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

2019-10-11杨淹正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9期
关键词:营养液白蛋白排气

杨淹正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术室 河南郑州 450014)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方式发生变化,食管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1],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食管癌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术后需长时间禁食,再加上手术应激反应,患者分解代谢会增加,机体易出现营养不良或免疫功能抑制等,影响康复速度[2]。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3],而做好肠内营养期间相关护理是确保营养支持充分发挥效果的关键措施。我院近年来尝试为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3 月~2018 年4月收治的78 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术后病理学诊断,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所有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78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17 例;年龄37~66 岁,平均(58.42±2.36)岁;食管上段癌5 例,中段癌24 例,下段癌10 例。观察组男23 例,女16 例;年龄36~67岁,平均(58.51±2.41)岁;食管上段癌6 例,中段癌25 例,下段癌8 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提供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前向胃管侧孔插入营养管末端,经胃管送至胃中。术中吻合食管胃后分离营养管与胃管,自幽门口向空肠内部置入空肠营养管,以胶布将营养管、胃管固定在鼻翼两侧、耳后。术后,尽早提供营养支持,第1天给予温生理盐水,总量250 ml,未见不良反应即可提供留置饮食,每次150~250 ml,6~7 次/d,术后72 h 给予能全力(国药准字H20030011)输注。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管道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1)健康教育:术后患者清醒时,主动为其讲解肠内营养支持的必要性、意义、实施方法,说明营养管的留置优势、使用和日常护理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提前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同时,借助研究成果、成功治疗案例列举的方式,为患者说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预期效果,增强患者的信心。在健康教育期间,护士注意和患者、家属构建互信桥梁,获取家属与患者的信任与配合。说明尽早下床活动的意义,结合患者情况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2)心理干预:食管癌患者本身对疾病存在严重担忧情绪,再加上手术创伤及手术对机体的影响,很多患者治疗期间易出现焦虑、厌烦、悲观或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对患者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护士和患者沟通期间情绪应稳定,态度应乐观、自信,和患者多交流、多沟通,借助巡视时间为患者讲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促进术后康复中的重要性。对于过度悲观的患者,邀请治疗情况良好的病友“现身说法”,帮助患者减轻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3)营养支持细节护理:在管道护理中,应注意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如每次连接管道时注意无菌。输注营养液之后以生理盐水对管道冲洗,以碘伏对连接口擦拭,借助无菌纱布包裹,保证各输注环节不被污染。在输注前后,以20~30 ml 温热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保持管道畅通,防止堵塞。以胶带妥善固定营养管道,定时查看固定情况,避免管道滑脱或松动。在输注营养液期间,注意应先从较低速度输注,之后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将输注速度逐渐增加,所输注的营养液应温度适宜,输入量应从少至多。在输入营养液时,嘱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抬高床头30°~40°,完成输注后保持这一体位,30~60 min 后可更换体位。(4)并发症预防:营养支持期间易出现腹胀、腹泻。首先应对输注速度适当控制,避免过快输注;开始时输注量不可过多,应从少到多增加剂量,且输注液的温度应略高于体温。应注意加强管道清洁的维持,避免营养液残留。针对呕吐或反流等并发症,输注时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并提前说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能出现恶心或呕吐,嘱咐患者放松心态,不要过度紧张,避免恶心感加剧。对于便秘患者,应指导患者尽早展开床上运动,每日为患者按摩腹部,每次10 min。同时,在混合的流质食物中,应添加水果汁、蔬菜汁等,如有必要可给予缓泻剂,或灌肠。另外,在肠内营养支持期间,患者易因误吸而出现吸入性肺炎,护士应对输注速度合理固定,加强巡视,一旦患者出现呕吐或反流应将输注及时停止,指导患者将头偏向一侧,鼓励有效咳嗽,同时通知医师妥善处理。(5)家庭支持:对患者家属、朋友尤其是陪护人员要加强教育,说明食管癌术后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嘱咐亲友在和患者沟通时注意态度及用语,多给予患者照顾与关心,让患者获得心灵慰藉与社会支持。(6)黏膜护理:每日为患者清洁口腔、鼻腔2 次;每日更换胶带1次,若有松动,及时更换。

1.3 观察指标(1)统计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2)在护理前后测定两组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水平。(3)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腹泻、恶心呕吐、低血糖、腹胀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2.2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 就诊时两组各项营养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5 d,观察组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s)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9 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腹胀2 例,腹泻2 例,恶心呕吐4 例,低血糖1 例,并发症发生率23.08%;观察组2 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腹胀、恶心呕吐各1 例,并发症发生率5.1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186,P=0.023)。

3 讨论

肠内营养支持可维持肠黏膜的形态结构完整,有利于胃蛋白酶、胃酸的分泌,且对吻合口愈合、患者体质量增加等均有明显效果[4~5]。目前很多患者对肠内营养支持缺乏了解,对他们进行妥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6]。

在肠内营养支持的常规护理中,护士对患者病情变化、肠内营养支持的执行较为关注,而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缺乏重视。综合性护理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护理方法,该护理方法充分考虑患者各方面护理需求,全面把握患者状态,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7]。首先,护士通过健康教育引导患者正确看待肠内营养支持,使患者对术后治疗、疾病康复增强信心;其次,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帮助患者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与后续护理;在加强营养支持细节性护理的同时,护士还注意加强预防并发症,强化黏膜护理,嘱咐家属给予安慰与支持,让患者在良性环境中逐渐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观察组经护理后,更能听从医护人员指导展开各项锻炼;观察组术后15 d 的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可见观察组的恢复情况更理想。综上所述,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缩短康复时间,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营养液白蛋白排气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加温器减轻外周静脉输注高渗营养液所致局部刺激症状的观察
白蛋白不可滥用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