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仰与教化:刘一明的信仰之论与教化之道》评介

2019-10-21潘存娟

青年生活 2019年16期
关键词:教化道教信仰

潘存娟

刘一明是乾嘉时期全真龙门派的第十一代传人,师承全真北宗,同时又对金丹南宗思想多有继承。他主张性命双修、三教一家,提倡以“世间法”修“出世间”、“道”“德”兼修、功行双践,其思想对清代道教思想的民众化有极大的影响。

就清代道教研究而言,刘一明是非常重要的人物,目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较多,但侧重于宗教方面的考察,白娴棠博士则从教育、教化的角度对刘一明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讨。白娴棠博士跨教育学专业、宗教学专业,长期关注道教教育,并从事道教教育方面的研究,曾以副主编的身份编写了《中国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史》(先秦——隋唐卷)(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西南大学教育史博导廖其发教授称其弥补了教育史学术界对于先秦至隋唐时期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史研究不足(《教育史研究》,2009第2期),不过这本书也只是弥补先秦至隋唐时期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史研究不足,对于宋元明清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史的系统研究仍然需要继续。白娴棠博士的《信仰与教化:刘一明的信仰之论与教化之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2月)一书即是对这一课题继续研究的成果,从教育、教化对道教进行研究,不论是对当代道教的发展,还是对道教的传承,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它就像一条博大精深的汪洋大海,带领我们回顾历史,翘首未来。本人尤其酷爱读一些信仰、宗教文化等书籍,在信仰自由的今天,更值得我们回首古人在当时的信仰文化生活,今天有幸看到白娴棠博士的《信仰与教化:刘一明的信仰之论与教化之道》,让我对刘一明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书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主要了解刘一明道教信仰与经历,从刘一明道教信仰产生与发展的心路历程,自身因素着手,能清晰地了解刘一明为何入道,怎样对道教信仰产生了兴趣;第二部分是信仰之道与社会,主要是结合乾嘉时期的政治、文化、教育、社会背景,深入挖掘这一时期的道教发展状况,一种思想的产生必定与这个时代背景相关;第三部分是信仰之道,具体阐述了刘一明的“道”的本质与内容及道形成的过程,这也是本书的重中之重,刘一明所理解的“道”到底是什么,“道”的形成非一人之功,他所认为的信仰之“道”更是让人好奇;第四部分是教化之论,乾嘉时期的教化对象、目的、内容、方法等,都是刘一明道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自始便承担着教化众人的使命,刘一明的道教思想明显地包含了这种思想。第五部分是信仰论与教化论之间的关系。作者将刘一明的“信仰”与“教化”之间的关系归纳为以下几点:信仰本身具有教化性;通过教化,信仰得以形成、传播与发展;信仰内容可以作为教化内容;教化是信仰功用;信仰也是一种教化方式,把某些教化内容作为信仰进行实施。

道教的产生有着多种因素,同时道教的产生最终发挥它的作用,它的教育性也尤为突出。白娴棠博士在这一书中,参考多方文献資料,收集有关刘一明的道教仙话传说,尽可能地全面挖掘出刘一明在乾嘉时期入道、成道的发展历程,到刘一明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体验与感悟,最终走向向道甚至于悟道。

一、白娴棠博士的《信仰与教化

刘一明的信仰之论与教化之道》一书能够切中肯綮地阐述刘一明在信仰与教化方面的发展,想要了解乾嘉时期的信仰文化,不可忽视的便是刘一明,白博士在学术史综述中,对刘一明的生平、内丹论、教化论进行了具体说明,尤其是对刘一明是否是全真教的宗师提出了疑问。

二、白娴棠博士在本书中还明确了信仰与教化的概念,让初学者清晰地了解其内涵,同时加深对刘一明信仰与教道的理解

每一个人的信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人信仰的产生可能与长期社会的经历与自身的积累有关系,而刘一明道教形成的心路历程更是有着多种因素的,书中提到的王阳明先生,王阳明的心学对刘一明思想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我们思想的形成往往离不开一些对我们有影响的人物。刘一明能够在前人的道教理论基础上,建构出自己的丹道理论,可见他善于变通与思考。刘一明能从性、理、心与良知的关系上提出自己的人性观与性命观。刘一明的阅历更是在本书中有着详尽的描述与研究,这位“宗师”将道教思想巧妙地溶于儒、佛、医等学说之中,在民间更是以各种方式来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家道教文化。刘一明道教思想的形成,不仅对当时颇有影响,更是对中国历史长河中宗教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白娴棠博士在本书中还重点介绍了刘一明“道教”的教育性

作为跨教育学方面的博士,能时刻关注且研究其教育性,不论是教学方面还是科研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中尤其是教化方法与教化原则这一章节中体现出教育性意义。刘一明的教化原则在教育方面值得借鉴:书中提到的“因人立教”与当今教育环境下提出的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有一定相似的地方。“求师自参”不仅是学道者“学”的原则,也是教师“教”的原则。这在当今教育中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要求。“德行兼备”是对学道者的品行作出的要求,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同样也要求教师具备品德与行为的一致性,也就是具有为人师表的特点。

四、白娴棠博士还在本书中提到“刘一明的读书方法”

刘一明提到如何读经书,首先要立志,然后下苦功夫,经导师指点,方可得解。刘一明还以读《西游记》为例,写出一些读书心得,可为当今读书者所借鉴,作为一名读者,必须要有谨严的精神,咬文嚼字的态度,“行行着意,句句留心,一字不可轻放过去”便是这个意思。刘一明不仅在道教,信仰方面颇有影响,而且在对人如何读书方面也具有指导意义与现实意义,甚至对如今的课程改革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原则的体现。

总之,白娴棠博士的《信仰与教化:刘一明的信仰之道与教化之论》一书在参考前人的文献基础上,更加充实了有关刘一明的相关研究。作者主要针对乾嘉时期刘一明的信仰与教化思想,系统的详细的探讨了刘一明在当时社会所受的教育与引导,考察了乾嘉时期的国家教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刘一明的入道与道教信仰论,同时阐述了刘一明的教化论。这些无论是对刘一明的研究,还是对于今天道教界培养人才与普通教育人才的培养都有所启发。

猜你喜欢

教化道教信仰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信仰
漫画
秋夜
道家道教研究
不走绝路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中国道教学院将于2001年改建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