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驱风散寒汤治疗风湿寒型膝骨关节炎54例

2019-10-21王维伟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驱风风湿疗程

王维伟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城关医院 浙江 宁波 315600

笔者应用针灸联合驱风散寒汤治疗风湿寒型膝骨关节炎(KOA)54例,临床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到2017年7月间收治的风湿寒型KOA患者108例,主症为患膝有疼痛、酸胀感,疼痛为刀割状锐痛感或者患膝可见明显肿胀,或有积液,活动功能不同程度受限;次症为畏风惧寒,喜热,四肢酸沉,患膝骨质肥大;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濡。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男21例,女33例;年龄48~71岁,平均58.26±5.89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4.82±1.32年。观察组男20例,女34例;年龄48~72岁,平均58.31±5.92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4.89±1.39年。两组一般资料均衡(P>0.05)。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针灸治疗。取穴:双梁丘、双血海、患侧鹤顶、犊鼻、委中、太冲、内膝眼、阳陵泉、阴陵泉、上巨墟、足三里、三阴交、悬钟、承山、阿是穴。皮肤常规消毒,0.30mm×40mm针灸针刺,直刺入针1.2~1.5cm,得气后以平补平泻法施提插捻转手法10s,留针30min,出针前再行上述手法一次后出针。灸治:鹤顶穴置鲜姜片,隔姜片以艾条灸治1炷(3cm)。隔天治疗1次。3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驱风散寒汤:白芍30g,独活 15g,威灵仙、肉桂、鸡血藤、桂枝各10g,杜仲、牛膝、秦艽各9g,乳香、没药、甘草各6g。疼痛重者加延胡索10g;水肿重者加生薏苡仁30g,防己10g;遇寒疼痛剧烈者加附片9g;恶寒汗出、体倦乏力者加生黄芪30g,防风10g。每日1剂,水煎分服。3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患膝疼痛、肿胀均消失,能正常活动;显效:患膝疼痛、屈伸不利显著好转,肿胀大体消失;有效:患膝疼痛、屈伸不利有所好转,肿胀部分消失;无效:患膝疼痛、屈伸不利、肿胀均无改善或加剧。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3 两组治疗前后骨性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活动度28.46±4.53 17.12±3.79★28.53±4.61 9.26±3.12★☆组别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疼痛11.86±1.93 5.89±1.16★11.93±1.95 3.97±0.98★☆僵直2.87±0.31 1.13±0.25★2.91±0.32 0.57±0.17★☆

3.4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液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液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IL-6(ng/L)组别 时间TNF-α(ng/L)IL-1β(pg/ml)对照组(54例)观察组(54例)14.87±3.26 9.16±2.19★14.89±3.28 6.62±1.84★☆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9.46±5.12 28.71±4.17★39.49±5.13 21.23±3.98★☆51.49±4.16 36.93±3.27★51.52±4.19 28.69±3.04★☆

4 体会

本病多以血瘀阻滞、经脉不通、气血不畅、筋软骨弱为本,以风湿寒邪入体为诱因[1]。因此治疗中应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强筋健骨、驱风散寒为主。针灸治疗对于经脉穴位进行直接刺激,使血脉通畅,气血舒行。具有作用直接、起效速度快的优势,并配合内服驱风散寒汤,与针灸治疗共同起到标本同治的作用。

猜你喜欢

驱风风湿疗程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重庆市成立中医风湿专科联盟
永磁直驱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改进PR控制在直驱风机变流器中的应用
直接功率控制在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应用
OW式永磁直驱风电系统不连续脉宽调制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
无花果煎汤熏洗治疗痔疮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