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视域下提高小学德育效能的路径探析

2019-10-20胡倩

学生之友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网络效能

胡倩

摘 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德育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为出发点,通过分析网络视域下小学德育工作的新目标以及网络为德育工作者带来的挑战,提出建设网络德育师资队伍、全方位渗透德育教育、家长引导和监督、建设网络交流平台等针对性措施,希望能为小学德育工作建设带来启发。

关键词:网络;小学德育;效能

引言:

网络是把“双刃剑”,给教育带来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随着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電子产品的广泛应用,网络遍布千家万户,网上信息获取虽方便、快捷,但也良莠不齐,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信息的筛选能力差,自控能力弱,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面对网络这个新环境,发现德育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特点,提出新方法、新途径,构建全新的德育理论体系。利用好网络这个新武器,使其成为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效能的助推器。

一、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新目标

新时代催生新任务,新任务提出新要求,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宏观背景下,小学德育目标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迸发出新的生命与活力。

(一)提高小学生对信息的辨别力和自控力

由于小学生辨别和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有限,以及面对诱惑性事物时自控力比较薄弱,这就对小学生的辨认能力和自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德育教育中,德育内容多以积极内容为主,对消极内容会进行适当删减。教科书的内容也是经过多领域的专家学者精心挑选、层层审定而成,防止对小学生的道德观念造成不良影响。但是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有些内容可能和教科书或教师讲的内容产生矛盾,这就导致小学生对教科书和老师的讲授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否定。因此,在网络大环境下,德育工作者不仅要给小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还要培养他们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面对诱惑信息时的自控力。

(二)形成“双线”一体化小学德育新形式

互联网像魔法棒一样,指到哪里,哪里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互联网潮流中,教育行业也不甘示弱,“互联网+教育”逐渐兴起。[2]因此,作为教育行业的成员之一,德育教师也应该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创新德育新模式,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双线德育”模式,通过创新德育途径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道德认知需要。线下通过各种主题班会、社团活动、课程学习来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线上可以开展各种德育主题演讲、征文活动投稿,以及课程评价反馈等,为传统德育手段注入新的活力。

(三)构建“三方联动”的小学德育新模式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家校互动”的小学德育模式正在解构,构建以小学生为中心,社会、学校、家庭“三方联动”的德育新模式是当前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社会是德育的最终指向,小学德育根植于社会,德育应该引导小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而网络的出现拓宽了社会这一主体的范围,将小学生置身于更宏观的环境中。因此,社会将成为德育新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一维。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工作新挑战

(一)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观点不一

网络信息的虚拟性、传播的无限性,身份的隐藏性等特征,给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传播速度快,更新频率高,言论较为自由,各种极端思想和不良信息充斥其中,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小学生很轻易就会陷入信息的沼泽难以自拔。另一方面,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不利于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长期沉溺在网络世界的小学生,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容易形成孤僻、冷漠、不善表达的性格,更会削弱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对德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网络时代对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知识面的扩展和深化。在传统德育教育中,教师所讲授的德育内容局限于书本。但随着网络的出现与应用,信息的层出不穷和观点的褒贬不一无时无刻都在挑战着老师的权威,比如“老人跌倒扶不扶”、“公交车上该不该让座”、“美丽的谎言算不算欺骗”等富有争议的道德事件容易让小学生们产生困惑,这就需要德育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对相关道德理论的深度剖析,才能将复杂的道德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道德问题具体化讲授给学生。二是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是以各种电子产品为载体,通过APP,网络站点等渠道发挥作用,各种热门社会事件,学习资源都要在懂得如何操作的前提下才能获取。作为新时代下的现代教师,尤其是对年龄较大的教师来说,要掌握并熟练的运用各种电子产品以及网上交流平台并非易事。

(三)对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施加无形压力

当前基于网络的教学环境是学校进行硬件设施建设的基本趋势。在网络时代下,对于学校而言,想要提高德育效能,网络硬件设施建设是前提条件。硬件设施对于“互联网+德育”而言,就犹如汽油对于发动机的重要性,没有汽油发动机就无法运转,没有良好的网络硬件设备,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就是纸上谈兵。但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异,资源分配不均,许多学校想要加强相关的网络设施建设也只是心有余而财力人力不足。

三、提高小学德育效能的路径探索

(一)建设新型网络德育教师队伍

学校可以建设一支由德育工作者(包括德育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少先队辅导员)、信息技术教师以及信息中心技术人员组成的网络德育教师队伍。[6]德育教师负责搜集网络上以及身边的德育资源,观察并提炼具有教育意义并与小学生接受能力相匹配的道德案例,分析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道德问题。此外,德育教师要善于将自己打造成一名“数字化德育教师”,善于根据小学阶段学生德育课程的特点合理使用互联网,大胆创新,提高德育课程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小学生道德行为逐渐从他律走向自律。[2]信息技术人员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一步加工,在学校相关德育网站上进行发布;信息技术教师在讲授计算机操作的相关程序的同时,还要告诫小学生诚信上网、文明上网、遵守网络操作规范。只有德育教师队伍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为学生建筑起通往道德的桥梁。

(二)全方位渗透网络素养教育

在网络与现实逐渐融合的现代社会,小学生网络素养的高低对网络的运行秩序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德育内容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进行自我更新。从教师层面出发,学科教师可以利用与网络相关的学科知识,潜移默化的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德育教师以及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辟网络教育专题,详细为小学生讲解关于文明上网的相关知识;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家长会等途径向小学生及其家长普及网络法律知识。从学校层面出发,学校德育处可以通过升旗仪式、开学典礼、专家讲座、在学校网站中开辟德育专栏等形式,宣讲有关网络使用的道德行为规范,使小学生在面对网络时能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提升网络道德素养。

(三)家长的引导与监督

提高德育工作效能除了学校和教师的努力以外,家长的引导和监督也起着重要辅助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师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许多家庭都配备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以方便孩子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家长在充分尊重孩子行动自由的前提下,应该对孩子的上网时间、网页浏览等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监督。

首先,家里面的电脑应该尽量安装在公共区域,比如客厅或者书房,同时在电脑上安装一些过滤垃圾信息、反黄色信息的软件;其次,规定每天的上网时间,如果孩子以学习为借口,要及时向老师核实信息是否属实并定期检查网页浏览记录,了解孩子的上网踪迹,防止出现撒谎以及不良信息的获取等情况;最后,建议不要给小学阶段的孩子配备手机,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控能力差,过早使用手机不仅容易分散学习注意力,出现网瘾现象,还会导致孩子出现早熟、暴力等不良心理反应。如果已经配备,建议禁止带去学校,并将手机设置成为“学生模式”,定时开关机,手机密码时常更换等。除以上监督行为,家长还应该定期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上网观念,内外兼顾形成合力,才会产生量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建设网络德育交流平台

建设网络德育交流平台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其一,各个省市的教育局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的特点,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建设省市网络德育平台,设置“法制教育”、“爱国教育”、“德育工作模范”等专栏,建立强大子网络,使下属各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小德育平台。[8]其二,学校要主动出击,在省市德育网下建立校园网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上网环境,防止学生到社会上的“黑网吧”上网。学校可以在校园网站上举办“道德小标兵”、“文明小学生”、“校园之星”等评选活动,上传各种道德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推荐适合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影视作品,比如:《感动中国》、《飘扬的红领巾》、《小兵张嘎》等。其三,每个班级可以在校园网的平台上进行班级网页建设,设置功能不同的专栏,比如:“班风班规建设”、“个人风采展示”、“说说心里话”、“国家大小事”、“家长连连看”等,这样不仅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了解学生内心想法,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也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总结

网络视域下的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德育工作者要详细掌握网络的特点,全面了解网络给小学生及其自己的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想要通过利用网络提高小学德育效能,首先德育工作者们需要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拓展德育途径,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挖掘富有创造性的德育课程。其次要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培养小学生对信息的判断能力以及自控力,普及与网络相关的法律知識。最后努力做到家校联合,共同引导和监督。当然,想要利用好网络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效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德育研究者、德育实践者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潘发成.借助互联网完善德育教育[J].文教资料,2019(05):151-152.

[2]王聪,沈贵鹏.“互联网+教育”在中小学德育中的实践初探[J].大众文艺,2018(24):214-215.

[3]黄小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9):30+40.

[4]汪波.谈网络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支持[J].文教资料,2018(13):188-189.

[5]黄丽萍.自媒体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3):4-6.

[6]吴茂森,王建火,吴泽武.网络环境视野下的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3):7-9.

[7]颜桂花. 高校德育人本化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8]郑华强.用好网络这个新阵地[J].中国德育,2015(08):64-65.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网络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