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芝麻2种叶部病害的防治措施

2019-10-21刘文进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综合防治

摘要 芝麻褐斑病和芝麻疫病是芝麻生产上常见的2种叶部病害,文章首先介绍了各个病害的病原及特特征、侵染循环及发生规律、危害症状,然后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2方面着重介绍了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为芝麻的优质高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芝麻褐斑病;芝麻疫病;危害症状;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5-010-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5.005

Control of Two Leaf Diseases in Sesame

LIU Wen-jin(Taihu County Dashi Township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Taihu,Anhui 246420)

Abstract Sesame brown spot and sesame phytophthora rot are two common leaf diseases in sesame production. Firstly,the pathogen and characteristics,infection cycle,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harmful symptoms of each disease were introduced. Then,the integrated control methods of sesame diseases were introduced from two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control and chemical control,which provided some reference for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of sesame.

Key words   Sesame brown spot;Sesame phytophthora rot;Harmful symptoms;Comprehensive control

芝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營养、保健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在各地广泛种植。由于芝麻的生育期短,整个生育期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造成芝麻产量长期低而不稳。因此必须加强各种病害的防治,确保增产增收。该文主要介绍芝麻上常发生的2种叶部病害——芝麻褐斑病和芝麻疫病的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芝麻的优质高产提供依据。

1 芝麻褐斑病

芝麻褐斑病又叫芝麻壳二孢角斑病,在各个芝麻种植区均可发生。

1.1 病原及特征

病原为芝麻壳二孢(Ascochyta sesami Miura),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黑褐色,直径80~100 μm,有孔口,生长在寄主组织里,部分外露。分生孢子纺锤形,无色,双胞,大小为10 μm×3 μm,少数单胞,椭圆形,大小为5 μm×3 μm。

1.2 侵染循环及发生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夏季阴雨连绵或相对湿度高于90%易发病。管理粗放的连作地或植株生长衰弱发病重。

1.3 危害症状

芝麻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上病斑有棱角,初暗褐色,后变灰色,上有黑褐色小点,无轮纹(图1)。

1.4 防治方法

1.4.1 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芝麻与棉花、甘薯及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加强田间管理,适时间苗,及时中耕,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销毁,防止病菌扩散蔓延;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芝麻收割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越冬菌源。

1.4.2 化学防治 播种后30、45、60 d各喷药1次,可喷施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3∶500倍的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

2 芝麻疫病

2.1 病原及特征

病原为烟草疫霉(芝麻疫霉)(Phtoph?鄄thora nicotianae van Breda de Haan),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病部白霉是病菌的菌丝、孢囊梗和孢子囊。菌丝无色,无分隔。孢囊梗假单轴分枝,顶端圆形或卵圆形;孢子囊梨形至椭圆形,顶端具乳突,单胞无色,大小为(37.4~51.0) μm×(23.8~27.2) μm,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卵孢子圆形,平滑,双层壁,黄色,萌发时形成芽管。菌丝生长适温为23~32℃,产生孢子囊适温为24~28℃。

2.2 侵染循环及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上或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苗期进行初侵染,病菌从茎基部侵入,10 d左右病部产生孢子囊。芝麻现蕾时开始发病。病菌产生的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高温高湿病情扩展迅速,大暴雨后或夜间降温有利于发病。

2.3 危害症状

芝麻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迅速,可造成连片死亡,影响芝麻产量和品质。芝麻疫病在芝麻生长期的任何时候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茎基部、茎部、蒴果和叶片。

2.3.1 叶片 初现褐色水渍状不规则斑,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呈黑褐色湿腐状,病斑边缘可见白色霉状物,病健组织分界不明显。干燥时病斑为黄褐色。在病情扩展过程中遇有干湿交替明显的气候条件时,病斑出现大的轮纹圈。干燥条件下,病斑收缩或成畸形(图2)。

2.3.2 茎部 初为墨绿色水渍状,后逐渐变为深褐色不规则形斑,环绕全茎后病部缢缩;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迅速向上下扩展,严重的致全株枯死。生长点染病嫩茎收缩变褐枯死,湿度大时易腐烂(图3)。

2.3.3 蒴果 蒴果受害,产生水渍状墨绿色病斑,后变褐凹陷(图4)。

2.4 防治方法

2.4.1 农业防治 选择优质高产、耐渍、抗病性强的品种,如豫芝8号、易芝1号等,减少病害的发生;采用高畦栽培,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田间有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实行轮作,芝麻与棉花、甘薯及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减少发病来源,能较好控制病害发生流行。合理密植,不可过密。芝麻收割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越冬菌源。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销毁,防止病菌扩散蔓延。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基肥,基肥以中效、迟效有机肥为主,并混施磷、钾肥,苗期不施或少施氮肥。

2.4.2 化学防治

2.4.2.1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0 min或60℃温水浸种5 min,晾干后播种。或用五氯硝基苯加福美双拌种(1∶1),用药量占种子重量的0.5%~1.0%;或用0.5%硫酸铜溶液浸种0.5 h,以减少种子带菌率。

2.4.2.2 药剂喷施。发病初期,及时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等。可依据使用时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注意药剂的轮换施用。

3 小结

芝麻褐斑病和芝麻疫病是芝麻生产上常见的2种叶部病害,应在种植抗病品种的基础上,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采取以铲除菌源和药剂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伟峰,王瑞霞,何延成,等.周口芝麻主要病害的识别及综合防控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3(7):222-224.

[2] 王迪轩,袁立华,李智群.芝麻疫病识别与防治[J].农药市场信息,2013(16):50.

[3] 张晓英,刁立伟.芝麻病害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7):171-172.

[4] 胡国学,杨晓峰.朝阳地区芝麻低产的原因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6):32-33.

[5] 潘正安,余安安,蔡德君,等.芝麻病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J].湖北植保,2008(2):17,20.

[6] 闫景和,刘春雨,赵伟权,等.芝麻病害发生的特点及防治[J].吉林农业,2006(10):19.

[7] 柯志強.芝麻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安徽农业,2004(3):19.

责任编辑:金苹

作者简介 刘文进(1974-),男,安徽太湖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5-08

猜你喜欢

综合防治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探讨
浅析大豆食心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