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婚同居的法理学分析

2019-10-21薄雨

青年生活 2019年13期

薄雨

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不光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同时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也日益开放,对很多事情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其中非婚同居这一情况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被大众接受和实行,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但是同居这种社会常见现象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其中的法律问题,需要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来解决非婚同居中的法律问题。

关键词:非婚同居、非婚生子女、社会隐患、法理学分析

一、非婚同居的特点

非婚同居的男女不具有婚姻关系,其非婚同居关系不受到法律保护。非婚同居的男女均是未婚的状态,不具有法律效力。具体特点有:1、二者之间没有法定婚姻凭证;2、双方男女以配偶或不以配偶身份同居生活;3、其同居的状态是公开的。符合以上三点的男女即为非婚同居关系。

二、非婚同居的成因

经济的发展同时,新观念新思想也在渗入人心。女权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壮大,让中国女性自立自强日渐独立,自由与平等早已深入人心,所以传统的婚姻关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对于婚姻的观念也不再如传统的一般封建守旧。婚姻的自由和性的自由让人们有了更多生活方式的选择。非婚同居的常见分类是以非婚同居者之间有无结婚的想法而进行的分类,分为有婚意的同居和无婚意的同居。常见的非婚同居类型还有:

1、试婚。同居双方通过非婚同居的方式尝试模拟婚姻相互模式,体验是否合适,如果合适就结婚,不合适就分手。

2、婚前同居。已经计划结婚,但是由于工作、学习、住房等一系列问题延迟办理结婚手续,类似一种婚姻的过程或者准备阶段。

3、事实婚姻。按照家乡习俗办理了婚礼但并未办理登记就认为已经结婚了,群众也一位其二人已经结婚,这是一种缺乏法律形式的事实婚姻。

4、固定的约会同居。双方不以结婚为目的,一切顺其自然,为了彼此需要而进行的同居。

三、非婚同居存在的问题

非婚同居这一概念的出现更新了我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关于家庭成员这一概念。而在法律层面上, 我国对非婚同居目前还不具备较为科学、系统的法律法规, 因此在我国, 非婚同居仍然存在一定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

1、非婚生子女问题

若非婚同居双方在双方意愿下育有子女,该子女在法律上被成为非婚生子女。我国《婚姻法》第25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和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虽然我国婚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文件对非婚生子女的权利进行规定,以此作为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准则,但是该规定过于原则话,无法具体、切实的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权利。如对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在法律上的区分从原则上就体现了一定的歧视所在。同时非婚生子女的监护和抚养问题都没有具体的法律进行规定,无法切实的保障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和身心健康。当非婚同居关系结束后,非婚生子女的成长的身心健康问题令人担忧。

2、非婚同居中弱者的利益难以保障

很多人为了避免承担婚姻中的义务和责任,而选择非婚同居这一种生活方式。而在俩性同居关系中女性一方在生活中所做出的非经济贡献是无法衡量的,如生育和养育孩子等女性特有的活动,为此所付出的心力是共同生活中男性无法完全补偿的了的。同时女性由于生理原因无法与男性进行力量抗衡,在遭受家庭暴力时往往没有还手的余地,并且非婚同居中的家庭暴力由于没有法律的保护往往可能比婚姻内的家庭暴力更为严重,所以在同居关系中的弱者往往是女性。除了女性还有因意外事故导致生活困难的一方。 因意外事故陷入严重生活困境的同居一方可能被无情地抛弃, 而无任何法律手段救济。尽管当事人自愿选择了缺少法律保障的非婚同居方式,但法律基于公平原则也应适度干预,给予非婚同居当事人一定法律保护,才能改善同居家庭中弱势者的地位。

3、非婚同居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隐患

因为非婚同居关系不是法律所保护的关系,所以其游离于法律之外,所以在非婚同居的双方发生矛盾纠纷时,无法得到及时的救助,自身的权益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的同时,还有可能会计划双方之间的矛盾,造成恶劣的后果,如非婚同居中的恶性暴力事件。这就导致了社会的安宁受到了威胁,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4、非婚同居成为规避法律的手段。

由于非婚同居关系游离于法律之外,不受法律的制约和保护,这一原因被很多别有用心之人加以利用,以此来规避法律。如通过非婚同居的方式来逃避双方的共同债务,以此侵害第三人的利益;通过非婚同居来违背社会道德和性伦理。

5、财产问题

非婚同居男女双方在法律上目前几乎得不到任何财产和权益的保障, 现阶段我国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指出非婚同居的双方存在何种法律关系和财产关系, 在此之下, 随着非婚同居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非婚同居所引发的财产纠纷问题也越来越多。且法律中也未指出如果双方其中一方死亡, 另一方应以何种法律身份、何种法律程序提出诉讼, 这些都导致双方的利益和权益无法被保障。

四、非婚同居的法理学分析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 非婚同居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但与此同时非婚同居所带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婚姻理念,个人已经不再被家庭所禁锢, 拥有了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是, 家庭成员关系与和恋爱相处形式的自由不代表人们在这方面将不受任何法律管制, 尽管非婚同居是个人的选择, 但是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非婚同居也应受到法律的管制。对此, 我国可以借鉴在此方面有着完善法律体系的西方国家的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经济条件, 制定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在保障人民权益的同时促进社会发展的科学、系统的法律。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尚未明确非婚同居中双方及其子女的权益和责任, 导致男女双方及其子女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秩序和平衡。为充分维持个人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应当积极填补我国法律在此方面的漏洞, 从而为個人和家庭利益提供保障。完善非婚同居关系的相关法律,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还可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苇,王薇.我国设立非婚同居法的社会基础及制度构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8(01):28-33.

[2]、黄娟.从歧视走向平等——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的变迁[J].政法论坛,2006(04):100-106.

[3]、严砺.我国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考量[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03):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