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影响

2019-10-11周焕灵

中州学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传播

周焕灵

摘 要:莎士比亚戏剧因为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当时中国社会反抗封建专制思想、传播西方民主自由精神的需求相契合,最早传播到中国,成为在当时上演剧目和场次最多的外国戏剧作品。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丰富、由选段到全本、由单一演出形式到多种演出形式的发展过程。莎剧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不仅沟通了中西方文化,推动了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而且对中国传统戏剧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中国话剧;演出;传播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8-0162-05

20世纪初期,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整个社会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思想界获得空前的解放,各种外来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传播内容之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民主,抨击旧文化、提倡新文化。“五四”时期是我国文学传统发生“突变”,开始全面接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时期,也是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期。因为莎士比亚作品中包含着文艺复兴时期最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剧中塑造的很多人物已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加上戏剧的舞台表演特点,所以莎剧最早传播到中国,成为在当时中国舞台上演出剧目和场次最多的西方戏剧作品,对中国现代话剧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莎剧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背景

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风云变幻的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了反对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改良运动。伴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戏曲改良运动勃然兴起。梁启超、陈独秀等人力主革新传统旧戏,认为它们“内容陈腐、形式僵化”,无法反映社会现实。在他们的倡导下,戏曲改良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戏曲改良运动“强调戏曲的社会功能,呼吁用戏曲艺术批判旧思想、旧文化,用戏曲形式宣传民主、移风易俗、激励民族精神”①。随着戏曲改良运动的深入发展,戏曲界开始引进“新派新剧”,并冠之以“新剧”或“新戏”的名目,这些新戏以翻译或改编西方经典剧目为主。莎士比亚戏剧因其深厚的人文主义思想被引入中国,被中国学界所接受,以话剧的形式进行思想宣传。

“20世纪是中国戏曲现代戏探索、实践的历史时期,也是戏曲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如何适应观众的审美新要求,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②莎剧与中国传统戏曲,虽然在产生的时间和空间上都相距甚远,但它们在产生原因、剧本创造、表演形式、受众人群等方面都具有许多相同的艺术特征。这些共通性是莎剧能够在20世纪初登上中国舞台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莎剧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演出

1.莎剧在中国的早期译介

莎士比亚的名字最初是通过译介及剧本翻译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在19世纪上半叶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中,提到“沙士比阿、弥尔顿、士达萨、特弥顿四人,工诗文,富著述”③。这里的“沙士比阿”即为莎士比亚。“可见,莎士比亚的名字最初是随着《四洲志》的问世被偶然引入中国的。但这种引入,从一开始就表现了中国人渴望了解世界、励精图治、振兴华夏的强烈愿望。”④19世纪中后期,随着西学东渐,不断有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他们在译介的著作中多次提及莎士比亚及其戏剧成就,所用的译名不同,如“舌克斯毕”“筛斯比尔”“沙斯皮耳”“舍克斯毕尔”等。20世纪初,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开始采用“莎士比亚”这一译名,从此这一译名通用至今。

1903年,上海达文书社翻译出版由英国散文家兰姆姐弟共同改写的《莎士比亚故事集》,用文言文选译了其中10个故事,取名为《澥外奇谭》,中国人开始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林纾和魏易用文言文合译的《莎士比亚故事集》完整译本,书名为《英国诗人吟边燕语》,包含20个故事。该译本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早期话剧舞台上改编与演出莎剧的重要蓝本,影响着莎剧在这一时期的表演风格。

1921年,田漢第一次用白话文翻译发表完整的莎翁作品《哈孟雷特》。1922年,田汉出版《哈孟雷特》单行本。“1922年3月,《少年中国》第4卷第1期上刊登了田汉翻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并作为《莎氏杰作集》第六种出版。1924年,《威尼斯商人》由上海新文化书社出版,其导言介绍了该剧的内容与价值,这是中国第一部《威尼斯商人》的中文译本,该译名后被普遍采用。1929年10月,周越然所著《莎士比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为‘万有文库第一集第一千种。这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莎士比亚的著作。”⑤

2.中国学生的早期莎剧演出

1896年7月18日,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学生公开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选段,这是莎剧在中国舞台上的最早演出。在20世纪初中国学生的莎剧演出中,《威尼斯商人》的搬演最多。1902年7月18日,圣约翰大学外语系毕业生再度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1913年1月7日至2月5日,上海城东女学社在寒假期间举行的游艺会演上,女学生吴传绚等人有声有色地演出了新剧《女律师》,成为迄今留有记录的中国人用国语演出的第一部莎翁戏剧。”⑥该剧由包天笑根据《威尼斯商人》改编而来,演员全部由女学生担任。

1921年12月,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前身)女校青年会组织学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礼堂连续两天演出《第十二夜》,演员全部由女学生担任。著名话剧家、爱美剧的倡导者陈大悲称赞该剧“段段有精彩,幕幕有神韵……演作底美,音乐底美,剧情底美,都能使我忘却生在这个世界中”⑦。据《燕京大学女校课程补充报告》记载,“燕大女校在1920—1924年间曾先后排演过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无风兴浪》《驯悍记》;1926年3月还排演过莎士比亚的喜剧《有情眷属》”⑧。这些演出角色全部由女生扮演。1924年,天津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毕业生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

1930年5月,天津中西女校组织毕业生演出莎士比亚的名剧《如愿》(又名《皆大欢喜》)。该剧由外籍教师担任导演,主角玫瑰莲(即罗瑟琳)由年仅19岁的金润芝(即后来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丹尼)扮演。这是一次新颖别致而又具有较大难度的演出,不仅所有角色均由女生扮演,而且全部念白均使用英语。这次演出取得巨大成功,获得广泛好评。在该剧演出前,《北洋画报》专门以《中西女校毕业班表演的英文剧》为题,在时间、地点、剧目以及演员阵容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特别指出:“剧内玫瑰莲与雪丽之天真,尔兰德之勇敢,并小丑特曲司本之滑稽,与十九世纪英国最有名的一班演员所扮演,无所轩轾。”⑨《京津泰晤士报》发表黄佐临的英文剧评《莎士比亚的〈如愿〉——评天津中西女校的毕业演出》。文中对这次演出进行了中肯的分析,尤其称赞金润芝的表演。1930年7月,上海戏剧协社在四马路丹桂第一台举行很有影响的第15次演出,剧目为《威尼斯商人》,演员全是大中学生,演出严肃认真,获得较大成功。

3.中国职业剧团的早期莎剧演出

中国职业剧团的早期莎剧演出,是从1913年7月郑正秋领导的新民社公演话剧《肉券》开始的。该剧根据林纾、魏易合译的《英国诗人吟边燕语》中的《威尼斯商人》故事改编,采用幕表方式,受到广大观众尤其是市民观众的热烈欢迎,开启了中国职业剧团的第一次莎剧公演。之后,很多剧团使用不同的译名如《女律师》《一磅肉》《借债割肉》等反复搬演该剧。《威尼斯商人》对我国的文明戏和后来的滑稽戏以及日后的话剧,产生了很大影响。

1914年2月16日,新剧同志会在上海宁绍码头竞舞台公演《女律师》。新剧同志会于1912年由新剧家陆镜若组织,1914年租借谋得利小剧场,取名春柳剧场,进行长期职业公演。此次演出采用“五彩电光新奇景”。安东尼由能忍扮演,巴山奴由周维新扮演,巴仆葛兰茵由天民扮演,鲍棣霞由胡恨生扮演,薛禄克由苍梅扮演,贝乃良律师由董天涯扮演。该剧幕表详细、台词事先安排,形式整齊合理,演员之间配合默契,被评论界称赞为一出“绝妙好戏”⑩。同年,陆镜若主持的春柳剧场根据《英国诗人吟边燕语》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改编,采用幕表制演出《铸情》,这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最早的演出。陆镜若还改编演出了《奥瑟罗》(译名《倭塞罗》),为五幕剧,人物、姓名均改成中国式,是一部中国化了的改写本。

1915年,民鸣社上演“奇巧布景”的新剧《借债割肉》,剧名取自1903年上海达文社出版的《澥外奇谭》第二章中的一个题目“燕敦里借债取肉”。巴山奴由郑正秋扮演,薛禄克(夏洛克)由著名喜剧演员徐半梅扮演,安东尼由冰血扮演,鲍棣霞由著名旦角演员汪优游扮演,葛兰茵由啸天扮演,贝乃良由著名生角、新剧家朱双云扮演。这是中国文明戏时期一次影响较大的莎剧演出,曾轰动一时。其中的几位主要演员,如郑正秋、徐半梅、汪优游、朱双云等,都是早期话剧剧坛上的佼佼者。这次公演获得巨大成功,被评论界誉为“自有新剧以来未有之大观”B11。

1916年,为了讽刺袁世凯复辟称帝,新民社上演了根据《麦克白》改编的文明戏《窃国贼》,并在申报上登出大幅广告:“为人臣而窃君窃国,私通君后;为人弟而盗嫂盗政权。父仇不共戴天,而母且夫事乎杀父之仇,不得以装疯作戏,以娘心,到头来大家难逃一死,此其惨为何如惨……”B12

1930年5月,上海戏剧协社在北四川路中央大会堂分别演出四场《威尼斯商人》。应云卫任导演,虞岫云扮演鲍西亚,沈潼扮演夏洛克,陈宪谟扮演巴山奴,黄一美扮演安东尼,顾秀中扮演女仆。这是上海戏剧协社第14次公演,演出采用顾仲彝译本。顾仲彝为了适应演出的舞台条件,将这个剧本改成五幕八场。此次演出由孟君谋担任舞美设计,采用写实立体布景,服装设计新颖。这次演出是莎士比亚戏剧正式登上中国舞台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中国舞台上用汉语按照现代话剧要求所做的最早的正式莎剧公演。

从学生用英语演出学生话剧,到专业剧团用汉语演出现代话剧,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的演出见证了中国现代话剧的产生与发展。

三、莎剧在中国舞台早期演出的特点

莎剧在20世纪初以文明戏形式登临中国舞台。文明戏和中国的传统戏曲不同,它是介于戏曲和话剧的中间形式。20世纪20年代,话剧演出在中国兴起。莎剧最早在学校上演,然后由职业社团、职业演员演出,不断发展、日益成熟。20世纪30年代后,莎剧演出剧目和场次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演出形式多种多样。“在早期话剧时期,中国话剧舞台上至少上演了20个以上的莎士比亚剧本,但剧名大都做了改动”B13,莎士比亚是早期中国话剧舞台上演剧目最多的外国戏剧家,上演的莎剧包含悲剧、喜剧、趣剧、浪漫剧、传奇剧等,涉及《奥赛罗》《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等莎翁名作。

作为中国话剧雏形的“学生话剧”起源于教会学校,开创了在中国用英语和汉语演出莎剧的先河。“学生话剧”演出的特点是:所有角色全由女生扮演或全由男生扮演,1927年后开始男女同台演出。演员多是外语系学生,用英语念白,起初表演最多的剧目是《威尼斯商人》。

和学生演出不同,职业社团的演员阵容强大,最初女角由男角反串,男女同台表演的情况很少。1923年开始由男女合演,采用不同译本用汉语演出。职业剧团演出的剧目大都是改写本,故事梗概源自莎翁剧作,故事地点、人物和剧名,都以中国方式出现。文明戏时期的演出以突出社会教化功能为主,直到1930年上海戏剧协社的演出开始“呈现出本真文化艺术的魅力”B14。

莎剧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丰富、由选段到全本、由单一演出形式到多种演出形式的过程。在这个不断丰富、完善的发展过程中,莎剧的早期演出呈现出以下特点:演出时没有完整的剧本可以遵循,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演出剧目的情节大纲,演员需要根据情节发展进行即兴表演,对演员的表演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艺术观念上不追求忠于原著,主要是对西方戏剧进行简单的模仿,模仿其逼真的布景、剧场的布置等外在形式。

四、莎剧演出在中国的影响

从1896年《威尼斯商人》由学生在中国舞台演出后,《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等著名莎剧相继在中国舞台上演,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欢迎。中国莎剧演出从文明戏到话剧形式后,又扩展到歌剧、芭蕾舞剧,以及京剧、昆曲、黄梅戏、豫剧、庐剧等多种中国传统戏曲形式。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早期演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1.沟通中西方文化

一方面,莎剧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演出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起到改造中国旧文化、教化强国的作用。莎剧演出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旧文化,进一步启迪民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加深中国对西方的了解。莎士比亚戏剧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当时中国社会反抗封建专制思想、传播西方民主自由精神的需求相契合,容易在近代先驱者心灵中产生共鸣。《威尼斯商人》因其在个性、思想解放上对中国妇女解放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五四”前后被多次改编,在中国舞台上上演的场次最多。莎剧在中国的多次改编与演出表明,莎士比亚的作品已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兴趣,受到人们的喜爱。

另一方面,莎剧在中国的早期演出丰富了莎翁剧作的内涵。莎士比亚戏剧在西方取得经典地位并不在于其故事情节的离奇,也不在于其社会教化作用;中国舞台上改编和演出莎翁戏剧时,却有意凸显了这些,关注了西方人没有关注的因素。受中国传统戏曲审美的影响,在莎剧改编过程中,不但突显故事的传奇性,还将故事中能与社会教化功能相关的元素前景化。这种跨文化演出将莎氏剧作“从原来的语境中剥离出来”,进行改造,并“挪用于其他目的”B15,丰富了莎士比亚剧作的内涵。

2.推动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

一方面,莎剧在中国的早期演出奠定了现代话剧的基础。话剧(英文为Drama)是20世纪初经日本传入中国的外来戏剧形式,最初被称作新剧或文明戏,1928年洪深创造性地将英文Drama译为“话剧”,中国话剧从此得名。莎剧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同我国现代话剧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我国现代话剧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说中国人最初看西方戏剧,大都带着一种猎奇眼光,是因为他们注意的往往不是戏剧艺术本身,而对西方戏剧的多种附加因素更加感兴趣。”B16文明戏时期,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革新的需求,莎士比亚戏剧作为外来演出剧目之一,充分发挥其社会政治功能,利用戏剧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宣传革命,起到唤醒民众、启迪民智的积极作用。“虽说文明新戏期间,国人并没有直接接触到莎氏文本,只是简单的‘文化模仿,但其故事情节丰富了中国早期话剧舞台,推动了中国话剧的发展,也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打下了铺垫。”B17

另一方面,莎剧在中国的早期演出为中国话剧培养了优秀人才。不少剧作家、话剧工作者通过莎士比亚作品了解西方文化,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我国话剧事业的开拓者田汉、夏衍、曹禺、郭沫若、老舍、欧阳予倩、阳翰笙、熊佛西等人,均不同程度地受过莎剧的影响。莎剧在中国的早期演出,为我国话剧事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演员和导演。大学校园的戏剧活动“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从校园起步的著名戏剧家。这些戏剧家在学生时代一般都受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启蒙,并逐渐成长为戏剧界的泰斗,逐步走向戏剧艺术的辉煌殿堂”B18。著名话剧导演黄佐临就是在观看1924年天津英国教会学校新学书院毕业班用英文演出的《威尼斯商人》后,开始对莎士比亚产生浓厚兴趣。中国早期话剧的最重要编剧人郑正秋,所编的外国戏以莎士比亚的戏剧为主,在剧本的取材和主题上坚持社会启蒙和改良社会的方向。此外,还有应云卫、顾仲彝等,都是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中国话剧的组织者和奠基者。伴随着早期的莎剧演出,我国一些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及表演艺术家成长起来。例如,金润芝在1930年5月天津中西女校毕业班公演的《如愿》中担任女主角,后来逐渐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

3.促进中国传统戏曲的改革

20世纪初莎剧在中国舞台上通过文明戏的演出对我国的传统戏曲产生很大影响,在戏曲形式、剧情建构等方面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莎剧在中国的早期演出对于戏剧界汲取莎士比亚作品精华,增添民族戏剧的表现力,发展民族的戏剧,具有开拓性与奠基性的意义。

一方面,莎剧故事的改编打破了中国戏曲表现“正人理趣”的传统。受莎剧的影响,“情”和“欲”开始成为一些优秀新剧审美表现的中心。B19如陆镜若在代表作《家庭恩怨记》中讲述了王重申与梅仙两个年轻人的纯真爱情故事,重申自杀后,梅仙发疯,在花园中手执花朵唱着“花开花落年年在,人死一去不复返”,然后将手中的花儿狠命地撕得粉碎,那种凄怆绝望之情,与《哈姆雷特》中的奥菲利娅相似。又如郑正秋的《情空》,深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影响,在剧情上突出情爱的可贵与被毁灭的遗恨,注重对人情、人性的描绘,体现出以人的内在生命形态为表现对象的新的戏剧意识。

另一方面,在莎剧影响下,文明戏既追求情节的曲折性和传奇性,又注重描摹人物性格和内在心理的复杂性。陆镜若在创作《家庭恩怨记》时,既描写主人公王伯良私欲膨胀、偏听偏信、刚愎自用等悲剧性的性格心理因素,又对他寄予深切的同情。“如欧阳予倩所说:‘像王伯良这样的人脑筋简单、知识浅薄,但是性格比较爽快,心地比较单纯,尽管他会做些糊涂事,经过一番打击之后,也可能幡然悔改重新做人,他用一分好心肠给了这样的人一点可能有的希望,希望他们在社会上做点好事,还希望他们能够爱国……这个戏悲剧的气氛比较强烈,而作者的态度是温和的。”B20

时至今日,莎剧在中国舞台上已走过一百余年的历史,由最初学生稚嫩的表演到今天与京剧、川剧、粤剧、昆剧、豫剧、越剧等多个剧种的完美融合及大胆改编,可谓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梳理莎剧在中国舞台上的早期传播情況,有助于我们了解戏曲艺术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学习中国早期戏剧家的探索精神,不断推陈出新,使中国话剧在下一个百年里继续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注釋

①葛桂录:《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87页。

②何玉人:《20世纪中国戏曲的历史回顾》,《艺术百家》2015年第3期。

③⑤潘薇:《20世纪上半叶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传播》,《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④李伟昉:《接受与流变:莎士比亚在近现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⑥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342页。

⑦陈大悲:《十二月二十晚的〈第十二夜〉》,《晨报副刊》1921年12月25日。

⑧王翠艳:《新教育场域中的女性文艺景观——20世纪20年代燕大女校演剧活动考述》,《文艺研究》2015年第9期。

⑨杨秀玲:《黄佐临、丹尼早年在天津的莎剧活动》,《戏剧文学》2012年第10期。

⑩B11曹树钧、孙福良:《莎士比亚在中国舞台上》,哈尔滨出版社,1989年,第75—76、73—74页。

B12《申报》1916年3月11日。

B13孟宪强:《中国莎学简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B14B17孙艳娜:《莎士比亚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的接受与流变》,《国外文学》2014年第4期。

B15[德]艾丽卡.费舍尔-李希特:《让表演文化经纬交织:重新思考“跨文化戏剧”》,《戏剧》2013年第3期。

B16袁国兴:《中国话剧的孕育与生成》,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B18桂迎:《大学校园戏剧活动初探》,《戏剧艺术》1996年第4期。

B19叶庄新:《跨越文化的戏剧旅程——莎士比亚与中国现代戏剧》,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5页。

B20孟真宇:《回望春柳——浅谈〈家庭恩怨记〉导演构思》,《戏剧之家》2018年第15期。

责任编辑:绿 叶

Abstract:Shakespeare′s dramas, which contained abundant humanistic thoughts, accorded with the need of Chinese society to fight against feudal autocracy and spread the Western spirit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at that time, therefore they were first spread to China and became the most frequently performed foreign drama styles and dramas at that time. The early dissemination of Shakespeare′s dramas in China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simplicity to complexity, from fragments to full-text, from a single form of performance to a variety of forms of performance. The early spread of Shakespeare′s dramas in China had great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It not only connected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dramas, but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re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s.

Key words:Shakespeare′s dramas; Chinese dramas; 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

猜你喜欢

传播
网络谣言的产生、传播与对策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