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科知识的教学研究

2019-10-14胡炳姝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认识误区历史核心素养学科知识

胡炳姝

[摘   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以学科知识的教学为基础,因此深入研究学科知识,特别是厘清学生的一些认识误区具有重要意义。以唐朝藩镇割据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学生中存在着将藩镇等同于藩镇割据、夸大安史之乱对藩镇割据的影响等问题。教师要认真分析上述认识误区出现的原因,运用严密的思维及严谨的逻辑,帮助学生排除认识上的误区,最终使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对历史形成相对客观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学科知识;认识误区;藩镇割据;安史之乱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2-0066-0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高度概括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明确了历史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但“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学科知识技能的教学为载体”[1],可以说,离开学科知识,能力培养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深入研究学科知识对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厘清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误区对教学具有重要价值。下面以学生对唐朝藩镇割据的认识误区为例。

一、误区之一:藩镇等于藩镇割据

隋唐时期的制度发展是教学与考试的重点内容,而作为唐朝地方制度发展重要产物的藩镇自然成为教学的重点。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对唐朝藩镇有相应的阐述,但往往只关注藩镇带来的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一提到藩镇就想到割据,甚至认为两者基本等同。事实上,唐朝的藩镇比较复杂,而处于割据状态的藩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将唐朝藩镇分为河朔型、中原型、边疆型、东南型四大类型,是史学界对唐朝藩镇类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分法,而这四种类型的藩镇中长期处于割据状态的只有一种——河朔型,其他三种类型的藩镇虽然拥有较大自主权但并非割据。“安史之乱”中安禄山起兵于河朔,战乱平定后,安史余部仍控制河朔型地区,这类藩镇被称为河朔型藩镇。张国刚教授认为河朔型藩镇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在政治上,藩帅不由中央派遣而由本镇拥立;在财政上,赋税截留本镇而拒不上贡中央;在军事上,养蓄重兵,专恣一方,并倚之作为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凭借。”[2]这种类型的藩镇是真正处于割据状态的藩镇,教材中所说的“(节度使)职位往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由部下拥立,朝廷只能事后追认”[3]的情形更符合此类型藩镇的特点。中原型藩镇主要是在 “安史之乱”中为镇压反叛势力特别是对抗河朔型藩镇而设立的,虽然中原型藩镇中后来也不乏叛乱,但仍起到了“驻重兵防骄藩”的作用。边疆型藩镇是由原边防军镇发展而来的,唐朝疆域广阔,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众多,巩固边防一直是重要任务。东南型藩镇主要是指设在浙东、浙西、江西、福建等东南经济比较富庶地区的藩镇,驻兵很少,是唐政府财政赋税的主要来源地。可见,在安史之乱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三种类型的藩镇虽然或有重兵驻扎,或有叛乱发生,但官员由朝廷任命,执行朝廷的政策,所以仍是中央政府控制下的地方政权。而且甚至“东南型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型(西北)从武力上奠定了关中,中原型从军事上镇遏叛镇” [4]。

二、误区之二: “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朝藩镇割据局面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唐朝藩镇割据现象愈演愈烈,据此一些学生认为正是“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不可否认“安史之乱”在藩镇割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它更像一个催化剂,引发了唐朝社会长期存在的多种因素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藩镇割据的出现。

1.藩镇割据的出现和唐朝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有关

唐初延续隋朝的郡县二级制,不过将郡的名称改为州,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国土面积极为广阔,州的数量相对较多。据记载,从贞观年间到安史之乱,唐朝的州的数量一直在300个以上,中央政府直接面对300多个州,管理任务繁重而艰巨。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管,唐太宗时期在州县之上设“道”作为巡察区,贞观年间在全国共设十道。不过“这时的十道无治所,无编制,只是从大的地理概念上规范划分了道的区划和管州数量、范围,没有实际增加一级管理层级于州之上的用意”[5]。唐玄宗即位后,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一方面将业已存在的“道”进一步细化,分全国为十五道,“道”中设采访使。另一方面为了加强边防,唐玄宗在边疆地区设藩镇,藩镇设节度使,主要负责军事防御。“安史之乱”后,为镇压叛乱,唐政府将原本设于边地的藩镇增设于内地,且进一步扩大了节度使的職权。据杜佑《通典》记载:“自至德以来,天下多难,诸道皆聚兵,增节度使二十余道。其非节度使者,谓之防御使,以采访使并领之。采访理州县,防御理军事。初节度与采访各置一人,天宝中始一人兼领之。”至德(756~758年)以来在道中增设节度使,且“理军事”的节度使与“理州县”的采访使由“一人兼领之”,这就使节度使的职权进一步扩大,道和藩镇逐渐合二为一且其地位提升,成为掌军事、行政、财政等大权的州以上一级行政区。“唐廷的地方行政管理逐渐形成了中央—40余道—300余州、府—1400余县的三级制体制。”[6]这种三级地方行政体制使中央与地方州县的联系必须通过“道”作为中间媒介,而“安史之乱”后,中央政府又给予“道”较大的自主权,必然导致中央对地方州、县的控制力进一步减弱,加剧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2.藩镇割据的出现与唐朝兵役制度的调整有关

唐朝的兵役制度经历了由府兵制向募兵制的转变。唐朝前期实行府兵制,府兵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府兵平时耕种,农闲训练,自备武器和马匹,战时出征。府兵制是唐朝前期最为重要的兵役制度之一,是国家兵员的主要来源。但其推行的前提是均田制,即府兵履行职责的前提是政府要给府兵分土地。唐玄宗继位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均田制遭到破坏,又由于战事不断,府兵负担沉重大量逃亡,府兵制难以维持。在这种情况下,唐政府用募兵制取代了府兵制。“募”指招募,募兵制是由国家招募丁男充当军士服役的制度,募兵也成为藩镇兵力的主要来源。募兵制实行后,出现了“插起招军旗,自有吃粮人”的局面,兵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成为藩镇割据的重要基础。而且,募兵与国家之间更多的是经济利益关系,募兵类似于雇佣军,个人素质很难保证,大量破产农民和无业游民充斥军队。不仅如此,“在唐朝和平环境中,投军者多为习惯骑马射箭的胡人,这些应募者又往往只识长官不知朝廷,很容易成为边将的私兵”[7]。这些因素都加剧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发展。

此外,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统治者用人不当、唐朝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有限等都被认为是影响藩镇割据形成或发展的重要因素。总之,藩镇割据是唐朝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诸因素综合发展的结果,“安史之乱”的发生加速了藩镇割据的出现。

综上,对历史全面正确的认识源自尊重历史真实,也源自敢于质疑的精神,我们要指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辩证认识历史,不断排除认识上的误区,最终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对历史相对客观正确的认识。

[   注  释   ]

[1]  方美玲.初中历史学科育人的理论及实践策略[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11):3-13.

[2] [4]  张国刚.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J].历史研究,1983(4):98-100.

[3]  赵世瑜,等.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M].长沙:岳麓书社,2014:15.

[5] [6]  郭锋.唐代道制改革与三级制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J].历史研究,2002(6):95-104.

[7]  徐焰.导致唐朝衰落的募兵制之弊[N].解放军报,2017-8-4.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认识误区历史核心素养学科知识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借力微课,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构建历史认同感,筑基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多媒体课件如何应用于课堂
谈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几何直观,不只是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