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词中的酒意象研究

2019-10-21张庆祥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及时行乐归隐东坡

张庆祥

摘要:通过苏轼词中的酒意象,我们看到了热爱生活、追求快乐的苏轼,看到了痛苦抑郁、借酒浇愁的苏轼,也看到了心灵向往归隐、精神自有家乡的苏轼。 酒的生活只是他生活的一种构成、一种消遣。他向往” 一张琴,一壶酒、 一溪云"的生活,向往这种平静安逸。 而酒,就是这种平常生活的构成。苏轼的人格魅力正在于这种安于普通生活,真实生活。

关键词:苏轼;词;酒意象

一、对“乐”的追求

苏轼一生无论是处于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无论逆境还是顺境,他都是热爱生活的。作于熙宁六年的密州时期的《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中,有“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之句,喝酒喝到了忘记了是雪地,又没有毡子坐,致使雪水融化,这是何等投入啊。在《望江南·春未老》中有“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洒趁年华。”表现了他热爱生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他写这首词时,已经进入不感之年。此时,大半辈子已经过去,青春已消逝。四十岁左右,苏轼已生白发,已有衰迈之趋势。但骚动不安的灵魂驾驭他不服老,他要珍惜青春,追回青春,去创造,去生活。“休对故人思故国”,“ 故国”不仅指故乡,亦指汴京。词人不愿停留在回忆中乞讨生活,而要男于追求新的创造。“诗酒”在古诗里常指诗、酒、女人以及整个人生的创造,在这里,特别在东坡词中,“诗酒"不简单地只是诗、香、 女人,而是有更广阔的内容。因而,这首词不给人及时行乐的颓唐,而是充满了去拥抱未来的激情。《虞美人·持杯過劝天边月》中,“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苏轼一再强调要及时行乐。及时行乐,本是中国文学中传统的主体之一,《古诗十九首》中有“人生苦昼短,何不乘烛游”之句。苏轼在乌台诗案前虽生活也不是十分如意,但毕竟没有太大的波折,故贯强调珍惜生活 ,热爱生活。《西江月·野照弥弥浅浪》中有。涨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在酒后,我们看到了孩童般的真实的苏轼, 他有着孩童般纯真的心,任性潇洒,对生活无比的热爱。 热爱生活,就是对长寿长乐的现世追求。

苏轼一生,在京做官就努力尽自己责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从不随波逐流,即使与权贵甚至是国君意见不符,也不改变自己的看法,一心为民着想。我们先不说他的意见是否正确,光是这样的热情和胆识,也足以让我们敬佩,更何况他的看法在后世看来大多数都是正确的。在地方任职时,他则兢兢业业,抗水修坝,疏通河道,为民祷雨,为民众奉献他的一己之力。而被贬荒野,身无分文,他仍然坦然面对,躬耕、酿酒、作画、吟诗、注文,从不停留,所以才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二、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痛苦只能在酒中表达

“乌台诗案”是苏轼遭遇的第一次打击,也是最严重的一次,在幸存以后是被贬之人、戴罪之身,无论曾经是多么辉煌,现在看起来,一切都那么渺茫了。政治上的打击,生活上的落魄使苏轼处于痛苦之中。在痛苦中什么最能安慰自已呢?“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给予的答案就是酒,苏轼也只能在酒中来使自已得到平静了。“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苏轼幻想用琴和酒以及自然界中的云来使自己与大自然 融为一体,天人合一,过神仙般的生活,可惜,这大概只能是个幻想了。苏轼似乎自己也知道酒只能使自己得到暂时的解脱,可解脱毕竟是解脱,虽然短暫,却能真实地感受到自己。《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是东坡在一种自我主体失落感的痛苦煎熬中写成的。饮而醉, 这在东坡生活中常有:醒而复醉,却是东坡生活中极少有的现象。他太痛苦了,被贬谪在黄州,内心无法平静。 这种情况下,越是才高,越是知识渊博,越是思想深刻,就越痛苦。如何解脱?沸腾的内心如何平静?就只能依凭酒了,所以就出现了“醒复醉"的反常状态。“长恨此身非我有",一代文豪,时代精英,却失落了自我。“此身"非我有,谁有?是北宋政局,是皇帝,还是命运? 反正不是他自己能主宰得了的了。如何解脱?现实中寄情于酒,思想上寄厚望于老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欲隐居以减少痛苦,可是这仅仅是幻想,因为苏轼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朝廷监督。于是,只有现实中的酒才是解脱他心头痛苦的灵丹妙药了。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政治上的不得志,促使东坡想返乡归隐,所以白首送春,拼命一醉。这种酒,是苦涩的酒,苦酒下肚,只能是“东 风吹破千行泪"了。

“白酒新开九酝,黄花已过重阳。身外倘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十拍子葬秋》) 重阳佳节,东坡独自饮用家酿白酒,进入了庄子所说的 无何有之乡,为无聊的岁月而苦闷惆怅。从这些词作里,我们能看到一位命途多外的士人的痛苦吟唱。他抑郁不得志,从以前的人人接慕的大才子变成囚犯,好不容易地保住了性命,只能从被贬地痛苦地饮酒。有人说苏轼天生是乐观的,可无论多么乐观的人,他终究是一个人,而且他还很敏感。他是一个有着 自己崇高理想的士大夫,他正直、有才华,却无法大展宏图,只能在荒凉的贬低,任他是多么乐观的人,他终究需要感受这些痛苦,只有经历在其中才能感受到,也只有感受过了,才能想办法超越。苏轼最可贵的就是他用他自己的方式超越了這些痛苦,为后人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三、对痛苦的超越一归隐

在《行香子·述怀》中有“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 一壶酒、一溪云”。当苏子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没人来亲近他时,他想要辞官回家作个闲人,像个孩子样天真快乐,仅仅需要一张琴、一壶酒,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坐看云卷云舒。虽然这只是幻想,但归隐确实安慰了他,使他对自己的人生底线透彻明了。苏子早年就有归隐之志,未出川时,他就想拒绝父亲为他娶亲,但是父母亲的一直以来的教诲和他的才华及宋代善待文士的政策等各种原因使他走上了仕途,并且一生都在仕途 中跌爬滚打。他在出川时曾与其弟苏辙约定早日功成身退,隐居田园。苏轼26岁赴凤翔当签判,子由去送别兄长,苏轼作诗告诚弟弟“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参考文献:

[1]梁权伟.中国历代诗词名篇鉴赏[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

[2]林语堂.苏东坡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刘靖渊,崔海正.北宋词研究史稿[M].济南:齐鲁书社,2006.

猜你喜欢

及时行乐归隐东坡
早春欣见海棠绽
天宫院
《诗经·唐风·山有枢》研究
定风波
电子烟鼻祖Juul:一个“及时行乐”的公司
论王梵志诗生死观缘由及现实意义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归隐之路
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中“及时行乐”主题
东坡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