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感 · 构 · 达 · 评”式课堂模式

2019-10-21项骁骁

青年生活 2019年13期
关键词:青铜器美术作品美术课

项骁骁

一、生成背景

2015年开始,中国的课程进入“核心素养”时期。所谓“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这种“品格”和“能力”不等同于“知识和技能”,而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种思维品质和行动能力。小学美术“感 · 构 · 达 · 评”式课堂模式从“核心素养”出发,探索有温度的美术课堂。

二、“感 · 构 · 达 · 评””式课堂模式概述

1、感:即为感知,不仅要让学生在感官上对美术知识和美术作品有一定程度的反映,更要让学生去通过这种感受在心理上产生思考。在40分钟的美术课中大概需要6-8分钟。以个人兴趣为取向,一节课无论是鉴赏课、手工课、设计课,教师首先会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景,而对于学生来说想要进入学习状态,先要有感觉,次生感情,通感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破纯视觉的感受层面。

2、构:即是发现、认识与知识经过学生内化提炼后的创意与实践。美术作品可以通过细微的补充把显而易见、触手可及的缺陷构造为完好,大概占20-25分钟。更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也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更好的去感受和理解美术作品。联系现实生活对物品和环境进行符合实用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创意构想,并通过草图、模型等予以呈现,与他人交流,不断加以改进和优化。

3、达:即表达与判断分为语言、文字和肢体一堂课的最后环节就是表达与判断,需要4-6分钟。在经过了“感”、“构”环节,继而就是学生作品呈现的环节。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和肢体等方式表达自己的作品所表现的意义,并对同伴的作品能进行感知、描述、分析和判断。

4、评:即是评价,常言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这个阶段需要3-5分钟的时间。小学生有时也会存在自评和互评不准确、不到位,或是偏离主题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一方面倾听把握学生评价方向,另一方面关注评价细节,及时修正与反思。

三、“感 · 构 · 达 · 评”课堂模式实施过程

第一环节:感

感:是学生自己在用视觉、触觉等感知、欣赏事物或作品,教师作为观察者和引导者。感即感受,分別有:触摸感受、视觉刺激、对比感受等。以四年级美术课《标志设计》为例,本节课所选取的是百事可乐的创意广告设计,百事可乐的标志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学生相对较熟悉的产品。另外准备一些并非广受欢迎的同类产品实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真实产品,通过“触摸”和“比较”来感知标志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将身边易得的生活材料作为教学资源,进行研究和尝试,并引入美术课,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进入思考,发觉生活中的艺术元素,打开学生的视野。

第二环节:构

构:在美术课中很多都有创作的内容,而“构造”是学习和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方法,运用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尝试创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设计作品,教师可以进行一个“头脑风暴”版的方案汇报。以浙美版第六册《台灯造型设计》一课,学生会有许多新颖的很有创意的想法,教师告诉学生:“同学们,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在5分钟内构思好你们的设计方案,然后请小组代表汇报”学生纷纷表述自己的想法,还要学会团队协作,要想到功能等等。这样一来学生是在充分思考之后,想到新的设计、方案以及制作方法,还从中体验到了比赛的乐趣。

第三环节:达

达: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但是学生基础的动手能力、基本的技能同样重要,让学生把想象力表达出来。在这个环节,教师注意根据学生和教材的情况,选择让学生是作品呈现、语言、图像视频的呈现方式。以《青铜器》为例,教师准备一件真实的青铜器,同时用泥巴作为原料让学生进行仿制青铜器。强化学生对青铜器艺术特点的认识,体会青铜器的铭文,了解历史渊源。同时发现青铜和泥在材料塑造中的不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仅仅是欣赏,能够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找出核心特征和异同点,记忆也将更清晰、更牢固。

4、第四环节:评

评:在结束环节,教师在文本教材的基础上,开放式的引导学生评价,进行课堂内容、提纲挈领的归纳。这样既能理清学生的思绪,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又紧扣教学目标,抓住重难点。如第四册《折剪蝴蝶》,教师对本课做了归纳:“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蝴蝶图片的欣赏,初步认识了蝴蝶的结构,它有什么特点?你还学习到了什么方法进行蝴蝶的制作呢?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会积极地回答,最后再以“梁祝化蝶”收尾。学生的总结能力和简要的表达在这一环得到联系,同时加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形成综合艺术素养。

四、 “感 · 构 · 达 · 评”课堂模式成效及反思

“感 · 构 · 达 · 评”课堂模式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审美经验感官刺激能够产生的强大的心理效应,它可以让我们对外界事物产生一定的联想与想象,从而更加印象深刻的作用于内心。感受作为多种感觉经验有机综合的心理现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更是艺术作品与内心的一种沟通。在我们的艺术教育中,知觉的重要性和其成长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中。然而,没有知觉的干预,学生很难注意或者去感受艺术教育的意义和特质。因此,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去帮助学生引导和探索。在运用“感·构·达·评”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总结经验,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就如同修辞里的象征手法一样,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猜你喜欢

青铜器美术作品美术课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课
找蜡笔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