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9-10-12姜辰星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
关键词: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思路

姜辰星

摘要:花朝戏是紫金县地区形成的民间艺术形式,历经清末、建国初期、非遗时期三次繁荣,逐渐没落,主要面临的问题在于人才匮乏,市场萎缩,剧目缺乏创新等。国家政府对其进行了积极的保护,完善资料库,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等。发展思路:人才培养计划,剧目创新,重视传媒,多元化经营。

关键词:花朝戏;三次繁荣;传承创新;非遗保护;发展思路

一、花朝戏的三次繁荣时期

(一)清朝末期第一次繁荣

《康熙永安县次志译注》风俗篇中记载道“俗信巫,有病即将自己庚甲就巫论之。巫曰:此某神某鬼为祟,轻则用酒食禳送门外,是曰[设鬼];重则挂神于屋,巫作女人装扮,鸣锣吹角而舞,有赎鬼、破胎、行罡、显阳、煖花、唱鸡歌诸术,是曰[做觋]”这是最早见著文字对花朝戏表现形态的描绘记载,永安县当地人称这种歌舞为:“跳神朝”。

清末,民间艺人叶春林开始将“花朝”脱离“神朝 ”单独演出,逐渐形成一种戏剧形式,并组建了花朝戏“定长春”戏班,成为紫金县花朝戏开山鼻祖,花朝戏流行最盛的时候,紫金县有19个戏班100多名艺人,他们的演出遍及粤东近10个客家方言县。

跟随着历史的脚步,花朝戏经历了封建势力的禁制、革命期间的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花朝戏团体纷纷解散,艺人们或是迁徙逃难,或是隐居山林,花朝戏几近灭绝。

(二)建国初期第二次繁荣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花朝戏重获新生。1958年紫金县花朝戏剧团成立,这是当时花朝戏的唯一专业表演团体,副科级建制事业单位。

至此,花朝戏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重获新生的花朝戏散发着勃勃生机,无数新的剧目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舞台上,遍地开花。尤其是建国初创作的剧目《苏丹》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精彩的演出在紫金周边10余个县市上演,创下了万人空巷,连演百场的记录。1963年,周恩来总理在广州亲切接见了花朝戏剧团《苏丹》剧组的负责人和主要演员。

1988年,中国现代杰出戏剧家曹禺将花朝戏誉为“山沟里的山茶花”。

1999年,紫金县被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艺术(花朝戏艺术)之乡”称号。

(三)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第三次繁荣

2006年5月,花朝戏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6年5月25日,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06年6月10日,县委、县政府举行紫金县花朝戏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庆祝大会。张向阳、黄丽华、邹平、叶敏明、邓德清、池永泉、张惠珍、陈桂英、张春龙、叶伟灵等10人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紫金县第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分子”称号。

同年,成立紫金县花朝戏研究室,与县花朝戏剧团同挂牌子,团长张向阳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分子”称号。

2007年,花朝戏《卖杂货》等剧目参加了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岭南民间艺术展演。

2009年,县花朝戏剧团首次走出国门赴马来西亚演出。

2010年,花朝戏剧目参加了“广东戏曲舞台艺术展”“广东特色剧种展演”、上海世博会“广东活动周”、河源“世客会”开幕式和“香港客家文化节”的演出。

开展送戏下乡计划,2006年-2012年平均每年完成送戏下乡达90余次,深得民众喜爱。

二、花朝戏的生存危机

2006年花朝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既是对花朝戏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充分肯定,同时也表示着花朝戏面临生存危机。

第一,人才的缺乏,后继无人。花朝戏主要分布在粤东经济欠发达地区,山区生活环境、福利待遇偏低,吸引不了人才,更难留住人才。尤其是编剧、导演、舞美设计、舞台技师(包括装置、灯光、音响道具、服装、化妆)等人才的不打断流失,影响了花朝戏的正常演出和建设发展。

第二,进入21世纪,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多元化的新的艺术审美形式对传统花朝戏表演带来了强烈冲击,尤其是年青一代观众审美价值取向的改变,导致演出市场的萎缩,观众群体逐步老化、流失。演出市场的萎缩,观众的流失,两者互为因果,原有十几个花朝戏团,先后撤并或改变艺术形式,现存专业花朝剧团仅余紫金花朝戏团一个团体。

第三,剧目缺乏创新,剧团缺乏活力。一个优秀的艺术形式,能否适应时代要求,健康发展,主动的传承与创新是永远的命题,也是生存与发展的考验。花朝戏作为民间一个剧种,古老的传统和观念的延续,导致其缺乏主动适应时代审美发展的动机,更缺乏创新精神。2006年至今具有实际意义的创新剧目仅有四个,更多的还是依靠一些老的剧目生存。当然,这与花朝戏人才流失有直接关系。

2012年紫金花朝戏团进行体制改革,成为以公益事业为主的事业单位,挂牌更名为紫金县花朝戏传承发展中心。在国家的扶持下,剧团人员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演职队伍趋向稳定,但大部分经济来源政府财政拨款与政府经济扶持,公益演出为主,剧院商业收入远远不够支持剧院发展。

第四,宣传手段与时代脱节,在信息飞速传播的现今,花朝戏的现状、演出近照等信息已然寥寥无几,时至今日,也没有一個官方的展示网址供大家参观,热门短视频APP上,也只有数个演员自发上传视频作为展示,没有官方的展示平台。

三、国家政府对花朝戏的保护措施

(一)完善资料,形成资料库

时至今日,众多薪火相传的老艺人慢慢老去,他们传承下来的技艺、历史、文化正伴随着他们一起消逝,因此需要将这些资源系统的整合、记录并行程数据库保存。

2016 年,广东省建成“岭南文化系列—广东非遗之稀有剧种”多媒体数据库,整合、记录了花朝戏的现有资源。目前,这些多媒体资料已经全面对公众开放,成为研究和利用这四个稀有剧种资源的重要参考。

(二)艺术创新

古老的传承走在新的时代,难免步伐缓慢。对传统戏剧最好的保护是让它“活”在艺人身上,“活”在观众的生活中,所以需要一批与当代生活气息相匹配的题材,就是接地气。2018年9月18日,由苏丹英勇事迹改编的现代花朝戏《烈火红颜》入选参加“2018粤戏越精彩”——广东优秀现代折子戏展演,亮相于广东粤剧艺术中心,获得广大戏迷好评。此次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现场观众情绪伴随剧情跌宕起伏,不少观众现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是花朝戏创新发展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也是对花朝戏未来发展的一次成功引导。

(三)送戏下乡

2006年-2012年政府主导送戏下乡计划,平均每年完成送戏下乡达90余次,提高了花朝戏的曝光率,花朝戏再次回归大众生活。

2012年6月底,紫金县花朝戏团进行了体制改革,改为以公益为主的事业单位,挂牌紫金县花朝戏传承发展中心。这一改革,不仅为剧团人员带来了长久利益,也稳定了隊伍人员配置,进一步为花朝戏的传承保驾护航。

(四)送戏进校

为弘扬和传承花朝戏艺术,政府开展花朝戏进校园计划,并得到了显著的成果。

2011年,完成授课120课时,并在县城第一小学、县城第二小学、县城富士康希望小学各排练一个折子戏,参加“七一”文艺晚会演出。排练花朝歌舞《送货》赴连平县参加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演出活动。移植、整理、排演了2台大戏:古装戏《浪子情缘》、现代戏《十里花香》。

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全校联合开展送戏进校活动,开展花朝戏校级选修课,由紫金花朝戏团的专业演员亲临授课,组织学生学习、排练花朝戏经典作品,为全校的学生提供了学习花朝戏和欣赏花朝戏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对紫金花朝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四、花朝戏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当代非遗项目既是国家对其文化和艺术价值的肯定,也是面临危机的一种提示。如何保护老的花朝戏,让它跟上时代的步伐同行,这不仅仅是花朝戏人,也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本人认为花朝戏可持续发展,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针对编剧、导演、舞美、舞台技师(包括装置、灯光、音响、道具、服装、化妆)等技术人才后继无人的状况,政府搭台,剧团要主动与中职、高职院校对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在保证人才培养的同时,构建形成产学研平台,优化资源,整合资源,共享资源。

第二,全力打造一批符合时代要求和审美需要的优秀剧目。建国初期,花朝戏剧目《苏丹》创下了万人争看,连演百场的成绩。可见,一个好的剧目可以让剧种闪耀多年。针对观众喜好的多样性,先进行市场分析和市场调查,前期可先针对观众喜好包装出流行题材剧目,既关注公益,又结合商业发展,进而达到艺术与市场的双赢。

第三,重视传媒,重视信息的力量。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几乎没有人可以脱离手机生活,其本质的原因,正是信息传播速度的进化,使得我们查阅资料、学习知识、生活购物的途径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花朝戏在传播途径上也需要多途径发展,例如:开通微信公众号宣传演出、分享演员们的平时艺术活动。开通抖音号,分享精彩视频,甚至可以开通直播,分享演出过程等。

第四,融入市场,创新经营模式。地方剧团的经营、收入并非已有演出一种,应尝试多种模式进行,例如:与旅游业一起打造娱乐观赏项目。或者与当地特产零售结合等途径。2018年紫金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实施“紫金客家菜师傅”工程,探索“客家菜+互联网”“客家菜+花朝戏展演”“客家菜+茶文化”模式,培育打造一批客家菜名厨、名品、名店、名村。尽管报告方案属于农业发展的规划,但是对花朝戏的传播发展来讲,也是一条新颖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紫金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花朝戏[M].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

[2]黄海棠.永安县三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紫金年鉴.中国历史网[EB/OL].http://lishi.zhuixue.net/2018/0207/505719.html.

猜你喜欢

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思路
江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现状及障碍分析
致力于世界“非遗保护”
中英茶文化的传承创新比较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论中国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的传承与创新
浅谈北京玉雕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