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童话文本文体教学策略探析

2019-10-15沈宝钗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发展思维立德树人核心素养

沈宝钗

摘   要:当前,如何在“互联网+”信息时代通过关注文体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调查发现,童话文体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是“统编版”语文教材选编的重要内容。文章以“童话”这一文体为切入点,针对不同的学段,通过对比阅读,构建语言;续创故事,发展思维;多元活动,提高审美等教学策略,借助讲童话、演童话、画童话、写童话的表现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构建语言;发展思维;提高审美;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2-0067-02

一、课题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文体意识,使他们清楚地区分教材选文的文体。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少年儿童喜爱,是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重要内容与材料,且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占比越来越高。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不能准确把握童话文体的特征,为此,笔者拟从童话这一文体切入,在“基于互联网+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主课题研究基础上,开展子课题研究,旨在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寻求符合童话文体特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运用和习得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

二、课题研究方向

1. 增强教师的文体意识,提高教科研能力。

2. 探索不同学段童话文体的课堂教学策略。

3. 学生运用习得的方法,在“互联网+”环境下,自主阅读童话,提升核心素养。

三、课题研究过程

童话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以幻想为主要表现手法,以生动离奇的故事情节为主要叙述内容的一种文体。根据童话的文体特征,我们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一阶段,针对不同年级设计以下教学策略:

1. 低年级:激趣导入,听童话;整体感知,读童话;图文对照,讲童话。

2. 中高年级:讲述故事,感知童话;分层朗读,品味童话;趣味表演,体验童话。

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听童话,却不会讲;中高年段教学中侧重表演等形式,但學生不能很好地感知人物形象及其内涵。因此,笔者认为,语文课应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素养为目的。教学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课例展示、同课异构、课堂重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让我们在思想上达成共识:童话教学应该依语言特点而教,依语言特点而学,在语言特点处下功夫,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阶段,立足文本和语言,进行深入研讨:

1. 低年级:重在讲童话的指导。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这是课标对第一学段所提出的阅读目标之一。因此,引导学生亲近童话、享受童话是低年级童话教学的主要目标,讲故事是低年级学生亲近童话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让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呢?

(1)借助图片讲故事。如《小蜗牛》《小猴子下山》等课文,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讲一讲这个故事。图像力是阅读力的重要策略之一,在低年段,教师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2)根据提示讲故事。如《大象的耳朵》这一课,课后第二个习题是“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根据这一提示,学生记住大象说的三次话,就能比较完整地讲好这个故事了。

(3)借助词语讲故事。如《小马过河》这一课,课后练习中要求“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借助词语梳理故事的来龙去脉,使他们能够简单地复述故事的大概内容。

(4)借助示意图讲故事。如《蜘蛛开店》这课,反复是本课突出的写作手法,三次换招牌、三次来顾客,表现的形式都是一样的。因此,课文可以定位为“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借助示意图中所呈现的商品和顾客就能很好地讲故事了。

2. 中高学段:通过表演,感受童话味。童话表演是情境教学的一种形式,在语文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童话故事中的角色。那么,如何能入情入境地演好童话故事呢?

(1)潜入文本,涵咏语言。童话的语言是浅近、生动、简练、质朴的,是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对发展其语言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那些含义深刻、表达精准的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并联系上下文进行感悟和理解,由此,通过品读、理解、体会文本,带领学生进入童话世界。

(2)巧妙补白,丰富想象。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关键词、省略号、句段间的留白处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以语言为媒介,使学生与童话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的。

(3)角色互换,感知形象。笔者认为,教师可抓住童话中的精彩情节,引导学生品味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神态等,让学生“穿越”到童话中,从而自然而然地主动寻求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角色心理状态的把握,对人文内涵的体会。

比如,刘秋丽老师在执教《在牛肚子里旅行》时,她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使学生潜入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然后引导学生表演。由此,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第三阶段:立足语文小课堂,研究怎样由课内走向课外,由学习走向生活。

1. 对比阅读,构建语言。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师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清晰、多元。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有童话故事中现实与幻想写作手法上的对比;有结构上反复、循环方法的运用比较,有同一作家不同作品语言特色上的对比等,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得其意,习其法。

2. 续创故事,发展思维。童话的幻想趣味及离奇情节吸引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中年级,我们开展仿写、改写、续编和看图编故事的活动。在高年级,学生仿照童话命题、选材、立意、布局之法自主创编童话,在创编中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思维。

3. 多元活动,提高审美。我们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将大量的绘本引入课堂,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利用QQ、微信进行讲故事、读故事的语音、图片打卡;利用作业盒子、小黑板进行阅读童话的互动交流;给童话配音、写书评、开展童话节系列活动,这是低年级举行的童言讲童话活动;中年级举行的是童趣演童话活动;高年级则举行的是童真写童话活动,还有童心绘童话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4. 文化传承,立德树人。正如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教授所说,“一个人,离美妙的童话有多远,离优雅就有多远;一个国家,与经典童话、童书有多远,离文明就有多远。”我们进行一系列的教学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是为了把真善美的种子植根于学生的心田,小心翼翼延续童话那温暖的感动、诗意的氛围和真挚的哲学,让温暖的童话伴随学生成长。

四、后期研究方向

童话编织了一个诗意温暖的世界,所以在童话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努力还原其温暖的模样,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童趣、富于幻想的诗意世界,小心翼翼地保护、延续和扩散童话那美妙的感动、诗意的氛围和真挚的哲学。“童言叙童话,童话润童年”,让童话芬芳孩子们的回忆,让童话照亮孩子们的童年。

课题开展一年多以来,我们做了大胆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如何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文体意识?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童话评价体系?这是我们后阶段的研究方向,我们将在总课题组的指引下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 汪潮.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童话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7,(3).

[2] 吴雪萍.浅析统编教材“复述故事”的教学策略[J].小学语文教师,2019,(3).

猜你喜欢

发展思维立德树人核心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让孩子在情境中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