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游记》中的《心经》

2019-10-21王静

青年生活 2019年13期
关键词:唐僧孙悟空西游记

王静

摘要:《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语言精妙,诙谐有趣,人物形象灵动活泼而广为人称赞。《西游记》中,也有大量的佛家用语,引用佛教经典。其中,《心经》是作者给予关注度最高的一部佛家经典,作者通过对佛家经典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心经》的理解,也是借助唐僧师徒之口,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心经》的引用,也是《西游记》的一大精妙之处。

关键词:《西游记》、《心经》、唐僧、孙悟空

《西游记》中的《心经》

《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小说。《西游记》以唐僧取经为故事蓝本,主要描写了齐天大圣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以后,与唐僧、猪八戒、沙和尚三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小说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心经》在《西游记》全书中共出现了八次,每次出现的时间、地点、情境,都显示了《心经》在这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也展现了作者对《心经》的理解,并借由唐三藏、孙悟空之口来表达作者的理解。

《心经》在《西游记》中第一次出现

《心经》在西游记中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在这一回中,《心经》首次出现便以全貌示人。众所周知“浮屠”是佛教用语,在此出现浮屠山颇有深意。古地名色彩意义分为内蕴和外围,其中外围色彩包括时代色彩、风格色彩、外来色彩等[1],借助“浮图”外来色彩彰显《心经》出现特殊意义。唐僧和孙悟空途经高老庄化斋借宿,却被高施主求情,请求收了猪八戒。最后师徒三人一起踏上求取西天真经的路。行至浮屠山,唐僧一行人遇见了乌巢禅师,唐僧不假思索,对乌巢禅师直升恭敬之心。一见到乌巢禅师,三藏“纵马加鞭,直至树下”,接着“三藏下马奉拜”并向乌巢禅师请示路程,询问“西天大雷音寺还在那里”。禅师回答说路远难行,然因缘遂起,“三藏殷勤致意”并再次请示。

乌巢禅师作为《心经》的传授者,教法经咒,作者也并没有对乌巢禅师有详细的描写,只知道禅师名唤乌巢,再无其他。有关于乌巢禅师的描写,除了直接地语言描写外,更多地是通过唐僧等人的反应进行间接描绘。从最初地“纵马加鞭”、“下马奉拜”、“再拜”、请示路程到后面的“殷勤致意”、“拜伏于地恳求”,都是通过唐僧的一系列动作描写间接反映乌巢禅师在这部小说中的地位。个人认为,乌巢禅师属于一个局外人的角色,是作者本人在小说中的一个角色。作者借助乌巢禅师这一人物,来表达《心经》的重要作用。

在唐僧进行这一系列动作之后,紧接着乌巢禅师便传授了《心经》。在乌巢禅师传授心经的这一片段中,作者首开《心经》全文,看似是无心之举,实则是将《心经》的精妙之处与人物事迹相衔接。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代表沉溺于五蕴苦海的芸芸众生之相。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如若不经历西天取经之路的光怪陆离,历经重重磨难,怎么会有诸多佛祖菩萨沿途的庇护,又怎么会求得真经,传给后人?《心经》引用之后,批云:“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作者引用《心经》全篇,足以说明对佛家经典的重视,给予《心经》以极高的评价。

《心经》在《西游记》其他章节中的出现

除了在十九回中,《心经》以全篇出现,在剩下的七回中,《心经》都以部分出现,多只出现名称,且出现的场景大多是唐僧路遇妖魔鬼怪,心惊胆战之时念诵《心经》,如此看来,《心经》更像是唐僧的一颗定心丸。

比如说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师徒三人一行来到黄风岭,路遇妖怪虎先锋,唐僧战战兢兢,心生恐惧,念着《多心经》定神,“三藏才坐将起来,战兢兢的,口里念着《多心经》不题”,“路口上那师父正念《多心经》,被他一把拿住,驾长风摄将去了”。再比如说,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中,孙悟空和虎力大仙比拼求雨和见龙王,让唐僧上台求雨,唐僧却十分慌张,孙悟空宽慰道:“你不会求雨,好的会念经,等我祝你。”唐僧这才到神坛上坐下,稳下心神,默念那《心经》。从这两回来看,《心经》对于唐僧来说主要就是起到稳定心神的作用。在唐僧刚得到《心经》时,或许唐僧还不理解其中的深刻奥义,只是把它当做定心神丹一般的存在,这也从侧面展现了唐僧胆小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趋于丰满。

《西游记》中师徒对《心经》的领悟

从《心经》在《西游记》中出现的情境也可以看出唐僧师徒对《心经》的理解和领悟,特别是在孙悟空与唐僧的对话中更能体现。通读《西游记》全书,我们可以知道,唐僧是一个心地善良却又有点迂腐胆小的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每次遇到危险,唐僧总是很惶恐,心里感到很不安,提心吊胆,嘱咐徒弟们注意妖魔鬼怪,反观孙悟空,倒是心平气和,每次都以《心经》劝慰。从孙悟空和唐僧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唐僧师徒对《心经》的领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首先,在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开篇就有一篇偕子展现了唐僧对《心经》的领悟。这篇偕子,既说到了法之起灭,因缘无常;也说到了要坚定心性,“法无定法”。但这只是唐僧对《心经》的初步了解,虽有一定的领悟,但是领悟的并不是特别深刻,这一点在后面的回目中都有体现。

比如说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災》,唐僧一行见到一座山挡路,唐僧道:“徒弟们仔细。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挡。”孙悟空听到这话,便用《心经》宽慰道:“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我们都知道,唐僧在《西游记》中的形象多是怯懦的,就如凡夫俗子的习性;而孙悟空就像唐僧的护法,有勇有谋,尽守护位之责,并且在唐僧害怕时给予一定的宽慰和谏言,忠诚无二。在某些方面,孙悟空看似执拗,不听劝阻,实则悟性通透,能够悟透《心经》的空性,神通大力,变化万千,这才能够伴随唐僧左右。

诸如此类的情节在《西游记》中还有很多,大多都是唐僧在心里惊惧之时,悟空在一旁以《心经》劝慰。但唐僧师徒真正体悟《心经》则是在第九十三回《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在“天竺招婚”一难前,巍山再现,唐僧害怕被妖魔鬼怪侵身,孙悟空提醒师父不要忘了《心经》,不止要“念得”,还需“解得”。

无语便是真解。到这里,唐僧师徒才算是真正体悟了《心经》,也真正解得了《心经》。

《心经》作为一部佛家经典,在《西游记》中多次出现,通过唐僧和孙悟空之间的使用、沟通、交流,展现了唐僧师徒对佛家经典的领悟,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现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作者给予《心经》的高度关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当时社会佛教的兴盛。

参考文献:

[1]苗守艳.沂蒙地区古地名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177.

猜你喜欢

唐僧孙悟空西游记
孙悟空脸谱
我的妈妈是“孙悟空”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惹人喜爱
减肥
雷伊大战孙悟空
西游记
酱爆西游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