃,认为自己拿到了通往主流社会的门票。

在詹姆斯对孩子的培养中,同样的热切俯拾皆是。他希望大儿子内斯成长为与当年畏缩紧张的自己截然相反的美国男孩,即使目睹了内斯在泳池内遭受赤裸裸的捉弄也不移其志。面对拥有白人特征——“蓝眼睛”的二女儿莉迪亚,他更是倾注心血,催促女儿给同学们打电话联络感情,送给女儿一本《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作为圣诞礼物,幻想着莉迪亚成为他心目中“既沉着又自信”的女孩,在人际关系处理中游刃有余,却忽视了长久伴随女儿成长过程的孤独。

综观全本,詹姆斯这一人物始终在逃离母体文化,奔向主流文化的坎坷路途上。当他称自己是美国人时, “语调里不乏自我辩护的锋芒之气”。在John W. Berry 的双维度文化适应模型中定位,不难看出他所采取的文化适应策略是“同化”,致力于擦除掉母体文化的印记,全身心地投入主流文化群体中去。

五、失败的“同化”及“熔炉”悖论

詹姆斯及其父辈生活成长于二十世纪前半段的美国,与当今提倡的“文化多元”不同,彼时的美国是有名的“种族大熔炉”,政府提倡“美国化运动”,认为“来到美国的移民都在此同化成一个新民族:美利坚民族”“此民族将是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模式的‘重铸与翻版”(余志森,包秋),学习统一的美国文化价值观,接受统一的“美国人”身份。在此氛围下,身为少数族裔和弱势文化群体的一员,詹姆斯对本民族文化的逃避,对美国主流的主动同化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选择。

不论詹姆斯的如何坚持不懈地贯彻“同化”策略,其令人叹惋的家庭悲剧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一策略的失败。“詹姆斯在同事中没有朋友,他和邻居们也不熟”,除了家庭这唯一的港湾,詹姆斯的身份更像是美国社会的“边缘人”(marginal man)。芝加哥社会学派学者Robert Park于1982年提出这一概念。“边缘人”是文化的混血人,他们站在两种文化两个社会的边缘,这两种文化从未互相渗透或紧密交融(章人英)。

二代华裔詹姆斯纵使再努力,在中国父母培养下长大的他仍无法与传统文化决裂。当他吃到华裔女助理路易莎做的中国传统点心叉烧包时,“大声说出了它们的名字,他已经有四十年没讲过中文了,但他的舌头仍然能够卷曲成它熟悉的形状”。他心底对母体文化倔强潜伏的眷恋在再一次接触到同胞——路易莎时,不可抑制地被激发。

从多维度模型中,主流文化群体对移民使用的策略来看,美国主流社会无法容忍詹姆斯保持本民族文化传统:书中对社会环境的描述充斥着对华裔或隐秘或公然的偏见与歧视。“詹姆斯承受了多年别人不加掩饰的打量,他们似乎把他当成了动物园里的动物,他听够了路人的窃窃私语——中国佬,滚回家”;街上的孩子对他嘟囔着“Ching Chong Ching Chong”,用手指把眼睛捏成细缝;同时,他们也无法接受他采用以盎格鲁-撒克逊文化模式为主流的美国文化:无论他怎么努力授课,学生仍然会哄笑“连美国人都不是,竟然要给他们讲美国的历史?”,甚至连岳母都否定了他和玛丽琳的婚姻“你们在哪里都不会合群”。

六、结语

从John W. Berry的双维度文化适应模型出发,笔者发现《无声告白》父亲詹姆斯作为二代华裔移民,在面对美国主流文化时,主动采取“同化”文化适应策略。但结合其个人生平与家庭悲剧,笔者认为他的“同化”策略遭受失败。 原因分析中,笔者运用Berry的多维度模型,结合文本故事的社会背景,推测贯穿詹姆斯前半生历程中,美国社会现实对华裔群体采取的是“排斥”策略,认为这是导致詹姆斯几十年始终逃避“与众不同”,却始终“格格不入”的根本原因,导致了他“边缘人”的人格类型。

小说基于现实。正如伍绮诗接受采访所言“其实,我认识的少数族裔里,没有从未经历过任何一种形式的歧视的人......所谓‘隐形冒犯和更明显的歧视一样,也会让你觉得自己遭到同等程度的排斥。” 《无声告白》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一家人的悲欢离合的同时,也具有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主流文化群体如何制定文化策略,更好的帮助弱势文化群体适应新社会,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既保有本民族之根,又怀有对新文化的高度认同,发挥每一个文化群体在新社会的积极贡献。笔者认为这不只是典型的多种族社会,如美国,才需要考虑的课题。在当今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国力强盛,国际地位上升的新时代,必定会面临更多文化群体移入的趋势。如何处理好中华主流文化大众和其他文化族群的平衡互补,是中国成为文化大国,强国的必解之题。

参考文献:

[1]伍绮诗.无声告白[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2]Berry J W. Conceptual approaches to acculturation. In: K Chun, P B Organista, G Martin (Eds.). Acculturation: advances in theory, measurement and applied research.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3. 17-37

[3]余伟,郑刚.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6):836-846

[4]余志森,包秋.浅论美国多元文化主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6):112-119

[5]祝婕.论跨文化适应的维度模型[J]大学教育,2014年10月:8-9

[6]章人英. 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猜你喜欢

莉迪亚华裔詹姆斯
变狗记
罕见,体内拥有两套DNA
希腊克里特岛“幽灵孕妇”惊魂
摆脱假面,活出自我
小飞侠(下)
小飞侠(中)
云师大泰国苏拉塔尼大学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调查
窗 前
美国会出现首位 华裔女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