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精准服务模式探索

2019-10-21杨姗姗

西部论丛 2019年28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大数据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逐渐进入大数据时代,社会就业岗位需求不断的下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逐渐增加,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积极探索和拓展新的就业渠道。基于国家的双创政策,开始进行双创教育,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进行创业创新,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大数据”和高校“双创”教育两者关系的梳理,同时基于对高校“双创”教育服务模式现状的分析,结合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及高校双创工作服务实际,提出“一个核心体系,三个平台建设,五个结合育人”的精准服务模式,旨在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提升应用型高校双创工作的成效和质量。

关键词:大数据;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精准服务模式

一、引言

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国家为缓解毕业生就业难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并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紧密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及社会发展需要,坚持走应用型、内涵式发展之路,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应用型改革的突破口,打造了技能实践平台、孵化园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顺利构建了质量评价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自大数据元年开始,大数据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引发了各行各业的变革,也转变了高校教育管理的工作方式。正如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说:“大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能源源不断的赋予价值。”鉴于此,各地各级校应当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思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運用大数据积极探索创新创业精准服务模式才能更好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服务工作质量。

二、创新创业大数据和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的双向关系

当前大数据已经被国际很多知名企业所应用,在国内,很多企业也开始转变观念,在面对新的挑战的同时,也利用大数据获得了巨大经济利益。作为高等教育主阵地的高校,及时转变教育模式,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教育改革。特别是在双创工作中,及时有效地融入大数据,顺应时代发展,才能更好地体现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

(一)大数据是探索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服务模式的重要支持和依据

大数据资源越来越丰富,高校可借助大数据平台充分地挖掘创新创业的相关数据,有助于高校深入全面地分析双创工作的特点和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方向。同时大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广大有创业意识和想法的学生以及专业指导老师个人获取相应数据的方式越来越方便,他们所能获得和分析网络数据能力在无形之中得到了提升,对于周边行业、环境及政策等方面变化也能够及时掌握。与此同时,伴随着大数据的出现,必然在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创业便利和新的创业方向。以上这些都为大数据背景下的应用型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服务模式提供了非常重要支持和依据。

(二)高校双创教育对大数据发展具有反推力

2015年,我国第一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顺利开展,同时也被定义为我国第四次创业大潮的开启年。同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作为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双引擎,这些都为创新创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当前在双创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不再将其目光集聚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主动去适应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创新创业环境中的大学生开始下意识地去利用大数据的收集有效信息,逐步对相应数据进行关注、分析和管理,并开始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数据信息和技术产生了兴趣。

(三)大数据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促进应用型高校和当地经济发展

目前大数据不断地渗透到各个行业,很多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再加上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居高不下,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各高校无法回避的问题。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和拓展学生就业渠道,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实施如与企业定制班培养专业人才,开展专项培训班等,但输出学生数量有限,收效甚微,对于整体的就业难问题,无异于杯水车薪。此时,国家提出的双创为其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培养大学毕业生的主阵地,在数据背景下做好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大势所趋,因而,大数据和双创教育协同发展对于促进高校和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服务模式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是当前互联网、大数据等背景下政府和很多企业都很关注的问题,因而,应用型高校就业创业精准服务不仅仅是要服务学生和学校,还要面向社会,服务当地企业,促进经济发展。

当前很多应用型高校也开始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大学生创业需求,实事求是、因材施教,选择契合大学生专业兴趣特点的教育课程,为学生营造鼓励创新的创业教育氛围。同时还积极探索具备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把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激发大学生们的创业思维。高校还通过调研和挖掘社会市场的具体需求,利用数据可视化、个性化地进行判断,及时做好专业的调整,教学内容也要紧跟社会潮流,不断摸索适宜的教学方法。但当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服务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一)在创新创业工作中,未真正将学生个体诉求作为主体

随着大数据的不断积累,不仅给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同时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那么对于学生双创而言,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学生作为高校双创工作的实施对象,其地位比较重要,但是在实际双创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很多高校并未真正地将学生自身诉求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没有将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进行相应教育课程的设计,而仅仅是为了完成就业任务,这是在创新创业工作过程中观念上出现的偏差。

(二)在创新创业工作中,未真正将高校专业指导作为重点

在创新创业工作中,依托大数据背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基地,所能获取的数据,以及社会资源的对接能力和把控能力等方面要远远高于学生个人,但高校并未真正利用就业系统或相应平台将这些资源和数据提供给学生个人,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的一些面子工作,很少有高校能够在实际创新创业操作中提供切实的帮助,从根本上无法担当起专业指导的重任。

(三)在创新创业工作中,未真正将社会市场需求作为导向

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平台给高校创业就业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也是当下高校获取企业和行业动向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很多高校当下借助大数据首要的需求仅仅只是针对学校发展需要,统计数据做报表,写报告,搞研究,按部就班,固守成规,并没有真正将大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更不要提通过探求市场需求为自身的创新创业工作提供指导和方向了。

四、基于大数据构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精准服务模式

为更好地推动应用型高校自身高质量就业创业目标的实现,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实现高校、学生、政府和社会等多方共赢,高校需要探寻一个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服务模式来发挥其主体作用。结合当前大数据背景及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工作中的实际,构建起“一个核心体系,三个平台建设,五个结合育人”的服务模式,可概括为“135”精准化服务模式,具体如下:

(一)搭建一个核心体系,形成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机制。

应用型高校领导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更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将创新创业工作提升到学校服务创新的战略高度,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设置专门的领导小组,校级领导及二级学院负责人等都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上下联动、共管共抓的氛围。同时要注意出台相应的文件将创新创业工作的地位切实得到制度保障,将创新创业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不动摇。随着大数据不断的深入和发展,鉴于应用型高校自身实际,充分地利用和整合学校资源,创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学院就业创业系统,通过系统数据统计,让有创意的学生都能有一副自己的职业或创业自画像,将创新创业融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现在已经构建的孵化园、技能實践平台、创客空间等,作为学校的主体创新创业实践工作基地,并给与有创意的学生们一定的政策倾斜,从租金、场地、办公设备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具体见图1),形成一个以领导为首,上下协同,教学、科研、文化、制度等为基础和保障,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工程体系。

(二)依托三平台建设,构建符合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育机制

当前各应用型高校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创新创业平台和机会,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大数据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出现平台效用不大甚至无效的现象。高校要想更好地推动自身创新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平台建设,建立高校、政府、企业、行业、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来推动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第一,搭建当地政府、高校及企业三螺旋互动共进合作的创新创业互动平台。借助大数据如成立双创科技园、创客空间等线上线下系统,可借助政府、高校及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共同打造双创平台。

第二,搭建高校和地方政府及中小学教育协同平台。通过此平台协同确定培养目标和方案、设计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实习基地共促创新创业。还可设立学生创新创业记录档案数据库,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形成双师双能型创新创业和创业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可在线进行解答和咨询工作。同时鼓励从中小学生进行线上双创学习,设置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激励学生。

第三,构建以政为主导,以产为导向,以学为主体,以研为保障,以用为目的的协同创新平台。高校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双创教育教研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使用启发式、参与式、沉浸式等教学,将成功的双创项目、学术前沿、产业技术等带入课堂,以解决区域经济、社会问题等为突破口,开展应用性教学研究。

相应高校借助以上平台的构建,可以遴选出3%-5%的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采用种子学生+针对性服务模式,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精英,提高创新创业项目的成功率,以便更好地促进高校双创工作。

(三)实现“五个结合”育人,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双创意识

高校作为学生双创工作推进的主体力量,为更好为地为双创工作提供服务,高质量完成创新创业工作,必须全心全意以培养学生双创精神、双创意识及双创能力为目标,构建针对专业实际、面向全体师生、因材施教、重视实践的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让双创教育真正地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第一,与学校应用型发展目标相结合。学校应用型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构建起校内外结合、课内外结合、多方资源结合、专业学科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可增加各专业学生实践课时的比重,要求学生实习实训不少于一年,强化培养学生知识转化的应用能力。

第二,与当地的产业和行业需求相结合。借助大数据,密切关注地方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动向,深入挖掘地方农业、科技等资源,通过开设高科技产业园、农业产业园、电子商务园等大学生创业园,结合创新创业课程实际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入园实践,线上线下分类进行发展,最终形成集聚效应,助力当地产业、行业及经济发展。

第三,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校内各中实践教学平台免费向有双创项目的学生开放,同时要求学校相应的实验室提供项目试验、训练竞赛等方面的服务。同时还可以借助线上组织创新创业精英训练计划、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多种形式开展模拟性的双创大赛,以赛促创,并通过大赛建设双创项目数据系统,推动相应项目落地。

第四,与校友工作相结合。以感恩母校,回馈母校为主题,通过就业服务系统筛选出毕业校友中出色的、创业成功的精英如创业成功的民营企业老板到学校或在线开展双创讲座、专题报告及论坛等,无论是采取进行现身说法的形式,还是在线上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等,这些凡是都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热情,并且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双创过程中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诉求,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助力其坚定创新创业必胜的信心。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创业成功校友专家库,邀请创业成功者进入系统,跟有双创项目的学生结对子,成为其创业指导老师,提供针对性、个性化指导和帮助。

第五,与开放办学相结合。国外对于创新创业方面的探索起步比较早,其相应体系也比较成熟,可加强同国外高校的合作,与国外研究所的沟通联系,借助大数据,借鉴国外相应的专业标准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更好地实现与国际创业教育接轨。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国际的创新创业实习实训项目,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让他们在调研和实践中更好地萌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也推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时代在发展,大数据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高校的各项创新创业服务系统也要借助不断地挖掘大数据不断地予以完善。通过高校创新创业“135”精准服务模式的构建,以市场上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提升双创的成效和质量。但由于该模式还在探索阶段,难免会存在不足之处,后期还需要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为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蕴韵.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就业创业服务“私人定制”模式探索——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7,27(04):82-85.

[2] 林化亮.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路径探讨[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17(03):74-76.

[3] 包雅玮.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优化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11):109-111.

作者简介:杨姗姗(1985—),女,河南濮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项目基金:①2019年度河南省大中专就业创业课题研究项目“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精准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YB2019010)研究成果。②2018年度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校级品牌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阶段性成果。~1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大数据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