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文化礼堂运行中的民众参与

2019-10-21鲍晓露付丽菲金红晖张艳

锦绣·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

鲍晓露 付丽菲 金红晖 张艳

摘 要:农村文化礼堂是推进农村基层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农村群众自主参与文化礼堂建设的积极性、能力水平是衡量文化礼堂建设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是文化礼堂“建管用”一体化、充满活力、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决定性力量。本文在民众参与视角下对H村文化礼堂运行进行了调查、评估。为此,提出三点建议:推动文化礼堂建设,包括创新宣传方式、普及活动小组以破除信息资源的“孤岛现象”;现有基础设施民众知晓度低,需要提高现有的基础设施利用率;群众需求导向需强化,以举办民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目标挖掘本地特色文化。

关键词:文化礼堂;民众参与;民众需求;基础设施

自2013年浙江省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以来,省政府将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工作列为惠民工程的重要方面,在全省范围内迅速掀起了文化礼堂的建设浪潮。台州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在响应政府号召,打造共同精神家园、凝聚村民力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多方面展现出营造文化建设氛围的强大作用。对于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实施“两富浙江”“两美浙江”战略也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一、研究依据及意义

(1)研究目的及意义:农村文化礼堂中蕴含着丰富的本土文化,独具地区性群众文化的特色,其建设实现了农村礼仪教化、弘扬新风尚、树立新思想的作用,承载着农村群众的精神和文化寄托,并逐渐成为农村群众新的精神文化活动家园。农村文化礼堂以其高度的推动力和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着民众的广泛参与,借此促进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提升的同时推动农村更好地治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一项新时期政治性举措,是推进农村基层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2)研究地点选址依据:截至2016年底,台州市建成文化礼堂933家,基数庞大,位浙江省第一。2018年度五星级文化礼堂评比,台州入选38家,位居全省第二。自2013年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以来,台州市累计建成农村礼堂1495家。在浙江省评选出的50个示范文化新地标中,台州有7家入选,其中,黄岩区山前村文化礼堂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H村文化礼堂于2013年开始筹备,一年后落成,是浙江省第一批文化礼堂。不仅在2017年被评选为黄岩区“十佳文化礼堂”,还在今年被评为四星级文化礼堂,其试点发展起步早,投入大,经验积累多,可以从台州市文化礼堂发展经验的个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应用于浙江省目前文化礼堂发展现状的研究,据此提出建议推动文化礼堂建设,提高民众参与。

二、民众参与的理论与假设

农村群众自主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能力水平是衡量文化礼堂建设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是文化禮堂“建管用”一体化建设、充满活力、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决定性力量。作为农村共同精神家园的主人翁和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政府将打造共同精神家园作为文化礼堂建设的目标,其建设的目的在于引导农民的精神层次追求,并培育正向的、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导向。精神世界是人的内心世界,包括人的心理需求、情感态度、价值认知、理想信念等基本要素,精神世界的根本问题是价值观问题,它们的结合及相互作用体现为价值观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文化礼堂在农村的设立奠定了农村群众文化培养的契机,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场所,创建了共同的精神家园,提升了村民自治的能力,推动农村“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村群众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在浙江农村区域广泛性建设文化礼堂,可以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地方性区域特色文化相结合,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传承与发扬其精华,最终以具体的文化活动形式实现对群众的熏陶和教化。

文化礼堂所面对的主体是农村群众,农村群众自主参与建设的程度决定了文化礼堂建设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未来样态。“建管用”一体化推进是文化礼堂建设以来确立的发展原则和基本思路,每个环节都需要调动融入农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农村文化礼堂始终将农村群众文化作为主体,面对农村群众,涵盖了具有农村文化底蕴的多重基础设施和活动形式,建设了诸如:礼堂、舞台、农家书屋、体育活动室、宣传栏等基础设施,开设了一系列课程和活动:春泥计划、七彩课堂、戏曲活动、义诊等。正由于文化礼堂多建设于浙江省乡村公共区域中,文化礼堂开展的课程活动面向全体,所以村民的参与性较普遍,其中多样性文化活动更是被群众所喜爱。

三、文化礼堂运行中民众参与的主体及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也明确要求“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以群众文化为中心的农村文化礼堂已经成为了我国农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

在对台州市黄岩区H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该村文化礼堂举办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不同的参与主体制定不同的活动内容。诸如春泥计划、七彩课堂、周末小课堂等知识传授类活动,未成年人是主动参与活动的主体(有成年人陪同),人员占比大。诸如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政策解读类活动,妇女是参与活动的主体,人员占比相对较大。诸如九九重阳节、戏曲活动等娱乐型活动和义诊服务,老年人是主动参与活动的主体(有成年人陪同),人员比重大。

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可知,不同年龄层面的群众对不同类型活动的参与兴趣有所不同,不同类型活动的民众参与积极性也有所不同。目前参与的主体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这些群体相对而言比较空闲,而农村青壮年,特别是男性的参与率相对较低,参与群体还不够广泛。活动内容方面以大型活动为主,但组织大型活动相对较难,组织次数也比较少,难以满足村民日常的文化活动需求。文化礼堂日常使用率普遍不高,大多以群众自发性的体育锻炼和看电视聊天为主,文化活动开展的氛围整体上不浓厚。文化礼堂是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而农村群众则是参与文化礼堂活动的受众主体。农村群众自主参与活动的程度和积极性表明了文化礼堂建设发展的整体水平、绩效评估和发展方向,在文化礼堂的日常管理活动中,更应该承担其传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重任,突出思想领导、文化熏陶和素质培养,并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其中。

四、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1)创新宣传方式、普及活动小组以破除信息资源的“孤岛现象”。

据调查显示,H村文化礼堂活动小组有:排舞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太极队、象棋队、中国好声音队、骑行队、老年健身队共计八支队伍。然而问卷结果显示,除排舞队和老年健身队了解的村民较多之外,其他活动小组很少被村民知晓,导致信息资源的“孤岛现象”。本小组成员还发现12-17岁年龄段的村民基本不了解本村文化礼堂活动,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村民大多为初高中生,课业压力大,自主时间少,少有空余时间参加村里的活动。

针对这一现象,本小组成员认为:H村需要创新宣传方式,普及活动小组。可以选择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建设集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微博、等为一体的传播平台,将本村现有的文化礼堂活动小组情况向更多农村群众普及,要适应“互联网 +”时代需求,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大大提升了礼堂活动的参与度。针对青少年参与度不高的情况,我们建议可以开展认领活动,即定期制订针对青少年群体参与的特定活动,进行认领策划,时间安排在节假日期间或者寒暑假。

(2)现有基础设施民众知晓度低,需要提高现有的基础设施利用率。

据调查显示,H村現有的基础设施种类较为丰富,可满足村民群众的多方面文化需求,但是,我们对于H村文化礼堂基础设施知晓情况调查分析得知,村里举办活动基本只使用大礼堂、舞台和礼堂内的空地部分,其他设施使用频率极低。对于村民而言,舞台和礼堂的普及程度要远远高于农家书屋、体育活动室、宣传栏等基础设施,甚至有一部分村民不知道其他基础设施的存在。

针对这一现象,本小组成员认为:H村应当增强资源效用。要进一步统筹建设场馆等基础设施,发挥硬件设施资源的应有功能,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根据村庄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合理高效的文化设备使用方案。可以不拘泥于自有的资源,也可与邻近村庄互通有无,灵活运用周边已有文化活动空间。

(3)群众需求导向需强化,以举办民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目标挖掘本地特色文化。

从整体上看,H村多数文化活动在制定时,强调的是资源优先原则,文化礼堂负责人员首先考虑的是已掌握的或可获取的资源状况,遵循一切从简的工作思路,群众需求导向不足,“送”强“配”弱。部分文化活动存在内涵不丰富、创新缺乏、形式单一,群众不喜欢参与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与群众需求的多元多样、动态变化,有效获取汇集整理、准确研判信息的难度大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欠缺,工作方式单一,整合资源创新服务的能力等需要提高。

针对这一现象,本小组成员认为:文化礼堂的建设目的在于提升农村群众的思想和文化修养,群众的广泛性参与十分重要。这需要礼堂管理者或本村的领导层将特色文化与现代文明良好结合,并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爱的大众文化活动,从而吸引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首先,要强化群众需求导向,要加强与村民群众的联系对接,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制定与本地群众需求相匹配的本级服务菜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需大力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并着重对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挖掘,根据本村的特色文化进行选择,融入现代元素,以求举办民众喜闻乐见、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提高文化礼堂运行中的民众参与。

参考文献

[1]台州率先升级农村文化礼堂2.0版——探索总部管理新模式打好“建管用育”组合拳.浙江文明网.http://www.zjwmw.com/07zjwm/system/2018/11/08/021681547.shtml

[2]尹怀斌.农村群众自主参与文化礼堂建设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38):11-17.

[3]尹怀斌.农村群众自主参与文化礼堂建设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38):11-17.

[4]来妍.浅析农村文化礼堂在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基石作用 [J].大众文艺,2014,23(06):114-115.

[5]黄军勇.青年群体参与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省温岭市实施青年元素融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例.决策探索,2017.9下:35-37.

[6]尹怀斌.农村群众自主参与文化礼堂建设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38):11-17.

[7]王庆龙.农村文化礼堂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基石作用分析.魅力中国,2017.18:22-23.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5G应用是“王道”
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
全球云IT基础设施收入 一季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财政部对公共基础设施会计准则征意见
高科技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