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语用学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实践的探索

2016-01-14姚亮

科教导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语言习得语用学语境

姚亮

摘 要 语用学是一门关于语言理解及其使用的专门学科,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以及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在现如今的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语法而忽视语言语用功能的传授,重视语言习得,忽视语言输出功能,这已成为阻碍学生交际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旨在通过对语用学的定义和课堂教学的实践基本分析,阐述语用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对语言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语用学 语境 语言习得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2.051

Abstract Pragmatics is a specialized discipline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use of language, the main target of its research are specific words in specific scenarios, and how to understand and use language context. In today's vocational school classroom, the prevalence of attention grammar and ignore the teaching of language pragmatic function, attention to language acquisition, ignoring language output,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obstacle to improve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basic definitions of pragmatic practice and classroom learning, elaborates pragmatic application and enlightenment school teaching in voc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gmatics; context; language acquisition

进入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正在出现巨大的结构性调整,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需要培养数以亿计层次高,技能强,专业精的人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表述,“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教育部【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了高职人才的培养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产学结合为关键”该文件彰显职业教育特点: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具有实践性的课程体系,培养技能过硬,能适应行业发展的新型技能人才。

但目前在我国职业学校英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绝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积极性不高;课前不想说,课上不敢说,课后懒得说;学生的英语表达存在严重的母语色彩,英语水平还远远达不到今后的就业的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将语言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语言的表达形式,发挥语言功能,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理解和使用语言。

1 语用学的概念阐述

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提出了语用学(pragmatics)的现代用法,并出版于1938年的《符号理论基础》。查尔斯·莫里斯认为语用学是:研究符号与其使用者和理解者之间的关系的科学。这样的定义使得语用学区别于语义学和句法学,它把人的因素考虑进去并放到极重要的位置上,强调使用者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强调实践性。

荷兰内梅亨大学马普心理语言学所所长和对比语言学教授Stephen C.Levinson在其著作《语用学》也提出: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all those aspects of meaning not captured in a semantic theory.(语用学是针对那些未能纳入语义理论的意义范畴的研究。)

Pragma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and context that are basic to an account of language understanding.(语用学是对语言和语境之间对于解释语言理解来说至关重要的那些关系的研究。)(1983:6-27)

Levinson从意义和使用两个方面确立了语用学的研究范围。语用学不仅仅是对话语输出者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也是研究话语接受者解码和推理的过程。特别强调了在语境 ( context) 中研究词、句、话语等语言行为的实际意义,强调一旦脱离语境,即使言语行为本身符合逻辑,语言行为的理解也会出现语用错误,不但作为语言最基本的交际功能无法实现,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语言习得也就无法完成。因此,我们在进行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好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职业英语教学的目的。

2 根据语用学理论选择合适的教材,筛选合适的课程内容,强调课堂教学的可用性、有效性、合作性

我们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类普教模式的英语教学占据了高职英语教学的主导,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教师的理论讲授过程占据了学生语言习得的绝大部分时间,语法,练习等脱离语言环境。然而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一致的,我们应该根据高职的培养目标,针对学生的需求和企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根据目前高职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选择一套适宜的教材,为语言学习创设一个环境。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还发现一些教材教授内容设置难度过大,打消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一些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过多讲授语法知识,导致班级学生对于英语学习采取的一种“算盘珠”式的应对策略,即: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没有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意识;更有甚者提出,职校学生英语学习无用论,对在校所学知识是否在能在以后工作中有用产生怀疑。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首先应当在教材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注意与语用学的理论相结合,即符合交流参与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会话合作原则,即:

(1)数量准则(The maxim of quantity):(为当前的会话)提供适量的信息;不要提供超于所需之外的信息。

(2)质量准则(The maxim of quality):说真话;不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3)关系准则(The maxim of relation):说话内容要同话题有关。

(4)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避免表达晦涩;避免歧义;说话要清楚明了,间接且有条理。

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对于教材的选择应力求新颖,紧扣时代的发展,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职业需要,高职英语教学要着眼于实际培养目标,听说训练领先;读写跟上;先基础,后应用,从而达到学用结合(高桂芳,2006:15-16)。

3 根据语用学理论进行课堂教学,学以致用,创境激趣,让“哑巴”英语鲜活生动起来,强调语言的带入感和语言习得的成就感

一般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教材的选择和课程的讲授局限于学生的素质、学习能力以及教材的束缚,教师本身很难有发挥,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成为现在高职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针对语法或知识点的阐释,基于语用学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语言用法和语料的解释,使语法和知识点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大大增强,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保证了课堂的听课效率。要达到这就样的要求,就必须保证我们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根据语境、实际交际需要来教授合乎规范的语法形式。

强调课堂的带入感其实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挑战,教师由课程主导者或者课堂控制者转换为“导演”,学生成为“演员”,借用学生学习母语的经验,创设情境,提供语境,充分将每个“演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达到敢说,想说,愿意说的课堂效果,学生自发地提问,让学生真正地学以致用。

学生必须明白只要是语言那就是各类信息的载体,都蕴含着海量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当然也包括风土人情。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吸收精华,提高文化素养。也就是说,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丰富各种知识,扩宽视野,将“汉式英语”转换为“英文思维”,让英汉之间的转换更加顺畅,不断有针对地进行训练,固化,从而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以讲授法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行分析教材并梳理重难点,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编写或表演对话、话剧、模仿等实际场景类的可操作性活动,既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或组织英语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英语,也为今后实习就业打下基础。

4 告别经验主义,以实际语境为基础,就业为导向,产学合作,强调以实战促学习

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实践并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得到实际的验证和岗位的磨练;结合真实环境下的顶岗实习工作,全面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这样培养出的职校学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强,同时兼备良好职业道德、熟练技能和极高的职业素养,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这就要求以何种方式开展实习工作,在实习期间能够得到英语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何将语言运用的更加得体、规范,以确保学生最终能进行真正的实战式的涉外交际。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保证了学生第一时间能得到帮助,也丰富了在校教师语用素材。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可以采用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任务教学法,做到语境真实化、课堂社会化。结合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及岗位要求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一方面能保证课程教学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到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水平的意识,避免语言具体使用中的错,做到措辞有效、精准、得当,能传达接受者所需要的信息。

5 小结

建立在语用学教学理论基础上的职业英语教学实际上并不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方法的摒弃,其目的还是希望职业英语教学满足 “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的要求,给英语教学注入不同的活力,实现课堂的创造教育和情景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刺激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其思辨性和积极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专。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培养出政府满意、家长放心、企业满意,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Levinson,S.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 高桂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重在突出“实”“用”二字[J].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5).

[5] 赵芝英.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高职英语教学体系[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4.

[6] 朱红艳.浅析语用学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0.2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H].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语言习得语用学语境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模糊语的交际功能
让熟语教学插上“语用学”的翅膀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高职高专英语的语境化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地方高校开设语言实践课的必要性及优势
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