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银川贺兰砚之雕刻制作技艺

2019-10-12侯瑞菊

艺术大观 2019年30期
关键词:银川

摘要:贺兰石是宁夏五宝之一,由于其色泽清雅,紫中带绿,绿中附紫,两色天然交融,深受收藏者热爱。2011年银川贺兰砚制作技艺被收录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旨在对银川贺兰砚做出简单概述,对贺兰砚雕刻制作技艺进行介绍,并对银川贺兰砚雕刻制作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银川;贺兰砚;雕刻技艺

一、引言

贺兰砚的雕刻历史已有三百余年,石雕艺人们风格变换,各有千秋,但不变的是对贺兰石的钟爱,热爱与过硬的雕刻基本功让富有立体感,生动粗犷的贺兰砚得以流传至今天。随着机器工业化的加入,手工贺兰砚虽更为精致也更具风格,但其高昂的价格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同时,贺兰砚雕刻制作技艺的传承也成了一大问题,导致有好几家贺兰砚雕刻制作家族的雕刻技艺处于失传状态。

二、银川贺兰砚雕刻制作技艺概述

(一)贺兰砚的概述

对贺兰砚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清乾隆四十五年即公元1780年编撰的书《乾隆宁夏府志》中,写道:“笔架山,在贺兰山小滚钟口,三峰矗立,宛如笔架,下出紫石可为砚,俗呼‘贺兰端。”给予了贺兰砚极高的评价[1]。而实际上,贺兰砚的雕刻工艺已有1500年的历史,在秦代与“秦毫”同负盛名,也曾与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并称为“一端二歙三贺兰”。

相比于端砚、歙砚、洮砚来说,贺兰砚硬度处于3~3.5之间,硬度最大,易发墨,不损毫。贺兰砚所用的石料贺兰石生成的年代最早,是约在13亿年前海中形成的沉积岩,时间的沉淀赋予了贺兰石独特的色彩,天然带有绿色与紫色两种颜色,相互交融而不突兀,清新雅致又带有古典雅韵。大自然给予的宝藏使得贺兰砚磨出的墨汁细腻且富有光泽,存墨数日而不发臭。

(二)贺兰砚的雕刻制作

贺兰砚从选料到制作都注入了工艺人巨大的心血。从一块普通平凡的贺兰石到精致大气的贺兰砚一共需要八道工序,选料、相石、设计、下料、粗刻、细雕、抛光、配盒,每一步都需要足够的耐心,一方佳砚,手工艺人们常常需耗时数月乃至年余,呕心沥血为贺兰砚赋予历史与艺术的价值。每一方贺兰砚都体现出不同手艺人的心境与人文素养,观物取象,天然的紫绿相间给胸中有砚的砚匠带来天马行空的灵感,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让“赤壁怀古”“太白醉酒”“松鹤延年”“北斗七星”跃然于砚上 [2]。

三、银川贺兰砚雕刻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

(一)银川贺兰砚雕刻制作技艺传承现状

贺兰砚的雕刻制作需要足够的耐心与时间沉淀,只有经过长期专一的学习与练习才能将贺兰石璞完美转换成贺兰砚器物。可惜的是,现在少有年轻一代的手艺人能沉下心来学习贺兰砚雕刻制作的技艺。郝延强先生是“郝式砚阁”阁主,“郝式砚阁”已是现存为数不多的贺兰砚制作门派之一,郝先生为了将贺兰砚雕刻技艺传承下去,在20年间培养了百余名学生,但最后真正从事贺兰砚雕刻相关工作的只有30余人。郝先生说,现在贺兰砚雕刻技艺传承十分困难,主要原因是贺兰砚雕刻工作脏、累、难。一般来说学徒需要学习3年才算刚刚入门,5年才能独立工作, 短时间内无法培养出专业的人才。同时银川贺兰砚的销路较为狭窄,从事这一行业需要十几年才能真正获利,很多学徒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得不中途放弃,真正愿意为这门手艺付出毕生心血的人少之又少。

同时工业产业化也对传统手工雕刻制作技艺带来了冲击,工业量化生产出来的贺兰砚产量大,因此价格低,而手工雕刻的贺兰砚市场价格约为工业生产的5到6倍。而多年来,贺兰砚风格依旧传统,题材较为单一,未有较大的创新与改变,让人们开始出现审美疲劳。

此外贺兰砚的推广渠道单一,多数用来参赛和放入博物馆内珍藏,真正走进老百姓家里的很少,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没有市场,贺兰砚的价值便难以被人发觉。贺兰砚的落没着实让人惋惜。

(二)银川贺兰砚雕刻制作技艺发展保护

突出实用价值。我们都知道贺兰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但是只有让其出现在实际生活中,才能让贺兰砚走进人们的视野。

创新砚台风格。打破陈规,推陈出新,砚台风格需要迎合新时代大众喜好,古典与现代碰撞出火花,为贺兰砚注入新的生命力,吸引更多关注。

探究教学新模式。新时代结合青年新特点,需要打造有别于传统的雕刻技艺教学模式。不少青年人虽然对贺兰砚的制作很感兴趣,但迫于现实的压力,只能放弃传统手工艺作为“饭碗”,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学习贺兰砚的雕刻技艺,給青年人足够的空间,激发灵感,在空余时间练习手艺,日积月累中,贺兰砚的雕刻制作技艺也能传承下来。

拓宽宣传渠道。随着5G时代的到来,直播行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的平台对贺兰砚雕刻制作进行宣传与教学,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也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记录。

四、结束语

贺兰砚为宁夏地方名优传统工艺品,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不可丢失的瑰宝之一,对我国的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将银川贺兰砚雕刻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下去,需要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将经典与新时代结合,拓宽推广销售渠道,积极参与技艺学习与保护的活动中,让这一优秀传统技艺得以延续与传承,让子孙后代也能触及、感受到贺兰砚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胜泽.砻琢经敏手,研磨透坚心——贺兰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闫森林访谈[J].民族艺林,2019(2):148-151.

[2]张建军.贺兰砚赏析[J].收藏界,2019(2):20-21.

作者简介:侯瑞菊,宁夏郝氏雕刻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银川
银川,秋天来过
老银川的样子
一座银川被误解的城市
为什么要去银川?
淘宝银川年货购物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