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据性对英语词根习得与磨蚀的影响

2019-10-18马亮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8期
关键词:语言习得

马亮

摘要:英语词根的习得与磨蚀在外语教学研究中占据着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探索出既能影响到英语词根习得又能作用于词根磨蚀的因素就非常有必要。文章通过一项实证研究,用数据证明了言据性这一语言属性对大学生英语词根和磨蚀的影响,目地是探索出一套高效的英语词根教学方法,延长学生对于英语词根的记忆时间。

关键词:言据性;英语词根;语言习得;语言磨蚀

1引言

在英语教学领域中,对英语习得的语言磨蚀现象的研究较多。所谓“语言磨蚀”(1anguage atcrition,简称语蚀),即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指双语或多语言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的使用和停止,其使用该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促进语言习得与防止语言磨蚀同样重要,在习得语言后要对其进行维护,否则之前辛苦习得的语言就会逐渐被磨蚀掉,进而影响到英语学习的效果。因此,本文探讨了言据性对语言习得和磨蚀的影响,并将其应用到今后的英语教学中,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在研究英语习得和磨蚀的过程中,已有诸多的学者关注了句法的习得和磨蚀,近些年来又出现了对词语的习得和磨蚀的研究,但是对于词根和词缀的研究只有一篇:《英语作为二语的前缀习得与磨蚀顺序》。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英语前缀的习得和磨蚀进行研究的。所以本文对英语中词根的习得和磨蚀进行探讨,以此来进行有益的补充。

近些年来国内外已有许多语言学家针对影响语言习得和磨蚀的因素开展了研究,这些因素主要可以归为以下几种:磨蚀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年龄、外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和读写能力。通过对这几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们都是从语言学习者或外部环境人手得出的结论,所以本文从语言本身出发,探讨言据性对英语习得和磨蚀的影响,以期对之前的研究进行补充。

2研究问题

英语词汇的教学一直是困扰着中国大学师生的难点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习得词汇时,总感觉记忆单词是一项机械的任务,因此单词的记忆效率很低。另一方面,学生在单词记忆完成后,过不了多久,辛苦学到的单词又总是被遗忘掉。这样词汇的学习就离不开背了忘,忘了背的循环状态。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解决单词记忆与磨蚀的问题呢?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调查了一批大一新生,研究了单词的理据性对他们单词习得与磨蚀的影响,目的是用实验来验证单词的理据性对大学生英语单词学习的促进作用。

3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哈尔滨理工大学化工、管理和日语三个专业四年级的120名学生,分别代表了理科、文科和外语类(非英语专业)专业的学生。这其中化工专业选取的是A班学生,日语专业选取的是B班学生,管理专业选取的是C班学生,这些学生在入学的时候参加了统一的分班教学考试,分别代表了英语水平的高、中、低三个档次。学生的年龄多数集中在20岁左右。男生4人,女生46人。他们之前都没有进行过大学英语常用词根的学习。总体看来这些受试学生比较有代表性。

4研究工具

选取116个大学英语中的常用词根组成一个用来学习和测试的词根表。这116个词根是从大学英语词汇大纲中提取出来的。这些词根的特点是它们都可以从英文单词中找出其含义的依据。根据其相似类型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词根和单词的辅音发音相似,这类词根有39个;第二类,词根是通过对单词进行字母摘取而获得的,这类词根有23个;第三类,词根是有两个单词合成的,这类词根有8个;第四类,词根的部分元音发生变化,这类词根有46个。总之这些词根都能从单词中找到其含义的理据。

5研究方法

将120名学生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学生为60名(A班20名,B班20名,c班20名)。第一组学生,采取传统的词根教学方法,并且在教学完毕后立即用这些单词组成的试卷对他们进行测试,要求学生根据英文词根写出其汉语意思,写对一个词根记一分,答错不得分,总分为116分。之后,统计他们所得的分数,并在两个月之后,仍然按照同样的方法对这组学生进行测试,来观察这些单词习得和磨蚀程度。第二组学生,采用介绍词根理据性的方法对其进行教学,在教学完毕后采取和第一组学生同样的方法来计算分数,以此来观察此种词根教学方法对学生词根习得和磨蚀的程度。

在得出学生的成绩后,将两组学生进行分类,分别算出A、B、C班学生的平均分,用于进行比较研究。

6结果分析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采用从传统词汇教学的班级成绩普遍较低,学习后的A,B,C班的平均成绩分别是82.55,63.60,55.05,两个月磨蚀后的平均成绩为61.55,45.90,36.55。而采用理据式词汇教学的班级平均成绩则相对较高,A,B,C三个班级的平均成绩分别为102.00,85.80,65.35,两个月磨蚀后的平均成绩为92.85,75.50,34.75。这其中A班和B班成绩的提高幅度很大,但是C班的成绩的提高幅度则相对较小。

7讨论

从上表中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正常班学生的词根学习效果明显不如实验班。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理据性词根教学的方式便于多数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其抗磨蚀的效果也较好。尤其是A班和B班的学生对理据性词根教学的方式非常适应,实验者和非实验者的差距明显。唯一不足的就是C班学生的实验效果,两组学生的成绩差距不是很明显。笔者通过分析其问题成因认为,其原因不是理据性词汇教学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c班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弱,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用于介绍词根理据的基础单词他们都没有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坚持使用理据式词汇教学方式,不但不能辅助这些学生的词根理解和记忆,反而加重了学生词根学习的负担,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8教学建议

通过以上的讨论笔者提出以下几种教学建议。

8.1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目前在高校仍有很多英语教师没有词根和单词相互联系的概念。而词源学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理解这些词根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于许多教师而言,这一从新学习的过程是一定要经历的。

8.2课堂上。使用理据性词根教学的方式

这要求教师不能孤立地向学生讲授每一个词根,而是要将这些词根和与其相联系的单词一并介绍给学生,从而降低这些词根日后的磨蚀速度。

8.3对学生要因材施教

从实验的结果来看,A和B班的学生实验效果较好,而c班的学生效果较差。因此笔者建议,先夯实英语基础弱的学生的词汇基础,使他们的英语单词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再使用词根理据性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既增强了学生对基础单词的掌握,又为下一步的词根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谓是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教學效果。

8.4复习时,侧重言据性较弱的词根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理据性强的词根的磨蚀速度相对较慢,而没有理据性的词根磨蚀速度较快。所以我们在词根的复习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没有理据性或理据性不明显的词根上,以提高词根复习的效率。

9结论

本文通过一项教学实验,得出了言据性对英语词根习得与磨蚀的影响。证明了在课堂上利用言据性开展词根教学的有效性。同时针对实验中出现不同的状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对今后的词根教学有所帮助。

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本项研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实验中选取的116个词根虽然都有单词作为其理据,但是词根理据性的强弱还是有明显不同,由于强弱的标准很难界定,本项实验没有对其进行详尽地区分。理据性的强弱是否会对词根的习得与磨蚀产生影响,这有待于接下来的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语言习得
儿童语言习得与小学英语教学
论情感因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英语的语境化教学研究
地方高校开设语言实践课的必要性及优势
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思考
将语用学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实践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