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根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痰浊型血管性痴呆观察*

2019-10-21钱立锋罗开涛杨喜兵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汤加葛根血管性

钱立锋 罗开涛 姚 青 杨喜兵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 浙江 嘉兴 314001

本文运用葛根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痰浊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住院或者门诊治疗的VD患者70例,经患者和/或家属知情同意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62~74岁,平均69.48±6.76岁;未受教育者8例,小学文化19例,中学或以上文化8例。治疗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58~73岁,平均72.32±7.41岁;未受教育者7例,小学文化18例,中学或以上文化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VD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气虚血瘀痰浊型痴呆的中医诊断标准,证候积分≥7分;③参照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根据不同文化程度相应调整:文盲(未受教育)组≤17分,小学(受教育年限≤6年)组≤20分,中学或以上(受教育年限>6年)组≤24分;Hachinski缺血量表(HIS)评分≥7分;参照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进行分级:轻度痴呆(CDR=1.0)、中度痴呆(CDR=2.0)者纳入;④年龄≥45岁且≤75岁的老年前期及老年期患者。

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基础疾病做相应对症处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给予盐酸多奈哌齐(5mg/片),每次1片,每晚睡前口服。治疗组采用葛根汤加味治疗:葛根、黄芪各30~60g,麻黄(先煎去沫)12~20g,桂枝、赤芍、全瓜蒌、石菖蒲、炒苦杏仁、生姜、大枣、甘草各15g,清半夏18g,黄连12g。根据病人舌脉症状酌情调整葛根、黄芪及麻黄的用量,中药统一由我院中药房配制及煎煮,麻黄先煎15分钟去上沫,水煎400ml,早晚分2次温服,两组均服用8周。

3 治疗结果

3.1 评价方法: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采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MMSE量表总分为30分,划分是否痴呆与受教育程度有关。ADL总分为100分,总分越高说明生活能力越强。

3.2 两组MMSE评分和ADL评分比较:见表1。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脱落2例。

表1 两组MMSE评分和ADL评分比较(-x±s,分)

4 体会

根据VD的临床特征,可将其归于中医学“痴呆”“呆病”“健忘”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髓海不足、气血亏虚、血瘀痰浊阻络,导致影响人体气机升降的多个脏腑功能障碍,形成脑部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浊、瘀血痹阻清窍的病理格局,病理性质以本虚标实为主。治疗以益气升提、化痰祛瘀降浊为原则,采用经方葛根汤加味。葛根汤除了具有解肌发汗、辛温祛寒之效,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中还能发挥其升提津液、通筋活络的功效,能引导诸益气活血、祛痰散瘀之药直达巅顶。此外,方中的全瓜蒌、石菖蒲、炒苦杏仁、清半夏、黄连、赤芍能祛痰浊瘀痹,使肺金下行而下气,除胸中气逆,降冲逆而开壅痹;黄芪味甘气温,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气虚血瘀痰浊型痴呆乃本虚标实之证,由是精微不化于上,浊阴不注于下,黄芪能升亦能降,气血行则脑窍通而神明开也。葛根汤加味配伍后能集温通、祛瘀、化痰、益气之功效于脑部,使清阳升而浊阴降,对血管性痴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本观察,我们发现葛根汤加味治疗后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VD的进展具有良好的逆转和治疗作用。

猜你喜欢

汤加葛根血管性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药食两用话葛根
颈椎病良方葛根汤
Self-Consistent Sources Extensions of Modified Differential-Difference KP Equation∗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葛根煨制前后的止泻作用及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