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化疗方案轮替诱导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研究

2019-10-11林玉宗邱家烷梁德川林剑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9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鼻咽癌生存率

林玉宗 邱家烷 梁德川 林剑辉

(福建省泉州市光前医院放疗头颈科 泉州 362361)

鼻咽癌(NPC)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恶性肿瘤发生部位位于鼻咽腔的侧壁和顶部而得名[1]。NPC 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晚期多表现为恶病质,并在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下死亡[2]。目前诱导化疗联合调强放疗(IMRT)是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案,PF[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方案是常用的诱导化疗方案,具有高达50%~80%的缓解率[3]。最新研究报道,TP(多西紫杉醇+奈达铂)诱导化疗方案对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较PF 方案更为显著[4]。我院采用TP+PF 方案轮替诱导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获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 年4 月~2018 年1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4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治疗前行鼻咽镜检查可见有增生,病理学活检确诊为鼻咽癌;(2)恶性肿瘤为中、低分化鳞癌,并选择IMRT 放射治疗;(3)TNM 临床病理分期为M0,无远处淋巴结转移[5]。排除标准[6]:(1)有艾滋病、结核等传染性疾病;(2)有严重的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或其他系统恶性肿瘤;(3)1 年内有过化学药物治疗或放射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 例。对照组男42 例,女28例;平均年龄(50.89±7.63)岁;平均BMI 指数(21.35±1.37)kg/m2;肿瘤分化程度:中度33 例,高度37 例;T 分期:T17 例,T223 例,T331 例,T49 例;N 分期:N013 例,N138 例,N219 例。观察组男41例,女29 例;平均年龄(51.14±8.87)岁;平均BMI指数(21.34±1.29)kg/m2;肿瘤分化程度:中度35例,高度35 例;T 分期:T16 例,T224 例,T332 例,T48 例;N 分期:N014 例,N139 例,N217 例。两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BMI 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PF 方案诱导化疗,具体用药:化疗第1 天静脉滴注DDP(国药准字H37020523)70 mg/m2;化疗第2 天起,连续96 h 静脉泵注5-FU(国药准字H23021689)500 mg/m2,21 d/周期,共诱导化疗4 个周期。观察组采用TP+PF方案轮替诱导化疗,第1 周期诱导化疗同对照组;第2 周期采用TP 方案诱导化疗,具体用药: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多西紫杉醇(TAX,国药准字H10980170)80 mg/m2,静脉滴注奈达铂(国药准字H20030884)80 mg/m2。诱导化疗结束后两组均行鼻咽CT、MRI 以及颈部MRI 检查,均同步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每天最多放疗1 次,5 次/ 周,33~35 次为1 个周期。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对患者随访至患者死亡,记录每组患者的1 年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1.3 观察指标(1)两组治疗总有效率;(2)两组疾病控制情况和生存情况;(3)两组中性粒细胞水平下降、放射性食管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程度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评价患者治疗的疗效。(1)完全缓解(CR):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肿瘤组织完全消失;(2)部分缓解(PR):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缓解,原肿瘤直径缩小50%以上;(3)疾病稳定(SD):原有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未缓解,原肿瘤直径缩小低于50%,原肿瘤直径扩大小于25%;(4)疾病进展(PD):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或加重,原肿瘤直径扩大25%以上。总有效率=(CR+PR)×100%;疾病控制率=(CR+PR+SD)×100%。根据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NCI)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CTCAE3.0 版将本研究患者不良反应分为Ⅰ~Ⅴ级。恶心呕吐Ⅰ~Ⅴ级依次判定标准为:24 h 内发作1 次、2~5 次、6 次以上、危及生命、死亡。血红蛋白水平:Ⅰ级<100 g/L、Ⅱ级为80~100 g/L、Ⅲ级为65~80 g/L、Ⅳ级<65 g/L、Ⅴ级即死亡。白细胞水平:Ⅰ级<3.0×109/L、Ⅱ级为(2.0~3.0)×109/L、Ⅲ级为(1.0~2.0)×109/L、Ⅳ级<1.0×109/L、Ⅴ级即死亡。根据我院患者随访规定,对患者两周电话随访1 次,嘱患者每月随访1 次,随访至患者死亡。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入院治疗时间;治疗后1 年生存率=(1 年后生存人数/各组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疾病控制情况与生存情况比较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1 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疾病控制情况与生存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白细胞水平下降、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恶心呕吐。观察组分别为9 例(Ⅰ~Ⅱ级7 例,Ⅲ~Ⅴ级2 例)、5 例(Ⅰ~Ⅱ级4 例,Ⅲ~Ⅴ级1 例)、16 例(Ⅰ~Ⅱ级15 例,Ⅲ~Ⅴ级1 例),对照组分别为8 例(Ⅰ~Ⅱ级7 例,Ⅲ~Ⅴ级1 例)、6 例(Ⅰ~Ⅱ级6 例)、15例(Ⅰ~Ⅱ级14 例、Ⅲ~Ⅴ级1 例)。观察组上述不良反应(30/70)与对照组(29/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放疗是治疗NPC 的主要方法,有文献报道,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可以根据患者发病部位实现精准放射治疗,且NPC 患者极易发生淋巴转移,在手术清扫淋巴后行放射治疗将大大降低患者肿瘤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预后[7]。但对于中晚期NPC 患者,单一IMRT 治疗的临床疗效不够理想,需要借助化学药物治疗降低肿瘤复发率。临床常采用PF 与TP 诱导化疗方案联合放射治疗晚期NPC 且效果确切,目前关于PF+TP 方案轮替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晚期NPC 的研究报道较少。

多西紫杉醇是由红豆杉提取物紫杉醇化学合成而来,它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机制与紫杉醇类似。多西他赛能有效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提高微管蛋白聚合速度并抑制解聚的发生,使微管在胞内持续合成,使肿瘤细胞无法正常有丝分裂。但单一药物治疗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而多西他赛常与铂类药物联合使用[6]。顺铂是目前临床治疗头颈鳞癌的有效药物之一,对鼻咽癌的治疗有效率为25%[8]。5-FU 是公认治疗鼻咽癌的有效药物,持续滴注5-FU的抗癌作用显著优于单次给药,同时可避免药物毒性累积,从而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不同化疗药物组合形成化疗方案,具有比单药相加更好的疗效。每个化疗方案使用的药物一般不超过3 种,本研究选用4 种针对鼻咽癌效果较好的化疗药,组合成2 种优化的化疗方案轮替诱导化疗,以期做到连续有效地对肿瘤打击,又不易形成耐药。4 种不同化疗药副作用不一样,不易累加患者更易耐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疾病控制率、1 年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0~Ⅱ级不良反应以及Ⅲ~Ⅳ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双化疗方案轮替诱导化疗联合IMRT 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疾病控制率、1 年生存率优于PF 方案诱导化疗联合IMRT,且安全性可靠。综上所述,PF+TP 方案诱导化疗联合IMRT 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并延长患者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鼻咽癌生存率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64排螺旋CT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