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 UCA1和BCAR4表达与辅助化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

2019-10-16吉茂礼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引物辅助乳腺癌

王 碧,吉茂礼

(1.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检验科,陕西咸阳 712000;2.商洛市中心医院检验科,陕西商洛 726000)

辅助化疗可以使一部分乳腺癌患者获得病理学完全缓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1(urothelial carcinoma-associated 1,UCA1)和乳腺癌雌激素耐受基因4(breast cancer anti-estrogen resistance 4,BCAR4)与乳腺癌化疗的耐药机制有关[2]。本研究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分析30例乳腺癌患者组织UCA1和BCAR4的表达,旨在探讨两基因标志物与乳腺癌辅助化疗效果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和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接受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穿刺或活检标本30例进行分析。年龄39~74岁,中位年龄52岁。依据化疗效果分为有效组(20例)和无效组(1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白细胞>3 000×109/L,符合辅助化疗标准。排除标准:并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并发血液病或其他恶性肿瘤。本研究经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和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得到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

1.2 试剂和仪器 RT-PCR引物以及RNA提取试剂盒、逆转录试剂盒以及PCR试剂盒均购自广州复能基因有限公司。血清CA153水平检测采用罗氏Modular○RP800生化分析仪。

1.3 方法 血清CA153水平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参考值为0~25 ng/ml。组织UCA1和BCAR4表达检测应用RT-PCR技术。

1.3.1 乳腺癌辅助化疗:所有患者均行DA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1次/3周,吡柔阿霉素50 mg/m2,1次/3周,环磷酰胺600 mg/m2,1次/3周,共化疗6周。依据辅助化疗的疗效行保乳手术或乳房切除术。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评价标准[3],完全缓解:肿瘤完全消失,包括腋窝淋巴结;部分缓解:最长的肿瘤直径减少30%;疾病进展:最长的肿瘤增长20%或出现新的肿瘤转移灶;无变化:所有情况无变化。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者被纳入有效组,疾病进展和无变化者被纳入无效组。

1.3.2 标本收集与处理:所有患者于辅助化疗后采集空腹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于-80℃保存,用于CA153水平检测。收集辅助化疗后的穿刺或活检标本,用于UCA1和BCAR4表达检测。

1.3.3 RT-PCR:按照miRVana miRNA分离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提取乳腺癌组织的总RNA。引物采用ABI公司Primer Express Softwarev2.0设计,由华大基因公司合成。以U6作为内参照。BCAR4引物序列:F5’-CTGGTGTCGTGGA GTCGGCAATTCAGTGA-3’,R5’-GACCC AAIACGAGTCGGCAATTCAACT-3’。UCA1引物序列:F5’-CAAGGTTCATGACACTTGC-3’。R5’-GTCAATCCWCGCTGTAGCA-3’。U6引物序列:F5’-ACTTCTGAATGAGTGCTTCAG-3’,R5’-UGAAGCGCCTGGTGTTTAAACG-3’。PCR反应条件:预变性95℃10 s,95℃10 s,60℃20s,72℃10s共40个循环。以2-△Ct求得UCA1和BCAR4的相对表达量,△Ct=目的基因循环数-U6的循环数。

1.4 统计学分析 资料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UCA1,BCAR4和CA153的异常率分析以及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采用χ2检验,UCA1,BCAR4和CA153的表达或水平分析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rson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癌组织UCA1,BCAR4及血清CA153分析结果比较 见表1。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组织UCA1,BCAR4表达和血清CA153水平显著降低,有效组三标志物的异常率也显著降低。以上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乳腺癌辅助化疗的有效率为66.6%。

表1 乳腺癌组织UCA1,BCAR4及血清CA153分析结果比较

2.2 相关分析 见表2。在乳腺癌辅助化疗无效组中,组织UCA1和BCAR4表达呈正相关性(r=0.839,P<0.01),两标志物分别与血清CA153水平呈正相关性(r=0.817~0.832,均P<0.01)。组织UCA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BCAR4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和肿瘤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均P>0.05),而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

表2 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3 讨论

辅助化疗可以使乳腺癌患者获得病理学缓解,但仍然有一部分的患者面临进展的风险,并可能因此失去保乳手术的机会[4]。研究表明lncRNA中的BCAR4和UCA1与乳腺癌化疗的耐药机制密切相关。VAN AGTHOVEN等[1]研究认为BCAR4的高表达可能促进雌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上调组织BCAR4表达可以增加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促进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研究表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是一种原癌基因,其在许多肿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组织中高表达的ErbB2和ErbB3可以刺激肿瘤细胞增殖,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性[5]。研究发现,上调人乳腺癌ZR-75-1细胞株内的BCAR4表达可以促进ErbB2和ErbB3的磷酸化,增强肿瘤细胞对雌激素的依赖作用,进而刺激肿瘤细胞的增殖[6]。有研究采用RT-PCR技术分析80例乳腺癌患者的结果显示,BCAR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而沉默BCAR4表达则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7]。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辅助化疗有效组中BCAR4的基因表达较无效组显著降低,BCAR4在有效组的异常率也显著降低(P<0.01)。提示辅助化疗可能降低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目前,有关BCAR4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的研究甚少,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最近的研究证实UCA1对乳腺癌呈现明显的促癌作用,并且调控多种肿瘤细胞如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及肝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研究表明UCA1是乳腺癌的原癌基因,其在雌激素受体阳性及阴性的乳腺癌细胞中均呈现较高的表达[8]。LIU等[9]研究发现UCA1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分级和死亡率呈正相关性。他们的研究认为UCA1通过调节Wnt信号通路影响肿瘤细胞的化疗敏感性,在他莫昔芬耐药的肿瘤细胞中Wnt信号活性和UCA1表达明显增加。最近的报道认为,不均一核糖核蛋白Ⅰ可以促进乳腺癌细胞中UCA1的过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的UCA1与p27竞争性结合不均一核糖核蛋白Ⅰ,导致p27表达受到抑制,进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10]。LIU等[9]采用RT-PCR方法评估乳腺癌患者组织UCA1的表达,他们发现抑制UCA1表达则增强了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诱导更多的癌细胞凋亡,提示UCA1可能与乳腺癌化疗的耐药机制有关。本研究分析30例乳腺癌患者的结果显示,有效组UCA1的基因表达和异常率与无效组比较显著下调(P<0.01)。提示辅助化疗可以使乳腺癌患者获得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CA153已被公认为乳腺癌的相关肿瘤标志物,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并且在转移病灶中也具有较高的异常率[11]。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发现乳腺癌辅助化疗有效组血清CA153水平及异常率较无效组显著降低(P<0.01)。进一步地分析显示UCA1和BCAR4表达有正相关性,且UCA1和BCAR4表达与CA153水平均有正相关性(P<0.01)。UCA1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BCAR4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以上提示UCA1和BCAR4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可以监测辅助化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UCA1和BCAR4表达可能与乳腺癌辅助化疗的耐药机制有关,下调UCA1和BCAR4表达可以促进辅助化疗的效果并有效缓解肿瘤的进展。

猜你喜欢

引物辅助乳腺癌
DNA引物合成起始的分子基础
高中生物学PCR技术中“引物”相关问题归类分析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PCR过程中生成引物二聚体回收再利用的研究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