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浅析

2019-10-21尹萌萌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2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高职

尹萌萌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要求企业急需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作支撑。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的系统性、专业性教育,当前高校教育的专业建设具有趋同性,与企业的对接温和度不高,学生毕业后失业的现象出现,同时,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供需不平衡,校企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必要途径。针对高职院校目前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措施,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实现人才供应与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形成校企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状

在国外,大多数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持肯定态度。比如,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结合国家的发展特点形成了适合国家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1-2]。在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普遍开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发展成熟,虽然有国外成功的案例可以去参考,但鉴于其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地域性,仍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合作机制[3-4]。本文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现代学徒制班的实践,阐述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程造价专业现代学徒制班的教学进入大三实习阶段,通过几年的探索发现目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落实不到位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企业进行良好的沟通,形成现代学徒制班的培养体系,方案整体还是以学校教师的授课为主,企业教师的授课时间相对较少。由于企业教师是企业的员工,也有单位的工作需要开展,造成企业教师授课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培养方案中大一、大二主要是在学校完成学习,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去企业只是認识性实习,接触不到具体工作。大三进行企业实习,这与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基本一致的。学校需要进一步探索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的有效融合措施,合理组织教学与实践,提高人才质量培养质量。

(二)学校师资力量不足

现代学徒制班的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应具备丰富现场实践经验,将实践融入教学,是学生能通过教师的眼睛看到真实的工作场景。目前,教师很多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进入院校进行教学工作的,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能力较为欠缺,在课上很难融入工程实践的知识。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认识实习时,学习的知识较为表面,没有明确的主题,学到的知识比较零散。现场认识实习的学生较多,带队的教师较少,在现场教师指导比较困难,学生有疑问也不能很好地及时解决。

(三)企业参与度不高

企业具有盈利性质,获取利润是企业的目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企业角度,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缺乏参与动力,很难与学校形成“互利共赢”的共同体。校企合作模式的核心利益点和企业利益平衡点没有真正吻合,企业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只是参与建设,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由学校教师完成。

学校需要企业提供教学支持时,也会因为企业工作的原因无法满足。在大三企业实习阶段,学生的实习岗位大多是施工员、资料员,这些岗位好上手,学生为企业创造效益非常快速,但本专业对口的是造价员,通过走访企业,学生在造价员岗位实习的非常少。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改进对策

高职院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企业、政府三个层面的共同参与,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合作环境,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质的提升。

(一)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学校深度调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将人才的需求规格进行描述,共同创新教学方法和育人活动模式,加大企业的参与度,转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加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比重,真正参与到企业工作中[5]。

职业院校及时关注国家、行业的政策方针,明确企业的发展需求,并能根据政策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与企业发展需求调整相匹配的特色课程[6]。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院校的教师具有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具备专业实践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不断学习与实践,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进行企业实践锻炼,提高自身技术服务水平,将复合型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培育出现代化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企业积极参与合作,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校企合作的实质在于各方的优势互补,学校具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健全的教学机构,企业具有良好的实践平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突破双方的发展瓶颈。学校的实训环节离不开企业的实际岗位,只有深入企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实践学习。教师与学生都存在实践能力缺乏的问题,企业利用正常的办公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这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深远意义。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与企业实现有效沟通交流,同时在教学中进行应用,学生培养更具有针对性。

结语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模式,我国处于探索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发现问题,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措施,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不断提升,促进完善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杨正理,张家海,孙书芳等.校企合作下电气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223+194.

[2]杨正理,史文,陈海霞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招生策略预测[J].智能系统学报.

[3]尤志,伍丹.应用型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1):179.

[4]陈伟,左艳.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6(12):115-116+142.

[5]沈燕.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基于“5321”模式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 2015(7):49-55.

[6]洪林,郭雷振.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6(1):72-75.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高职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