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问题研究

2019-10-15沈欣陈博蔚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2期
关键词:建设思考物流管理专业建设

沈欣 陈博蔚

摘  要:基于时代的发展进步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我国的物流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朝着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专业建设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现状、设置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课程建设基础性建议,对有效提升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建设思考

一、引言

现代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现代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融合了道路运输业、仓储业和信息业等多个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物流业尚处于发展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根据中国采购联合会物流分析报告及各行业年度人员需求报告综合得出,三大产业对于物流行业人员未来需求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在本科阶段如何有效合理地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至关重要。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掌握物流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的高级现代物流管理人才。仇新明等(2018)认为应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谭福奎等(2018)提出构建应用型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基础平台、专业平台、综合提高平台,具体通过毕业论文、暑期社会实践、参加教师科研实践项目等方式展开;薛伟霞(2014)认为应以扎实的基础塑造商业才能,重视分析能力,培养管理技能,强调方法论,构建应用型物流技能。

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一)国内高校物流概况

截止2016年12月,全国共有551所院校开设598个物流类专业,在校生16万。其中物流管理专业479个,物流工程114个,采购管理5个。2011-2016年教育部审批物流管理专业143个,物流工程专业56个、采购管理专业6个,其中179个专业授予管理学学位,占比高达87%,说明国内高校将物流类专业主要划分在管理学科下。物流专业相关课程的设置包括:物流概论、物流规划与设计、采购与供应管理、采购项目管理、运输(仓储、配送)管理、國际物流学、物流配送中心设计、物理财务成本管理、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工程、物流仓储技术运输会计学、电子商务概论、基础会计、专业英语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等课程。

(二)上海海洋大学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

上海海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组建于2004年,并于2004年开始招生,为国内第二批开设物流管理本科教育的高校,2013年上海市新增为一本招生。2005年我校列入上海市教委的第一期教育高地——《国际型都市食品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四年后通过验收,于2009年再次成功申请到上海市085工程先行先试项目——上海市教委第四期教育高地——《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本科层次培养目标及岗位: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科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熟悉物流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手段和方法,具备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物流业务运作与管理、国际物流业务运作与管理等基本能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物流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系统优化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或能在国际口岸、大型外贸企业及国际物流企业从事国际采购、国际货运代理、保税区管理、通关等方面工作。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促进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素质以及能力的提升,都积极开展了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但是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相对较晚,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尚处于转型试点建设之中,其物流品牌专业的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整体建设思路不清晰

应用型本科院建设正处于试点建设过程中,很多课题需要探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和教师、专业及学校的发展等问题还没有理顺,整体建设思路不清晰,还处于初期阶段。由于物流特色管理专业仍旧处于试点建设的状况,故而导致诸多的课题在建设推行的过程中处于探索阶段。在这样的状况下,有关人员面临着如何建设特色专业,特色专业的设计是否符合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等问题,继而导致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处于混乱的状况。

(二)专业定位不准确

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发展,我国的物流企业依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开展了转型升级工作,并加强了对于“互联网+物流”体系的构建,从而实现物流行业朝着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导致传统物流行业格局的突破,推动了物流业的创新,催生了新业态的出现。应用型本科要脚踏实地,对接企业需求,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必须紧跟物流业的发展变革,在转型试点建设中部分高校可能一时难以应对,盲目跟风,忽视了自身实际,已忘初心,追求新颖,专业定位不准确。

(三)专业特色不明显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物流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希望以此为基础促进专业结构的优化,从而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在这样的状况下,各高校工作人员以专业水平、专业特色促进特色专业的构建以及完善。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缺乏生命力、专业基础不强、内部评价监控机制不够完善等薄弱之处,特别是由于物流管理专业起步晚、发展快、变化大,部分学校定位思路不清、定位不准、同质发展、服务对象不明、专业积累不够、影响不大、对接地方产业不理想等,导致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品牌专业特色不明显,制约了专业的发展。

(四)配套体系不完善

一般而言,物流特色专业在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具有系统性、漫长性。由于传统模式的束缚,物流管理品牌专业建设的配套体系,如体制、机制、观念、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品牌教材、师资队伍、实训实验、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监控、考核和就业等不完善以及配套协调不够等,影响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品牌专业的建设发展。

四、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对策

(一)树立品牌专业理念,准确进行专业定位

准确进行物流管理品牌专业定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物流管理品牌专业设计、塑造与发展品牌形象的核心和关键。物流管理专业在进行品牌定位时,应遵循企业需求导向原则、差异化原则、个性化原则和动态调整原则。通过细分人才需求市场、目标市场选择和具体定位,创造与渲染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个性化特色。

(二)完善配套体系

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科,物流管理特色专业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保障物流特色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各高校需要积极完善物流管理的配套体系。一般而言,学校需要构建起物流特色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并加强同物流企业的合作,从而促进物流管理特色专业在体制、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领域不断完善,实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效率以及质量的稳步提升。以特色塑造品牌形象,以成果塑造品牌形象,完善專业建设条件,改革专业建设思路,夯实专业建设成果,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做实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物流管理品牌专业建设。

(三)完善物流管理师资队伍结构

基于应用型本科学员的特殊性,为保障物流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教学目标的完善,高校需要确保教师队伍专业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目前,为了进一步改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团队学员结构、教育背景、理论实践等领域的优化,高校在相关的操作过程中需要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科研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人才进行理论教学。

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聘请重点本科院校的专家学者兼任“彩虹学者”、客座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等,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来学校兼职,打造本校“双师型”专职教师、重点院校专家学者牵头引领、行业企业专家学校兼职“三位一体”师资队伍,做好物流管理品牌专业形象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陈代芬. 物流管理操作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物流技术,2002,(05).

[2]杨尊伟. 美国教师教育:从“能力本位”到“标准本位”[J]. 比较教育研究,2004,(1).

[3]熊建辉. 美国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概览及其启示[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4).

作者简介:

沈欣(1979年3月——),男,汉族,江苏兴化人,博士,副教授,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从事物流管理、循环经济研究。

★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第五批应用型本科专业试点建设(物流管理)项目、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团队以及教育教学课题“应用型本科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标准研究”项目。

★ 本文受上海市教委第五批应用型本科专业试点建设(物流管理)项目、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团队以及教改课题“应用型本科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标准研究”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建设思考物流管理专业建设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GIS云服务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高专院校校本师资培训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