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体育社会学70年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及展望

2019-10-18马思远卢元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研究热点发展历程展望

马思远 卢元镇

摘    要:体育社会学作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和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对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和体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等方法梳理回顾中国体育社会学70年发展历程,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社会学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学科理论空白期、学科引进建立期和学科科学发展期3个时期。不同历史时期分别从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理论建设、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建设、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研究方法等进行综述,厘清体育社会学发展脉络;凝练体育社会学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体育体制改革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全民健身与健康、人口老龄化与健康养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等。认为体育社会学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健全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强化研究人才梯队建设,要立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拓宽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关键词: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展望

中图分类号:G 80-051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sociology in China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emerged and continuously perfec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sociology and sports undertakings in New China.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expert interview, literature review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70-year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ports sociology in China, and divides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sociology into three periods: the blank period of discipline theory, the period of introdu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discipline and the period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t summarizes the nature, theory construction, discipline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trend of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sports sociology, and thus clarifies the development vein of sports sociology. It condenses the hot issues of current research of sports sociology, including sports system reform and training of reserve talents for athletic sports, national fitness and health, population aging and healthy old-age care, adolescent studentsphysical health, etc. It puts forward that sports sociology should reinforce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improve discipline organiza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talent echelon, build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sports sociolo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roaden international horizons and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s.

Keywords:china; sports sociology; development process; hot issues; prospect

受訪者简介:卢元镇,男,生于1942年,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体育社会学和群众体育学教学研究重要开创人之一。曾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体育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体育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体育行业职业鉴定专家组聘任专家,广东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体育社会学会名誉副主任委员。发表学术文章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多部,主编各类体育教材、词典、体育百科等30余套种,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本文基于对卢元镇教授访谈资料整理基础上成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体育社会学从无到有,从引进、学习借鉴到建立理论体系,从零星的社会调查研究到大规模集成研究[1],从学科、专业建设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走过了一条坎坷的道路,如今已日臻完善,对中国体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体育社会学是最早产生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前,曾经有过体育社会学的萌芽,时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的林启武就主张建立体育社会学学科。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学被取消,体育社会学也不復存在。从1949年到1978年,社会学的概念在中国几乎销声匿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问题,包括体育社会问题。直到20个世纪70年代末,社会学才得以恢复,体育社会学在林启武、轲犁、熊斗寅等学者积极倡导下开始建立。

1   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从体育社会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学科建设、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厘清体育社会学发展脉络和趋势。对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历程进行历史分期,遵循体育社会学发展的重要史实,以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重要理论及推动学科发展的主要人物等为依据,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体育社会学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学科理论空白期、学科引进建立期和学科科学发展期3个时期。

1.1  学科理论空白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为了国防安全和社会经济建设,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发挥体育的健身功能、保家卫国的军事功能和建设祖国的经济功能。而向前苏联学习的“劳卫制”,使得中国体育深深地烙上“苏式体育”印记。为了增强国民体质,“劳卫制”中的“达标”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后在“文革”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停滞,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受到严重影响。这种情况断断续续一直延续到“文革”结束。

这一时期的国防体育、体质达标、工间操、广播体操等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工具性、强制性,重体育实践而轻体育理论。即使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也没有系统的体育理论,更没有体育社会学理论,应用的是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的“体育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自编的体育教材《体育理论》,虽然对新中国体育理论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但基于与前苏联十分相近的体育体制,依然难以摆脱前苏联体育理论的影响。

1.2  学科引进建立期(1978—1995年)

体育社会学在中国兴起与发展至少有3种因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奥委会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加速了中国融入国际体育组织的进程;二是改革开放加强了包括体育社会学在内的国际体育学术交流,突破了中国人文学科研究的禁区;三是以上2种因素使得体育问题出现扩大化、复杂化和国际化。在这种背景下,体育社会学学科应运而生,学科建立势在必行。可以说,在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体育社会学的地位逐步提高,其社会价值也逐步受到重视,这也是体育社会学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1.2.1  国外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著作的译介和理论引入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体育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体育迅速发展和竞技体育崛起使得体育社会现象日趋复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介入研究。首先是由林启武、轲犁、蔡俊伍、牛兴华等学者积极倡导,并译介了国外的体育社会学的有关著作,大量中青年学者开始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国内、外的各种体育现象[2]。据相关研究表明,从1980—1986年中国直接翻译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论文有16篇[3]。这些源自国外的学术研究成果开阔了中国学者的眼界。

体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其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源于社会学,它主要阐释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体育行为和社会活动的规律,并不断产生新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结构功能论、社会冲突理论、社会控制论、社会互动论等是中国的体育学最先引进的理论,并在中国的体育社会问题研究领域有所应用,促进了体育社会学的发展。

1.2.2  学科性质的厘清和理论研究的深化

每门学科都必须有其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领域、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偏离学科边界的研究不利于学科建立和发展。学科的建立是个动态过程,不论是学科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边界,都随着对学科的深入认识与理解逐步清晰和科学;因此,体育社会学概念的厘清、研究方法的科学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随着中国的体育社会现象的复杂化和国际化,体育社会问题研究也日趋复杂化。

体育社会学定义的偏差与厘清。长期以来,“体育社会学”的定义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逻辑问题:将体育社会学定义为“知识体系”“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定义过于宽泛;将体育社会学定义为“社会问题”的,定义过窄;还有一些定义含混晦涩,回避了对体育社会学本质问题的回答”。一般而言,只要对学科具体研究内容和功能作出界定,就找到了属与种差的范畴。为了明确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还需要进一步说明体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因此,体育社会学主要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体育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体育的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这就是体育社会学定义的种差。20世纪90年代,陈天仁、何方生等都认为体育社会学属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虽然他们对种差的表述有些差异,但基本上都是从体育的结构功能、体育发展规律及体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来定义体育社会学的。卢元镇认为,体育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体育社会学研究逐渐广泛深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体育的研究仅仅局限在学校体育范畴内,只能用教育学加以阐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以及竞技体育的逐步崛起,体育逐渐延伸至社会各领域,体育问题也冲出了学校体育的藩篱,“体育理论”对新出现的体育问题也无法解决。这一段时期,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涉及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运动与社会文化、体育运动与生活方式、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运动发展的国家计划等方面的研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再是单一的描述性的定性研究,也不是调查数据的堆砌和罗列,而是综合运用多种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日益复杂化和国际化的体育社会问题予以分析和阐释;这些研究领域从体育问题延伸到体育社会问题,从观察法、社会调查法到质性研究的深入,从社会现象到对问题本质的追问,呈现出研究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从而促进了对体育领域社会问题的诠释及深化了规律性认识。

1.2.3  学术研究的活跃和学术团体的建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体育社会学研究空前活跃。最早是北京大学林启武编写的《体育运动社会学》讲义,在小范圍内向国内体育理论界介绍了体育社会学的框架。1985年在福建省泉州永安市举行了社会科学研讨会,其中专门召开了体育社会学讨论会,会上交流和讨论了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问题,提出很多宝贵建议。1986年在沈阳市召开的全国体育社会学成果交流会上,已有近30篇颇具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参加了报告。同年,“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课题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这也是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第1次被纳入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规划。1989年后,先后有6本《体育社会学》教材出现,分别由刘德佩、徐隆瑞、吕树庭、黄捷荣、卢元镇和毛秀珠等编写,这门课程初期在北京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院校开设,北京体育大学还招收了“体育理论—体育社会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4] 。据吴玉芳的研究,在1988—1991年有关体育社会学的54种1 416篇中文文献的统计中,体育社会学有211篇,仅次于学校体育学和群众体育学[5]。在这期间,数以百计的体育社会学论文发表,研究领域涉及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体育改革、体育与大众传媒、社区和区域性体育、体育群体、体育社会问题等方面,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

1980年12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成立,为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1983年,厉鼎禹倡议成立了“江苏省体育社会学研究会”,这是中国最早的省级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1986年,“辽宁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了“体育社会学研究会”。1987年,原国家体委提出了要“有计划地加强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理论学会”为加强体育社会学研究,成立了“体育社会学学组”。1994年中国社会学会在福建福州成立了“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1996年在复旦大学举行了“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这一时期,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多次研讨会,就学科性质、概念、教材、课程、人才培养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这一时期,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社会学理论基础上,中国的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和学科初步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得到较为广泛、科学地应用,产生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凸显了对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并体现出体育社会学理论对体育社会问题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完善了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体现了体育社会学对体育社会问题的阐释、解释等作用及对体育社会问题研究的前瞻性。但是,在体育社会学基础理论建设上还须加强,学术团体需进一步健全,研究方法应多样化,对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需更系统和深入等。

1.3  学科科学发展期(1996年至今)

中国体育社会学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取得很大进步,学科影响力不断扩大。1996年7月,体育学被正式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一级学科,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二级学科,体育社会学归属于体育人文社会学;1997年体育社会学被列为社会学的二级学科,标志着中国体育社会学进入科学发展阶段。

1.3.1  体育社会现象的特点

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的基本研究对象。体育社会现象是存在于人们身体以外的社会行为等。在现代社会,体育是社会的缩影和折射,体育社会现象又往往是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的一种形象化折射;因此,对体育社会现象的解释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与体育事业的发展相关,而且与社会的发展相关,它不仅可以转变为一种社会力量、民族精神,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以成为一根“导火索”,引发社会事件[6]。体育社会现象的发展阶段呈现产生的集注化、范围的扩大化和表现的复杂化。

1)体育社会现象产生的集注化。体育社会现象的集注化表现为这种社会现象开始不再附着于其他社会现象,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全世界“体育人口”及与体育有关的人口在增长,体育社会组织在增长,体育占用社会总时间在不断增加,各国政府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在提升;因此,体育领域形成了一些新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以各种方式影响着社会、经济、政治、民族等的变迁与发展。如何解释、阐释这些社会现象,厘清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促进体育与社会的协同发展,必将诉诸体育社会学来研究。

2)体育社会现象范围的扩大化。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同样推动了体育的国际化;终身体育的提出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加速了体育文化知识、体育教育的普及;人的主体意识与人文精神的觉醒,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体育权利的提出和普遍接受,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大众化,使体育人口迅速增长;体育场地设施逐步实现社区化,体育管理逐步实现社团化,运动健身逐步生活化等。随着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而出现的体育社会现象,是一个动态的、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3)体育社会现象表现的复杂化。如果说体育社会现象范围的扩大化是体育社会现象“量”的增大,那么体育社会现象表现的复杂化则是它“质”的变化。体育社会现象表现的复杂化体现为:经济活动介入体育之中,体育职业化、体育商业化、体育产业化使得体育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体育产业越来越活跃,体育商品日益丰富,体育产业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体育逐渐成为国家间对外交往的工具。值得一提的是,大众传媒有效传播了体育的功能和价值,推动了体育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也加速了体育社会化;体育社会问题能够折射出社会问题。

体育社会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社会现象错综复杂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等的发展,体育社会现象产生的集注化、范围的扩大化和表现的复杂化,将使体育社会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凸显。

1.3.2  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一是对纷繁复杂的体育社会现象进行分析、阐释和评论;二是厘清体育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发展的规律,前瞻体育发展的趋势,促进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体育为人民服務。基于体育社会学研究具有滞后性,体育社会学研究需紧跟体育和社会发展的形势。体育社会学发展期的研究趋势,呈现出多元化、专题化、本土化和国际化。

1)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多元化。体育社会学不但从理论、思想层面对体育问题展开研究,而且从体育管理体制、体育管理机制,甚至从研究方法层面加以阐述;不但从社会学的角度,而且还要广泛地结合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解释体育社会现象;不但要说明体育活动中的经济现象,而且要揭示体育经济活动中的社会现象,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十分宽泛。包括对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体育事业的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体育事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体育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研究等。

2)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专题化。从多维视角对各类体育社会现象、体育问题进行多元化的研究,是体育社会学横向研究的主要思路。专题化研究不在广,而在深,即把体育中的某一类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作为重要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或阐释某一类社会现象发生、发展规律,或揭示体育社会问题的本质,为体育事业科学地发展总结经验。2001—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社科研究课题立项共1 404项,体育社会学课题立项298项,占比为21.2%[7];同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立项520项,有关体育社会学的优秀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共725篇[8];截至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共计立项体育社会学项目4 785项[9]。这些研究对体育社会学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卢元镇认为,建构中国体育社会学的本土特色,并最终超越本土特色,是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必由之路。社会学传入中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逐步实现了它的本土化改造,体育社会学被中国学界认可还不足40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体育事业既有共同点,也有巨大的差异性,体育社会学不仅要研究共性问题,也必须研究个性问题。体育社会学要在中国体育学研究领域发展,就必须以本土体育为基本研究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从这个角度看,体育社会学本土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体育事业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研究。在加强体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传承与弘扬,注重应用性研究,解决不同人群的体育普及度和参与度及俱进全民健康等体育社会问题[10]。

4)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国际化。1997年11月亚洲体育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体育大学隆重召开,成为中国体育社会学开始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标志。在此期间,熊斗寅、刘德佩、卢元镇、吕树庭等中国学者多次应邀到国外讲学,并向国外介绍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进展,受到国外同行的重视。2006年,国际体育社会学研讨会在沈阳师范大学召开,国内、外出席会议的学者达100余人,围绕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状况、体育社会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截至2008年底,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体育社会学论文60余篇,与国外同行完成跨国合作研究课题有12项之多[11]。2014年7月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大会就“体育、政治和政策”“老年化与体育”“体育健康和生活方式”等20余个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12]。中国体育社会学在学术交流、研究内容方面都逐步在国际化。

1.3.3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日臻完善

可以说,研究方法是衡量一门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体育社会学主要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个案分析等收集资料,同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运用观察法进行归纳的定性分析相结合来分析资料;主要研究视角是从社会学中层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论等)和概念工具(社会分层或社会地位、社会流动、社会网络、角色设置等)研究体育社会现象和问题。所以,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目前,正逐步形成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并日臻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使用调研方法。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收集资料主要通过访谈法和调查法(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等)等方法,尤其是以统计学分析为主和逻辑推理分析为辅的数理统计分析法越来越普遍,且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社会网络分析法,以及对体育领域的社会现象、体育问题的大数据分析也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者所重视。体育社会学采用的社会调查法,常常受到政策研究者的重视,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大量与研究相关的信息,便于形成政策性建议,因此,该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易于被有关行政部门采纳。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与政府、体育组织的合作研究正在成为各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一个趋势。

2)强调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体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沿袭了社会学的实证研究传统,强调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在实证研究中,不仅要进行定量分析,而且越来越多地强调定性分析的重要性。主要分析体育现象及与体育现象有关的其他社会现象的产生机制,与体育哲学的理性思辨和体育文化学的现象学分析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3)普遍使用社会学理论。体育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分析体育的社会现象。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在体育领域的应用,例如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控制、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不仅构成了体育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体系,也用来对体育社会现象作具体分析与论证。例如: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来分析不同时代体育的历史使命和承担的历史责任,分析宏观的社会结构设置与体育的关系;用符号互动论分析体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互动等;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体育现象,折射出相应的社会现象;冲突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由体育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中。在研究中,也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分别解释一种体育社会现象的。

这一时期,体育社会现象产生愈加集注化、范围扩大化和表现复杂化,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日臻完善,研究内容呈现多元化、专题化、本土化和国际化趋势,研究成果更加丰硕。到目前为止,尽管体育社会学的发展进入了科学发展阶段,但在学科建设、研究人才梯队培养、本土化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仍需加强。

2   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凝练及展望

2.1  研究热点凝练

关注和追踪中国体育领域的热点问题,是体育社会学学者的责任和使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有一些热点问题具有明显的时效性,而那些关系到国家战略的竞技体育改革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全民健身等话题,几十年来始终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热点问题,具有明显的延时性。笔者在访谈基础上,对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凝练,这些热点问题包括中国体育体制改革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人口老龄化与健康养老,学生体质健康等。

2.1.1  研究热点之一:中国体育体制改革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多年来,体育体制改革始终是体育社会学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它涉及诸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竞技体育。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并且在短期内使中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职业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处于青黄不接的窘境,职业体育与业余体育的连接断裂,专业体育与职业体育难以衔接等。时至今日,在某些体育项目上中国可能已出现个别顶尖运动员,但就其总体发展而言,仍面临后继乏人,这便引起了众多学者从体育社会学视角展开了探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2.1.2  研究热点之二:全民健身与健康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滞后于竞技体育,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一些健康问题逐渐产生。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全民健身”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以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的“雪炭工程”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使得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此外,通过建立两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制度,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民体质监测走向了正规化,积累了大量的居民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为居民科学健身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全民健身活动深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009年的《全民健身条例》使全民健身工程进一步法制化,保障了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权益。2016年《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颁布,明确了全民健身计划的国家发展战略地位和重要意义。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体医融合”指明了方向,将“全民健身”与“全面小康”紧密结合,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明确了新的思路,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政策保障。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在人民群众社会实践中凸显的与“全民健身”相关的问题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2.1.3  研究热点之三:人口老龄化与健康养老

“健康养老”是近20年研究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焦点。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性问题[13]。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快和老年人口规模日益扩大,从2000年中国已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14]。2018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5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7.9%[15]。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养老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福祉,是需要解决的国计民生的重要难题之一,也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全民健身”战略对推动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很多研究者在研究“体医融合”问题。“体医融合”是解决健康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就“体医融合”现状来看,还需进一步从体育社会学角度展开研究。这也将继续成为研究者深入探讨的热点问题。

2.1.4  研究热点之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

青少年体质健康事关国家安全、民族未来和家庭幸福。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但在“文革”时期,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高,青少年体质健康堪忧。改革开放后,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这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20多年前,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初显症候的时候,有人认为是个别现象,甚至当年的全国学生体质调查结果也被曲解[16]。基于1985年和1995年2次全国学生(7~18岁)体质指标作为参照,从1985—2014年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爆发力、耐力、视力及超重和肥胖等指标,从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其下降范围除了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外,涉及学生体质的3大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和健康指标。特别是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指标下降的范围广和反映学生健康的视力、肥胖和超重指标及反映身体机能指标的肺活量指标下降的幅度大[17]。基于此,体育社会学领域围绕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展开了社会学视角的分析讨论和研究。从学校体育、应试教育、生活方式、营养观念等方面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调研,形成了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持续发酵的热点议题。

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还有诸如社区体育、体育社团、竞技体育异化、反兴奋剂、女性体育、休闲体育等方面,这些研究使得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范畴逐步扩大,并逐渐形成纵深的研究专题,对认识体育社会问题的本质,解决体育社会问题,把握体育社会学发展规律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2.2  展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沧桑巨变。体育社会学在一代代学者的努力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体育社会学不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还是社会实践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新时代下中国学者应勇担新的历史使命,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18]这就要求体育社会学研究者既要与时俱进,扎实做好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更要为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贡献力量。首先,要加强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判断力,要加強系统性的学科概念的研究、厘清学科研究边界,注重研究方法等的研究。其次,要重视体育社会学研究人才梯队建设,逐步实现研究人才新老交替,培养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中坚力量。第三,要逐步健全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建立专业调研机构和数据分析中心,加强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出版,形成体育社会学调研的专业机构。第四,立足中国本土体育,构建体育社会学中层理论体系,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第五,体育社会学学界要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社会学理论水平,要拓宽国际视野,学习和研究国外的社会学理论,迈进国际学术交流空间,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着眼于国际体育实践与发展趋势。第六,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一方面要与流行文化社会学、民俗社会学交叉融合,形成能指导体育社团和基层体育组织的理论,在实践层面推动社会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另一方面要搭建与国际体育社会学学者对话的平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吕树庭.体育社会学理论与实证研究误区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4):5.

[2]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进展及其基本特征[J].体育科研,1996,17(3):1.

[3]  陈立勇.中国体育社会学界对国际体育社会学界的贡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3):9.

[4]卢元镇,林文贤.中国体育社会学30年[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5):1.

[5]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学科进展报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1.

[6]  卢元镇,于永慧.给体育社会学一个准确的学科定位[J].体育科学,2006,26(4):3.

[7]  曲鲁平,郑丽丽,王健,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科研究项目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3(8):16.

[8]  季谋芳,金育强.近10年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述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6):13.

[9]  李欣,冉建.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动态、不足与未来[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9(5):105.

[10]  李金龙,刘英辉,孔庆波,等.中国体育社会学科研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6):499.

[11]  陈立勇,林文峰.中国体育社会学进程中的对外联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6):678.

[12]  赫忠慧,董进霞,张锐.体育社会学与社会变革中的挑战:2014年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会议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5):395.

[13]  吴玉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N].光明日报,2014-11-14(6).

[14]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42.

[15]  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3月5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EB/OL].[2019-07-12].http://www.gov.cn/zhuanti/2019qglh/2019lhzfgzbg/.

[16]  卢元镇.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1.

[17]  馬思远.中国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及其社会因素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7:51-52.

[1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9-07-1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4.html.

猜你喜欢

研究热点发展历程展望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