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创”能力本位的网络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

2019-10-21孙德刚郝萍萍

现代信息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能力本位双创

孙德刚 郝萍萍

摘  要:现代教育工作较以往存在差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转变,这要求实现网络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基于此,本文以“双创”能力本位下网络工程专业对课程体系的要求作为切入点,予以简述,再以此为基础,分析国内外积极经验,给出相关课程体系改革方法,论述阶梯化进行课堂体系设计、加强项目工作方法的运用等内容,为后续教育工作和人才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创”能力本位;网络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93-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21-0197-02

Abstract:The modern education work is different from the past,and the societys demand for talents has also begun to change. This requir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odularization system reform of network engineering specialty. Based on this,this paper takes the network engineering major to the curriculum system under the “double creation” ability. As a starting point,the requirements are briefly described. Based on this,we analyze the positive experiences at home and abroad,give the relevant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methods,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design the classroom system in a step-by-step way and how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 working methods,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Keywords:“double creation” ability standard;network engineering major;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0  引  言

网络工程专业(Network Engineering Major)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應用知识、网络工程的专业知识及应用知识的传授,以培育兼具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双创”能力本位即创新和创业,与网络工程专业对人才的要求高度契合,这也对该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尝试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给出课程体系改革的可行性建议。

1  “双创”能力本位下网络工程专业对课程体系的要求

1.1  理论和实践并重

“双创”能力本位重视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其课堂体系设计应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的有机结合,借助理论知识保证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实践知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如在课堂体系中增加更多的项目教学模块,以一个或多个长期或中短期项目,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吸收、运用,以现有理论为基础,自觉谋求突破,同时以项目学习提升学生进行实践、创业的意愿。

1.2  创业和创新双导向

创业和创新双导向,本质上是网络工程专业教育的目标之一,也要求该专业在进行课堂体系设计时,避免偏重重视某一个方面,尝试通过双导向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现有课堂体系设计中,往往以理论教育为基础,再渐次引入实践内容,学生已经在此前形成了理论学习的习惯,难以快速扭转理念。借助创业和创新双导向,能够保证学生均衡进行知识吸收和观念培育,养成创新和创业兼备的积极习惯[1]。

2  国内外积极经验分析

2.1  国内积极经验分析

我国国内部分学校,此前已经尝试进行网络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也获取了一些积极成果,如各类技术类院校、专业,普遍尝试的教育和就业一体化,通过校办企业,解决学生见习岗位缺失的问题,使学生能够获取与网络专业相关的学习、实习机会,为其创新和创业活动提供支持。又比如部分院校建设的学习实验室和项目基金,学生可利用实验室进行网络工程技术的学习和实操,并在获取了一定成绩后,向校方提供项目计划书,申请获取研究资金,用于积累创新、创业经验。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也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共享成果,申请较多资金用于研究。部分学校会为学生提供与投资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进行接洽的机会,为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2]。

2.2  国外积极经验分析

国外进行网络工程教育的时间较长,其网络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也较为成熟,具有借鉴和学习价值。如德国柏林大学,作为现代教育的摇篮,该学校重视学生思想、知识、技能的同步培育。就网络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而言,校方建有完善的见习制度,学生可以在获取了理论知识后,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吸收丰富的实践技术,谋求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3]。同时,学校不会限制博士生的学习计划安排,博士生可利用在校时间进行创业相关活动准备,利用学校实验室进行技术分析和尝试,这使得柏林大学网络工程教育成果、创业人才培育成果始终令人瞩目,可作为我国高校学习的方向和思路。

3  “双创”能力本位下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法

3.1  阶梯化进行课堂体系设计

“双创”能力本位下,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首先应重视阶梯化的设计方法。阶梯化是指强调技术的由浅入深,保持课程体系能够不断趋于深入,学生的学习也能由易到难渐次开展。如在完成基础教育后,引入网络工程专业直接相关的技术类课程,以智能技术教育为例,可选取某智能机床作为对象,要求学生进行智能技术的学习和研究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设备的自动化容错进行分析,发现设备工作持续若干小时后,可见参数异常问题,結合网络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设设备工作参数为X,则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参数波动,应围绕X呈现模糊的线性变化特点,可通过一个数集表达:

数集之中[X-n、Xn]即该机床参数波动的最大范围。可借助大数据获取该范围的实际最大值,代入智能机床工作系统中,每进行4小时(也可以是其他时间范围)工作,由机床控制系统进行一次自适应调整,保证工作参数准确。该课程体系设计模式,可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实现技术突破,也可用于创业,与“双创”能力本位要求和网络工程专业特点相契合。

3.2  加强项目工作方法的运用

项目工作方法,是指以项目学习为基础,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吸收理论、熟练运用技术、发现技术瓶颈,进而谋求创新,并根据学习成果,为自身的创业活动提供支持。以“通信抗干扰”技术为例,网络工程中,通信活动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师可鼓励学生形成小组,进行“通信抗干扰”技术的学习和研究,由教师给出学习的方向、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和主要成果、研究动态等作为辅助。在项目工作方法上,还应重视现代实践技术的引入,如实验室模拟技术,当学生提出了一种新式材料抗干扰理论后,可通过实验室条件进行材料功能模拟,通过加速分析了解新材料的抗干扰能力、老化情况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依托。项目可持续几个月到几年不等,直到学生获取可靠成果,或决定中止技术创新、将技术投入市场进行创业。项目工作方法的优势在于,可持续使学生获取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资源,也能为创业活动直接提供支持。结合网络工程专业特点,项目工作方法可自大学二年级引入模块化课程体系中,持续至学生毕业离开学校。

3.3  重视多类型的课程体系设计

多类型的课程体系设计,是指在网络工程专业下,设定两个以上的学习方向和对应课程体系,学生可根据自身爱好、特长等,选取其中一个方向进行学习和后续研究,实现技术上的创新,同时该课堂体系设计方法,有助于学生集中学习精力,实现知识、实践能力的持续积累,为创业活动提供支持。如网络工程专业可下设材料研究、网络资源分配、智能化信道控制等多个课堂体系,材料研究体系偏重于研究使用寿命长、抗干扰、耐腐蚀的通信材料;网络资源分配重视了解网络资源的分配技术优化,降低通信延迟、提升通信效率;智能化信道控制偏重于借助智能技术完成通信信道调控的能力提升等。该课程设计方法可推行于大学二年级,大学一年级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使其能在大学二年级结合自身特点选取对应的课堂方向,熟练运用理论发现技术不足,谋求创新,并在毕业离开学校后,借助对应的课堂体系学习成果,尝试进行创业。

4  结  论

综上,基于“双创”能力本位的网络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实际工作中,应强调理论和实践并重,同时采用创业和创新双导向机制。结合国内外经验,可阶梯化进行课堂体系设计,重视现代实践技术的引入,加强项目工作方法的运用,重视多类型的课程体系设计,通过不同方式和渠道,提升网络工程专业教学的实际价值,同步加强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松华,陈艳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在新工科背景下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建设 [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4):32-33.

[2] 魏凯斌,赵文波.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12):61-63.

[3] 王琦进,齐晓霞.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网络工程“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建设 [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35(10):120-123.

作者简介:孙德刚(1978.04-),男,汉族,山东德州人,高级工程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网络工程、软件开发;郝萍萍(1977.12-),女,汉族,山东陵县人,讲师,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能力本位双创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工信部:五措施打造制造业“双创”升级版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能力本位视角下的高职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模块化教学浅析
能力本位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